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让樱萱找来笔墨,亲自写了一封密函,交给樱萱让,信传递到京城。
仔细想想,她自己在京城并没有什么值得信赖的人。
唯一能说上话的,只有皇后了。
不过,也不能信赖,难不成要告诉她,自己想把你老公的名声搞臭。
终于,想到了那个帅气的官哥哥—大理寺少卿岳骞。
京城。
大理寺内。
岳骞接到信函后,便问:“何处送过来的”?
送信人回答道:“回大人的话,是荆州”。
待送信人走后。
岳骞信函打开,打开后里面还有一封信函,无奈又将里面的信函打开,打开之后里面还有一个小信函,弄的岳骞哭笑不得的。
岳骞:你若胆敢在有,信不信本少卿立刻烧了你”。
没点脾气,能做到大理寺少卿的位子上吗?是不是?
岳骞将小信函打开后,彻底晕了。
岳骞:你跟老子一封套一封也就算了,老子好不容易拆完了,只有一张空白的纸,是几个意思咯”?
逼得人家家乡话都说出来了。
有老乡不喽?
岳骞细想,觉得信一定另有乾坤。
于是,他将空白的纸铺在桌面上,然后喝了一口茶,喷洒在纸上,原本空无一字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不过都简体字,看起来让人很费解,但是,大致意思还是看懂了。
看完信后。
岳骞感叹道:“原来是明乾王妃送过来的信,她怎么会想起我来呢?我到底要不要帮她呢”?
这让岳骞感到犯了难。
岳骞知道这封信若是落到了别有用心的人手里,恐怕整个大理寺的人都会遭受灭顶之灾吧!
想到这里,岳骞将手中的信函放在蜡烛上,烧着了。
信函是烧没有了,可是,信上的内容却是怎么都忘不了的。
帮还是不帮,是一个问题。
帮是大逆不道,不帮是不够情义,这着实让岳骞犯了难。
最终,岳骞还是决定帮了。
或许,仅仅是看在唐菲菲的面子上,就大过于什么君王礼制了吧!
第227章 若初见(7)
原来唐菲菲信中所写的大致意思是:明乾王数次遭人迫害,无奈命大得以生还,今日困于荆州,瞭望回京之日,遥遥无期,倍感荒凉。
细想京城唯有卿可信赖,此有妙计,还望卿帮之,若事成,回京后,必当重谢”。
随后就是唐菲菲的出的计策。
就是让岳骞找人去散布当年立储之争,说是当年并非要立现在的皇帝为帝,而是欲立明乾王李颜宇扬为帝,说是有人盗走了明乾王的皇位。
其二就是说当年先帝有留下密诏,在必要的时候拿出密诏,召集文武百官即可废除皇帝。
岳骞非常清楚这样的言论散播出去,对当今圣上,对大顺王朝都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自己身为大理寺少卿一职,他知道散布妖言惑众是什么罪。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作为臣子,岳骞要冒着天下大不为做这件事。
这一夜,他一宿未眠。
天微微亮。
岳骞经过了痛苦挣扎,决定做出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事情。
不到中午,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关于盗皇位的贼,密诏一事,瞬间成为了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
而造成这一切的竟然是此刻站在人群之中的岳骞。
这一刻,他有种愧对自己大理寺少卿这个身份。
说不上来,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
如果,说是如果,那封信不是唐菲菲所写的,那么自己一定会治他个造反叛国之罪。
可是,为什么单单是唐菲菲写的,而自己却偏偏无动于衷,还鬼使神差地听从了她的计策。
有时候,总是找不出来可以解释的理由,那么就随她去吧!
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都在地下窃窃私语。
他们心里都在想,坐上上面身穿龙袍的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皇帝呢?
以往早朝都是争先上奏,而今日却是哑口无言。
李栋觉得很不适应,也罢,总听他们吵吵也是够了。
随后示意身边的太监。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大理寺正卿上奏道:“微臣上朝来的路上,听到了些闲言碎语,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栋向来对宫外的言论非常敏感的,也知道大理寺正卿为人耿直,看到什么就把什么话说出来的,今日文武百官这幅模样,大概和大理寺正卿口中所说的“闲言碎语”有一定的关系吧!
“知道不当讲就不要讲了”。
“退朝”
“退朝”太监高喊道。
众人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栋都已经起身了,感觉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对下面道:“大理寺……”。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大理寺少卿岳骞留下”。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大理寺少卿岳骞。
尤其是大理寺正卿,明明是自己上奏的,怎么就单单把少卿留下。
而大理寺少卿岳骞并不希望皇帝让自己留下来,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皇帝想问些什么,这一点是让他感到非常头疼的。
偌大的金銮殿里只剩下李栋和岳骞两个人了。
第228章 若初见(8)
“外面发生了何事”?
李栋质问道。
岳骞只好如实回答。
李栋听后,自然是龙颜大怒。
于是,下令将所有造谣者全部抓进大牢,无论是谁,只要听到有人议论,就会立刻抓起来,以死罪论处。
一下子,整个京城都人心慌慌的。
这也正是岳骞想到看到的预期效果。
而这些日子。
李栋的日子并非好过,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立储之事,再次被旧事重提。
虽然,他是嫡皇子出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的唯一的砝码。
可是,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就是真的有所为的“密诏”吗?
如若自己不得人心,明乾王真的会拿出密诏,废黜自己吗?
想到这里李栋心里就慌乱无比。
这时,他也感觉到让明乾王去荆州,有些草率了。
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应该把明乾王留在京城,万一他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可以是将其拿下。
现在却在千里之外的荆州,对了,西南大将军也镇守荆州,这可如何是好?
必须要想出一个万全的法子才行。
至于暗杀明乾王,这种想法现在看来是何其的幼稚。
最重要的是自己每次派出的都是一些笨蛋而已。
唯一的法子就是让颜宇扬早些回京,好时刻派人注意他的一举一动,这样他才能安下心来。
于是,没过多久。
一道圣旨下达,让明乾王火速回京。
当远在千里之外的颜宇扬接到圣旨后,感觉到满是疑惑不解的。
“敢问公公,京城发生什么事情”?
颜宇扬问传旨公公。
传旨公公回答道:“回明乾王爷的话,京城里一片祥和啊”!
“那为何皇上让臣立刻回京呢”?
“兴许皇上他是念叨您,想见您,毕竟还是亲皇弟啊”。
“公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快下去歇息去吧”。
颜宇扬安顿道。
颜宇扬还是觉得有些奇怪,好不容易将自己发配到了荆州,却又要回去,这到底是为什么?
“仲桦,你觉得皇上用意在哪里”?
仲桦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在颜宇扬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唐菲菲这时候走了过来。
看到颜宇扬手里的圣旨问:“你手里拿着得是什么”?
“圣旨啊”。
“上面写了什么”?
“让我立刻回京”。
“真的”?
“当然”。
“啊”唐菲菲大叫一声,兴奋地跳了起来。
“终于要回去了”。
唐菲菲心中狂喜,心想自己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
颜宇扬见唐菲菲如此欣喜若狂,感到很是费解。
“你为何这般兴奋”?
“当然兴奋了,因为要回了嘛,我说过,我不愿意待在这儿的”。
“好吧,你去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我们便出发回京”。
颜宇扬只好这样安排,虽然心里还搞不清楚状况,至少可以先回京城了,到了京城一切在从长计议了。
唐菲菲几乎是跑回自己房间的。
樱萱见其如此喜悦便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小姐”?
“我们要回京城了”。
第229章 若初见(9)
“真的吗?是真的吗”?
樱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