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自己的失误直言不讳,王训顿时对这位王十郎很有好感。
“不知道十郎在说什么,训只知道时间不早了,还是快些赶到太史局衙门为好。”
王训一脸正直地说。
看,他才不是什么坦荡的人。
放衙之后,杜钦若从太史局衙门中出来,去后头的牲口棚牵他的驴。
自己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他心中充满了悔恨。
当他牵着驴来到衙门外的时候,他往一旁走了几步,避开了大部分同僚,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在他刚准备跨上自己的小毛驴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被不止一个人拉住了。
一左一右,他向两旁看了看。
左边,是两位带着帷帽的年轻人,身上干干净净,不像是为了挡住远路中的扬尘而戴上帷帽的骑手;右边,则是一位带着毡帽的年轻人,大大方方露出了脸,这让杜钦若一眼就喊出了对方的姓名。
“庞二郎?!”
庞帆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他拽住杜钦若袖子的手没有松开,而是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对面。
对面两位年轻人,看他们其中一位的打扮,恐怕是公子哥儿一流的人物,在庞帆的注目下,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显然没有料到还有人会和他们抢人。
李馥将警告杜钦若的事交给王训之后,就继续策划要怎么让杜钦若调出京城的事。真正着手计划的时候,李馥才发现这件事里还有一个难点。
那就是,杜钦若虽然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他这个灵台郎,可是负责观星、记录、计算各种天文现象并撰写相应吉凶报告的专业人才。而对于这种特殊职位上的关键人才,保密级别都和后世在中○海端茶倒水的差不多了,他们的品级虽然不高,但这么说吧,想让他变动工作地点,除非迁都。
李馥一巴掌糊在自己脸上。
她发现自己一上手就挑战了一个地狱难度。
她想了想,还是先找来扣儿咨询了一下。
“扣!组织最近有个任务,不过要先看看你那里有什么情报没有……”李馥又开始和她傻大胆,但迄今为止没有翻过车的情报官交头接耳。
“嗯嗯嗯,宋相和苏相都已经被罢相了?啥时候的事?说过了?哎呦,那是我忘记了……新上来的是,张嘉贞和源乾曜啊?好吧,反正都不认识。”
“哦哦哦!扣儿你已经整理出朝廷大佬的履历和姻亲关系表格了!干得漂亮!来,我看看……源乾曜,三个儿子,分别是……妻子姜氏,娘家是楚国公姜家,哇,姜家的人好多,还和宗室联姻了啊?郇王是哪一房?李思训又是、我擦!李林甫!”
李馥惊呆了。
第106章 杀伐果断
李馥一开始只是想寻找将杜钦若调出长安的机会, 但是她万万没想到, 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她就先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名字。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来可能陷害王十六的李林甫!不知道什么时候当上宰相的,但肯定当了宰相、还干了很久的李林甫!
和安禄山史思明并列, 她一直都想找出来弄死的李林甫!
现在还是太子中允……属于清闲好混资历的东宫官……考虑到他的宗室出身和人脉背景,他能得到这个优差好像也不奇怪, 就是不太可能做出什么政绩被皇帝注意到。但同样,考虑到他的出身和人脉,他不可能一直在清闲的职位上待下去, 想用阴招对付他恐怕也很难成功。
而且, 他也不会是个没有进取心的人。
李馥将现有的有关李林甫的资料全部记了下来。
现在还来得及,她有足够的耐心, 会做好将这位大名人拉下马的准备的。
“扣,组织交给你一个任务,有关这个人的方方面面,今后你要重点收集……”李馥又对她的情报官下达了指令。
李林甫的职位最近就很可能有变动, 毕竟他的姨父已经拜相。
将杜钦若弄出京去已经不是李馥现在优先关注的重点了,她决定先将李林甫的事梳理清楚。
李馥在认真考虑要不要动用非常手段, 直接把人弄死。
经过一番心理挣扎,李馥发现自己还是个文明人,放狠话的时候另说,真到了考虑做不做的时候,她还是做不出这样杀伐果断的事。而且她一直觉得, 奸臣如果上位了,还混得如鱼得水,那就说明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不行了,尤其是皇帝本人,他乐意任用这样的奸臣,所以奸臣才会出头。这时候单独弄死一个奸臣没意义,把皇帝搞掉或者开始搞□□才是真的。
当然,如果李林甫不是个纯纯的文官,而是手握重兵可能谋反的武将,比如某位安姓胖子以及他的史姓小伙伴,李馥可能二话不说就先弄死再说了。
好吧,暂时排除了杀伐果断的选项,李馥开始从文明人的出发点考虑,能不能把这位能力不低、心机深沉的未来奸相的官途扼杀在半中央?让他安安分分地当一个闲散人员?
……如果完全按官场规矩来办,这好像也很难。看看他的出身,看看他的亲戚!李馥本来就对朝堂上的事几乎没有插手余地,更不用说李林甫现在的官已经当到五品,可以说已经彻底摆脱了低品小官的身份,进入了大唐最核心的官员圈子。
那么,就只能考虑阴招。
想到这里,李馥开始认真考虑,是直接打断李林甫一条腿,还是让他毁容,还是让他闹出震惊朝野的丑闻,从此绝了他的上进之路……
不过做这些事的前提,都要更了解李林甫和他的人际关系才行。
李馥又和她的情报官窃窃私语起来……
二度拜相,源乾曜最近忙得焦头烂额。
首先就是宋相,哦不对,现在是宋开府——也就是开府仪同三司,和另一位养老宰相姚公的待遇一模一样,做到一半,就被此事牵连下台的搜括恶钱之事。这件事在江淮那边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但是上次,圣人在看过各地郡县主官以及中书派去督办此事的监察御史萧隐之的奏疏之后,好似更坚定了一定要将这件事推行下去的决心。宋公被罢不是改革中断的意思,反而是圣人用来表示决心的信号。
宋璟被罢免的罪名是用人不当、荐人不明。他任用的萧隐之在搜括一事上做了许多急功近利的事,圣人已经将他一贬到底,还以他犯的错为由,直接罢免了推荐他的宰相。接着上台的张嘉贞的第一封奏疏,又是向圣人举荐另一位御史崔训,让他继续主持这件事,而圣人立刻就同意了。
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所有人便都明白,圣人不满意的是宋璟和萧隐之没有办好这件事,而非这件事该不该办本身。
但是这样一来,宋相却做了杀鸡儆猴,不,杀猴儆鸡里的那只猴。
可想而知,如果接替他的张嘉贞和源乾曜没有办好这件事,他们的下场,也不会比宋相好到哪里去。
如今,这件事就是朝中头等大事,出了差错连宰相都要当场滚蛋,由不得所有人不打叠精神。
不过对于源乾曜来说,这件事对他的压力并不大,因为主要抓这件事的是他的搭档张嘉贞张相公。
那就是块爆炭!走哪炸哪!现在人人都紧张兮兮的,还不都是被张相公逼的!
中书门下,就没来过这么不好相处的宰相!
源乾曜摇摇头,将自己脑子里有关搭档的意见扔到一边。
先前说了,源乾曜主要抓的,并不是这一件大事。
他负责的事,张嘉贞是不好插手的。因为那就是张嘉贞一直以来都反对的、在北面并州、幽州朔方一线,建设轨道的事。
张嘉贞正式拜相之后,他身上的天兵军大使的职位,就给了和他在北面闹得很不愉快的张说。现在张燕公的差使,就是并州长史、天兵军节度大使,统领并州兵;而和他相邻的,则是朔方大使王晙统领的朔方兵。
他们要共同面对已经从内乱中恢复过来的突厥,以及被安置在河曲之间,从突厥投降过来的一大批部落。
可巧的是,身为张嘉贞的前同僚,他们都和张相公十分不对付。
源乾曜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呵呵呵。
突厥一向是皇朝最重视的对手,虽然这几年,他们因为刚经历了内乱,所以分外安静,但大唐对对方的警惕一直都没有放松。这次在北面和西面铺轨道的事,更是大唐控制北疆降户、以及深入草原的的一大保障。
北面和西面的军务如此重要,轨道铺设的前期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差不多将测绘地形、设计路线、平整地基和备料这些事都做完了。而源乾曜现在的任务,就是支援和审批张说和王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