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人已经答应召见源相公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会在宫里传开,到时候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尽职尽责的扣儿对她报告道。
李馥点点头,她爹若是问过源乾曜,知道他们家中没有别的问题的话,那么不日就会有旨意下来。正式的婚期肯定还远着,但二姐这事就算是定了。
“……没想到啊,我还以为姐妹们都在宫里的时间,还能多有几年的。”
李馥感叹完了,就见扣儿小心翼翼地看她,“嗯?还有事?”她问。
扣儿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她将最近一期的《备政咨要》递给李馥道:“转了几道手,终于可以保证稳定可靠了。”
李馥点点头,她在宫外发现备政咨要这一神器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在宫里也能及时看到,于是扣儿这些日子以来,除了中途替她完成了二姐的要求,就一直在忙活这个。
李馥接过这份得来不易的报纸,开始细看上头的内容。
首先,头版头条上,就是一篇关于六胡州的叛乱情况的通报。这件事李馥也听说了,五月以来,在灵州、夏州之间的六胡州中爆发了叛乱。李馥原本以为这件事和上次甘、凉二州被突厥入侵的性质差不多,但看了这篇通报之后,才知道事情完全不同。
叛乱的主力,是被安置在灵、夏两州之间的投唐部族。他们在贞观年间就已经内附投唐,算起来也有好几十年了,绝非是新近投降、还处于观察期的部落。
这次叛乱
的起因尚且不明,席卷的范围倒是不小,所以在写这篇通报的人看来,大唐对于这部分部落的安置政策一定出了问题,即便这次叛乱已经基本平息,但是之后的后续处理,一定要吸取教训。
军情细节不会通报在这份报纸上,而且现在已经是七月,大体的叛乱已经被朔方大总管、御史大夫王晙,以及天兵军大使、燕国公张说率领自己本部兵马以及周边未叛部落的人马扫平了,连罪魁祸首康待宾都已经束手就擒,正在押来长安城的路上。
所以,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已经平息的叛乱不是重点,这篇头版头条的目的,还是在于反思部落安置的政策,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的局面。
同时,这篇文章还提到,因为军功卓著,圣人已经将张燕公召回朝中,恐怕不日就要大用。
换句话说,已经出镇一方的张燕公,若是还想“大用”的话,那就只剩下再次拜相了。
这个意思十分直白,连李馥都没有理解错。
李馥看完这篇长文,之后又看了一篇深度社论,说的是张嘉贞张相公,在江淮主持的搜括恶钱活动,终于基本完成、告一段落。纵观整个改革的过程,其中达到的目的有一二三,不足又有一二三,后续值得关注的市场反应和商税征收指标又有一二三,如果这几个指标能达到接下来一二三的水平,那么这次的恶钱改革,就算是基本成功了等等等。
在这篇文最后,作者还展望了一番将来江淮商业繁荣的景象,以及朝廷能征收到更多商税的未来,这一段总结同样数据扎实、有理有据,一看就是一位在这方面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佬写的。
就是李馥怎么觉得这篇文章的结构看着特别亲切。
莫名其妙的感想先放一边,李馥一看文章署名,哦豁,赫然就是宋璟。
想到上次又见了一面的老帅哥,李馥觉得对方作为前任宰相、上一个主持这项改革、最后被骂到下台的大佬,他会在自己主编的报纸上登这么一篇文章,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
这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里的得失啊,李馥想,大佬虽然一心为公、不惧骂名,但被赶下台,心里还是有点憋气。
除了这两篇比较重要的社论之外,这份报纸上剩下的大事就不多了,李馥在一众豆腐块里看见了太史局终于制定完新历法的修订章程,准备出发前往天南海北的消息。
李馥看完这篇小报道之后才知道,太史局那批人,这一年里除了派人验证她扔出去的那本地理书之外,就一直在京中根据验证后的新模型完成前期计算。除此之外,他们还和梁令瓒以及他在国子学里的学生合作,做了一个黄道游仪——据李馥理解,就是一个标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地球模型,要以此来辅助后续计算。
写这篇小报道的人,明显正因为这件事的重大意义而激动不已,但是因为辞藻匮乏,写出来还是干巴巴的一小篇,颇有几分理科生耿直的作风。李馥在看到署名之前,一直对这位作者的印象不错。
嗯,这篇文的署名是太史局灵台郎杜钦若。
要不是再看到这个名字,她都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扣啊,你刚刚欲言又止,不会就是为了这个吧?”李馥指着杜钦若几个字,问她的情报官。
扣儿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尹善的事在她这里不是秘密。她没有刻意打听,但是做情报工作多年,她对万安观里的人员身上发生的变化,都能做到本能的敏感。
“放心吧,这人闹不出事了,他眼看就走了。看善娘都在宫里憋了快一年了,她多不容易!”
因为尹善最好不要在义学露面,而她一向又是观里的优秀学生兼教师,于是这大半年来,李馥一直将管理人民教师的任务交给她来办。不管是关注他们每日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是定期组织他们放松交流、以及再教育的工作,尹善都在观里完成得很好。
也正因为如此,在李馥一心关注前朝事务的时候,万安观和义学里的教学日常都还在按部就班地平稳进行。
李馥一边和扣儿说着话,一边拉过一张小纸条开始奋笔疾书。她打算一会就翻译好了给黑水送过去,务必要保证,不管杜钦若本人愿不愿意,他都一定会出现在第一批出长安的名单里头……
“呃,可是公主啊,”扣儿的声音传来,李馥停笔抬头看她,扣儿对她笑了笑道:“婢子发现,善娘好像一直在和对方通信,但是善娘本人不知道和她通信的是那个人。呃,婢子说清楚了吗?哦哦哦,那婢子接着说了,婢子发现这件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是不知道这种情况,公主觉得怎么办才好?”
尹善在和对方通信,但是不知道和她通信的人就是姓杜的?这听上去,怎么像是个曲线救国的计策,李馥毫不犹豫地问:“信是怎么送来的?知道他们在信里说了什么吗?”
扣儿点点头,“信就是出宫的人带回来的,都是善娘的弟弟请他们带给他阿姊的。信的内容他们也都看过了,里头主要是数算方面的难题,真的特别特别难!善娘每次都要想好久,有时候往来几次都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其余就是寻常问候的话,他们都觉得是家信才帮这个忙的。”
李馥一听,就知道这些信为什么不是尹善的弟弟,也就是尹二郎写的。
“我记得,尹二郎是在梁博士那里帮忙,现在是国子学的小吏。”她说,“物理上的计算难不住善娘,而且尹二郎也可以问师长和生徒。如果是他来写,八成只是报喜不报忧,只肯在里头写他在国子学过得多好,没遇上任何难题呢。”
扣儿也是这么想的,她发现猫腻的过程也差不多,她后来顺着怀疑查了查,就发现了尹二郎每次带来的信都是谁的手笔。
“但是善娘一直不知道,所以公主看,这事是告诉她好,还是不告诉她好呢?”扣儿问。
李馥明白扣儿的意思,尹善现在正因为不知道所以不会多想,她只当是指导自己的阿弟,半点也不会再想起那个姓杜的。但若是她们去将这件事点明,尹善则未必还会像现在一样平静。
“扣啊,”李馥死鱼眼地看着她的傻大胆情报官,“这么细腻的感情问题,你觉得问我有用吗?”
咦?公主也解决不了吗?扣儿和李馥大眼瞪小眼。
解决不了啊!你看本公主不仅还是个小萝莉,更是个没谈过恋爱的死工科生啦!
最后这件事还是被李馥“维持现状”了。她想的是,既然姓杜的眼看就要滚蛋,他的暗度陈仓大计肯定也维持不下去,那么通信这件事就自然会不了了之,尹善保持全过程不知情,就是最好的。
这件事暂时这样,李馥想起自己报纸还没看完,赶紧把剩下几篇看了。
眼神一扫,她终于看见了自己一直在等的内容。
第一期基础建设计划的范围已经定了,是洛阳城内改造以及东西两京间的道路建设。
——大工程就要开始了。
第123章 工程和阴谋
大工程就要开始了。
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