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量出现井喷。而对于兵器的质量验收,高强则采取将工匠刑分为不同车何的作法,所生产出来的军器混在一起交给韩世忠和武松地部下试用,试用结果不佳者,则按不合格品地比例减少其所得工资。
事实证明,金钱鼓励对于长期处于大锅饭下的军匠们极具刺激,而底层工匠直接受益地制度,也相应减少了中层以上作弊地可能性。
十月,从铁路上运出了新军器监的第一批产品。循着黄河,这批产品一路运到了登州海边的刘公岛,从那里换乘海船,北上辽东,在那里。花荣所部的两千军正等着屯们。
第十二部 燕云(中) 第四十八章
更新时间:2008…10…13 23:31:29 本章字数:4764
政和二年十一月丁酉,辽东盖州海边。
辽东这个名字,从古代就有。隋朝时焰帝两次征伐高丽,当时人苦于绶役,编个歌乎就叫“无向辽东浪死歌”,足以为证。不过那时中国天气较为暖湿,辽东水量》沛,有千里大泽,对于隋唐军队的后勤也造成了很大困扰。自五代以来,中国天气渐渐寒冷,辽东的沼泽地质逐渐变成了适于耕种的沃野,当地渤海人和汉人许多都是以农耕为生,与契丹、奚人等游牧民族相互掺杂。辽国上层在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便采取了类似一国两制的做法,将从事农耕的人民计入州县籍,而对游牧民则按部落责以贡物。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城市的聚落出现,因而什么货币啦商品交换啦也就相对萧条。
拿现在的管理术语来说,这属于比较扁平的政权结构,就是一个强力的中央,下面无数零散的小聚落直接向中央负责,即便是那些农耕民形成的州县,也没有形成较为复杂的社群,因此辽国的户籍上,几百户就叫一个州,实则连中土一个街坊的人口也还不如。
在老天给面乎的情形下,地里收成好,牧草》盛,人民也就安居乐业,能吃饱脑皮。而这种制度减少了中间权力阶层,比起中原的人民来,辽国百姓的头顶上少了许多土豪压榨,日乎可以说过地相当惬意。这也是辽立国二百多年屹立不倒的缘故。
可是一旦天气不好,收成不好。这样地体制立时就现出了层次不够》富的弊端。商品流通的不发达,导致民间自力救济能力极弱;中间权力层的减少,又使得政府的救济效率降低;在这种局面下,倘若中央又怠于政事,整个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走向崩溃地边缘。
很不幸地是,天祚帝治下的大辽。如今就处在这样地状况中。当花荣五月踏上这片土地时。处处都向他显示,这辽东和中土比起来。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假如你杀了人,不会有官差来捉拿你。也不会有保正来揭发你。只有死者的血亲会向你报复;假如你抢了东西,只要你有能力保住他们。身至那个被抢地人自己都会向你归顺,要求你地保护;假如你啸聚劫掠,只要你不闹的太大,能控制好抢劫地对象,不去招惹那些姓耶律、姓萧的人作对,你身至有可能得到官府赐给的官位!例如郭药师自己。在率部攻击了附近一个部族之后,契丹根本就不管他到底为何出兵。直接给了他一个详稳的职位。并且把盖州附近好大一块地方都划给他管辖——这中间当然也有贿赂的功劳。
“若是宋哥哥当初率领我等兄弟远赴此地,不知会不会更为逍遥?”花荣的脑中。偶尔竟会闪现出这样地念头来。随即便会苦笑。梁山之人虽然不象招安诏书上说的那般个个心怀忠义,却都习为大宋乎民,叫他们远渡重洋。到异国为民,却也不愿。对他们来说。招安确实是最好地出路。
极目远眺。海面上一片平静,只有海浪拍打在礁石上,卷起千堆雪。花荣当然不知道。他脚下所踏地土地。就是后世的营口。辽沈战役时,这里是最后一批国军撤出东北地地方。不过。不知道这点或许也是好事,否则他心里说不定会生出怎样地联想来。
“花统领……”一旁地马扩刚刚开口,便被花荣举手打断:“马兄,此间只称大人,不可称呼官位,你莫非忘了?或是兄弟相称也可。”所谓大人,本是关外部落对于自己酋长的叫法,如汉时称呼匈奴各部的首领,便有大人之称。至于这个称呼进入汉语,成为对上位者地尊称,则是蒙元入主中原以后之事了。
说起来,马扩来到辽东也有两三个月了,只是他与花荣等人不同,读书较多,深染中原王化,因此适应起这种法外之民的生活来格外有些难度。听花荣如是说,马扩连声称是:“花兄说地是。,小弟是担心,海道风波难测,相……高大人地船不知路上会不会出事。”
花荣尚未答话,一块大石上忽然发出一阵欢呼声,杜兴抓着手里的望远镜跳了起来,向下面的花荣等人叫道::“诸位大人,船来了,船来了!”
“……铁甲一千领,女真;棉布三千匹,渤海……”船靠岸之后,杜兴就接管了码头地指挥权,把几百名渤海人指挥地团团转,按照货物清单上地归属,将各项货物分门别类储藏在仓库中。要说这个码头,从大观三年便开始建造,到现在已经颇具规模,高强将东南海运中的提单制度也运用在这里,凡是支援各处地货物,都交付提单,让他们自己来提货,以此将这码头的管理权也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批货物数量身多,其中包话了许给女真的武器援助的最后一拨,因此负责女真商事的苏定也亲自来接货,当然,他手里也攥着装船以后由船长签发的提单。马扩却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制度,心说大家都是高相公派出来的人,为何交接货物还弄得象作生意似的?
将这疑问去问花荣时,却听花荣道:“马兄,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譬如朝廷行事,中间多有情弊,京城拨下去的钱粮,到了官军手中往往克扣,中间经手多层,直是查无可查。高大人这般行事,乃是以商法管理,登州货物上船,船长检视过无误,便签发提单,发货之人将提单送交收货之人,收货人则凭提单提货。那船长并不看人,只须有提单者便是货主,于是发货人与收货人彼此不相统属,便无情弊串通。若是哪一处查出有身短少,立时便可知谁人舞弊。何等方便?纵是奸狡之人,于此亦无从施其奸矣!”
马扩听了,大为叹服,他自小随父为官,这官府中地情弊也多有听闻,宋时全国纲运发达。各处皆是用漕挽之卒。官吏为纲首统领之,其间或是偷换劣物、或是偷懒抛洒货物。等等情弊不一而足。若是都用这种法度来统属,岂不又是一处大利于国?
若是他这想法被高强听到。必是笑而不答。用这办法确实利国。却会大大损伤了众多纲运从业者的利益,尤其现在这些纲运从业者有许多都是石秀地手下。更是无从革起。只有从一开始就分割出不同的利益体来,才可以如此施为。
待货物——入仓,杜兴才松了一口气,丑脸上笑出许多皱纹来,大声招呼着码头工人和船上水手到码头旁的墟镇中宴饮作乐。花荣一抖缰绳,向马扩道:“走吧!去看看高大人今番给咱们送了什么来!”
待驰近码头。却见杜兴引了一个人正过来,花荣这等箭手眼神自是犀利。老远就认了出来。惊喜道:“项兄弟。怎的是你?”
那人却是首日地梁山一员头领,八臂哪吒项充。向来在武松地黑风营里干事。见花荣来到。项充抢上前来,叉手为礼,还未开口。花荣一把拉住,笑道:“此间不比中原。无需狗礼。”便将马扩与他引见了,其余如之文恭等人现今都分散在各处,并未来此接船。
项充与花荣见了礼。笑道:“武统领在西北立了功。现下已经升了统制。见在东京驻扎,相帮着高相公试用军器。,小人今番便是奉了相公之命。前来教晓花统领所部这新军器的使用之法,同行亦有儿郎二百员,自今便拨在花统领麾下了。”
故人见面,自是一番欣喜。花荣不容分说,便招呼项充并其部下都到墟镇中饮宴。这墟镇原本只是个小渔树,但自从大观三年,从盖州码头源源不绝地运入中原粮食之后,这里迅即就成为了郭药师部族的重心所在,不但其部族聚集在此就食,那些愿意依附他的部族也都得来此领取粮食。一来二去,这地方就起了好大一个墟镇,只是并没有建立城墙,房屋也多半是些毡帐而已,只有杜兴等人建起的仓库和酒搂等是泥瓦建筑。
这种地方自然没什么规划,都是随处建造,只是中央一条大道,两旁地小路便是迷宫一般,人进去了就转向。新一批货物地送达,墟镇中的人口骤然增多,放眼望去,契丹、奚人、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