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亲仁坊回来,李馥还特意带王训去看了看景龙观给她偷偷摸摸挖的地道出口,那是崇仁坊里一间不起眼的民居,因为奚太监连年监守自盗的关系,这里一次也没有用上。
  “……不过呢,我在宫外的时候,你想找我倒是可以用上。回头我和卢真人说一声,你刷脸进来就行。说真的,现在京里不认识你这张脸的人已经不多了。”李馥幸灾乐祸地看着头戴面具的王训。
  走在街上,王训现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引人注目,他这张面具是七娘强行给他扣上的,还是自己在上元节送给七娘的民间小玩意儿,没想到她倒是好好保留了,但又用在了捉弄自己身上。
  不过她开心就好。
  他将面具掀起一线,对李馥说:“明白了,有必要我会用的。”
  李馥半转过来对他点头,却正好看见面具遮盖之下,王训棱角分明的下巴,强烈的既视感让李馥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和她在梦中见过的那半张脸比对了一番。
  离王十六长成那样,少说还有二十多年呢。
  而安史之乱,肯定在王十六被关起来之后才发生。
  “看来时间还很充裕啊。”李馥心情颇好,又开始满嘴跑火车,“宝藏啊王十六,”她欣慰地拍着王训的胳膊,“你这张脸真是宝藏啊你知道吗?竟然还有报时的功能。每天看你一眼,我连觉都能多睡几个好的,你一定想不到啧啧啧……”
  王训手一抖,面具又迅速落了下来,将自己的脸遮得严严实实。
  商盟一道商议了曹慧娘带来的计划书,扩张的意见得到了一致的同意。同时,继续抽取一定比例的红利,为蓝翔追加投资的提议也得到了大部分董事的支持。
  “那就这么定了,”俞明珠一锤定音,“不愿意投资的人就继续管着原本的生意,后续扩张的红利你们也没份分润了。慧娘这里的事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看不到这一点的人,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去吧。”
  有人想反悔,但俞明珠已经做了决定,而她在商盟中的威望日渐隆重,想反悔的人自己都张不开口。俞明珠没管他们,她回头会私下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但现在她只是转头和曹慧娘说道:“慧娘你优先挑人,我知道办学校和找老师都不容易,不管是民籍还是商籍,过所的问题商盟会一道解决,许诺他们干几年就能升回总部。”
  类似的激励方案在计划书里都有,曹慧娘点了点头,她知道俞明珠之后还有很多关于扩张和结构整合的细节问题要谈,她得到这个承诺,就提前离场了。
  “……好了,老伍你继续说,四轮车的加盟模式我们再讨论一下……”
  曹慧娘得到俞明珠的承诺,之后就在商盟的各个研发工厂里招人。包括她自己的蓝翔农具店在内,商盟手中几项生意需要的人才,将来都会由她兴办的培训班和学校里教育出来。
  木匠、铁匠、金银工匠;车马、账房、裁缝、绣娘、专职掌柜;新的开发部门和绘画包装等高端人才,曹慧娘在商盟里大大小小的铺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搜罗了一堆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暂时离开一线,去教育岗位兼职一段时间的新任职业培训教师。
  再加上蓝翔本身研发农具的人才,以及在推广农具点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农科人员,这些人都将成为今后蓝翔扩张的骨干。
  在蓝翔位于长安郊外的研发工厂里,空旷的谷仓里摆开了一桌又一桌的席面,每人面前都摆满了酒馔。
  站在上首,曹慧娘端起面前的酒杯,对所有人说:“诸位,感谢诸位加入蓝翔!蓝翔这里和商盟中别处不同,我们不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但却是为了将来能长长久久地赚钱,也为了更多人的日子能过得更好。诸位已经看到了商盟为长安城带来的变化,今后,在洛阳、在扬州,在一个个和长安差不多繁华,或是远不如长安繁华的地方,我们也要相信,这就是我们能够办到的事。”
  “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事。”
  “之前我招揽诸位的时候已经说过,我们蓝翔要做的事可能辛苦了些,却绝不会亏待自己人。今日,我敬诸位一杯,今后,诸位就是蓝翔的兄弟姐妹了!”
  庞帆在下头,也和旁边的人一道,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李馥几乎每日逛街,对商盟的动作之快有最直观的感受。
  商盟这么给力,她想看看自己是否还有能做的。在带着扣儿往黑水多跑了几趟之后,她和王训一同在黑水的小屋里,对着一份名叫《备政咨要》的报纸认真。
  这份报纸的主编署名宋璟,正是李馥也印象深刻的那位老帅哥。李馥看了第一期,就知道这是一份类似于参考消息的报纸。
  “郭叔拿到也不容易吧。”她问一同参加会议的郭振,这份报纸上登的都是对朝廷政策的探讨,除了时效性并不强之外,其实也涉及到不少朝廷决策的内部消息。
  这应该属于限定了流通范围的报纸。
  郭振知道李馥的身份,他对李馥的客气很不适应,但在郎君的示意下,他还是努力没有将自己的不适应表现出来,“是要找对人,但其实并不费事,上头没有升迁卖好的消息,觉得这份报纸重要的人并不多。”他简单总结道。
  李馥点点头,“我有个想法,”她对王训说,“朝廷上的事,我们原本是不插手的。但是对于商盟来说,他们马上就要将摊子铺到地方上去,那么他们必定要和更多地方官打交道,这样一来,在长安城里结交勋贵的路数,就很可能行不通了。”
  李馥没有低估这年头做生意的难度,这个难度不仅仅在于商业竞争,更在于商人和地方官府之间的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尤其这个时代,地方官府的自主权很大,不管商盟在京中的背景多么强大,在外头的时候其实都未必能起作用。
  李馥敲了敲桌子,“我们可以提前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她说,“我有个计划,让他们可以跟着朝廷的脚步,去各地铺开相应的建设。”
  王训和郭振同时看着她。
  李馥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水泥路的倡议书”这个标题。
  之后,她又拿起先前看过的那份报纸翻到最后,将上头编辑部的地址圈了出来,对王训说:“后日陪我去这里一趟,单凭我自己这张脸和年纪,我怀疑我连大门都进不去。”
  王训看着李馥那张被她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脸,艰难地点头同意。
  两天之后,李馥拿上自己写好之后,让豆卢姑姑帮着誊抄了一遍的倡议书,又换了一张不那么歪瓜裂枣,但依然面目普通的假脸,就和王训一起去了宋璟宋开府,设立在《马球消息》编辑部旁不远处的《备政咨要》编辑部。
  她递帖子进门的时候果然遇上些麻烦,看门的人看见她是个最多十一二岁的小郎,理所当然地认为她是来捣乱的。还是王训露脸担保之后,看门人才认出这是京中的大名人,虽然王训出现在这里也有点奇怪,但看门人还是晕晕乎乎地把他们放进去了。
  李馥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混了进去,虽然看见她的人都对她投去了怀疑的眼光,但他们显然都被李馥的理直气壮镇住了,以为这是这里哪位大佬的家人,都没人拦住他们问一问。
  李馥的运气不错,这天宋璟本人就正在编辑部里。
  他正在编辑部的小院里,和另一位李馥的老熟人,退休的韦凑韦大匠说话。
  李馥仗着自己这张脸没人认识(其实就算是化妆前的脸,他们也说不上认识),直接就走到宋璟和韦凑面前,笑眯眯地就对他们行了个礼。
  宋璟和韦凑正在说话,他们发现身边突然多了个谁都不认识的小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李馥见两位大佬都等着自己说话,这时候才施施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倡议书,又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小官家的孩子,在老师家中学习的时候,被老师允许,看了一份《备政咨要》,而自己便因此记住了这里的地址。
  而他此次上门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将自己平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整理了出来,送来投稿,只希望几位官人不要看他年纪小,便不肯正视他的文章,那这可是国朝的一大损失云云……
  大唐一向不缺神童,宋璟上次拜相时的搭档许国公苏颋,在幼年时就是出名的神童。而眼前的小郎虽说长相貌不惊人,但面对他们这两位刚从三品以上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大官,还能侃侃而谈的气势确实不一般。宋璟虽然觉得编辑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