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如果用后世的方法计算,也就是四五分钟左右,掀开模板,一张写满了字的蔡侯纸,出现在董俷和庞统的面前。
“这是……”
薰俷瞪大了眼睛。看着黄月英,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印刷术?这丫头居然整出来了一个印刷术……我的老天,这世界好像都疯狂了!
而庞统也有点懵了,拿起那张蔡侯纸,嘴里面嘀咕不停。
薰俷不知道那印刷术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技术,但是绝对不是在三国时代。
实上,黄月英所发明出来的这种印刷术,应该是最早刷。
在真实的历史上。雕版印刷出现地时间很难确定。不过据说最早的雕版印刷雏形,应该是出现在战国时期。不过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用于布料等物品的印染。
汉灵帝四年时,也就是公元
蔡曾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竖立刻有七部儒家经典的拾贝,共二十一万字左右,分别刻于四十六块石碑之上,历时整整八年的时间。此后出现了抄写,乃至拓片的方法,不过相对而言,不论是抄写还是拓片,总归是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
而真正地雕版印刷出现时间,应该是在两晋或者更晚一些的隋唐年间。
怪不得,怪不得黄承彦会是那样的表情。
这雕版印刷出现。可是代表着中国的文明,一下子提前了一二百年,乃至更多。
世族之所以能控制住朝政,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部分地典籍经卷。
虽然他们也对外开放他们的藏书,可不管怎么说,真正能够收益的,只在少数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孔子。愿意把一生贡献给学问。
特别是把一生都贡献到抄书的上面……士人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又怎么可能耐得住寂寞,抄书,抄书。不停的抄书。就算是一辈子抄书,又能抄写多少?
雕版印刷的出现,将会让令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书……
熟知董俷那《三学纪要》最终目的的庞统,在惊愕了片刻之后,马上反应过来。这雕版印刷术地重要性。抬起头,看着那扭捏的黄月英,庞统真的是说不出话。
“你,你,你……”
薰俷咽了口唾沫,“月英,你,你怎么会想起来,鼓捣这个?”
黄月英的脸顿时羞红,螓首低垂,轻声道:“却是董大哥你……给月英的提示。”
“我?”
“是啊,你还记得吗?去年的时候,蔡姐姐从羊大人的府上,借来了一部《尚书通意》,那么厚地一大部,她一个人在那里抄啊抄啊的,你还给她准备了饭菜。”
“哦,好像有这么回事!”
薰俷都快不记得了,不过黄月英这么一说,倒是有那么一点印象。
蔡>;|>;。。。书,在阳时,有满满腾腾一大房间的书。不过后来薰卓出事的时候,老头子一狠心,一把火把书都给烧了。
这始终是蔡心头的一件憾事。
为人子女地,当然明白老爷子的心事,故而不断的搜集古籍,遇到自家没有的,就会设法抄录下来。而羊续家中的藏书,却是极为丰富,而且到了长安之后,从各大家族中抄没的物品里,搜集了很多绝版地书籍,平日里简直当成了宝贝。
蔡>;
故而蔡>;|>;伏案书写。
薰俷看着心疼,颇有些感慨的说:“如果能把这些文字给印下来多好,再不济,像个办法,就像拓片一样的拓出来一部书,也比这一字一字的抄撰强一百倍。”
蔡>;+|
可是没想到,黄月英居然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她在把玩一枚先秦的印章时,突然灵机一动。那先秦的印章上字数不多,一般就是刻出名字、官职和机构的字样。可是这,却给了黄月英一丝灵感。
黄月英本就是一个喜欢钻研,对新奇物件抱有极大兴趣的女孩子。
而且对于机造之术精通,也善于拓(ta)片,结合了印章的灵感之后,这雕版印刷术,竟然在她脑海中有了雏形。
还是那句话,任何东西,你只要有了一个方向,就不难去解决。
以前所有人都把这抄写、拓片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可只要有一点提示,就能想出解决的办法。黄月英就是这样子……从去年末,就开始了雕版印刷的研究。
当然,这并不是她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她甚至偷偷的去找蔡>;:。等人求情,希望能进入刚迁到兰池的将做营去看看。还拉下脸去找马钧啊,费沃啊,蒲元商量。更厚着脸皮把蒲元的那部考工录抢过来,三天三夜没有睡,看了个通透。
那马钧费沃等人,都是一点即通的主儿。
很快就意识到了黄月英所研究的东西,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历时大半年的时间,这雕版印刷机的雏形,提前了数百年的时间,出现在董俷面前。
薰俷不知道该怎么说……
只是无心的一句话,这丫头居然记在心里,当成了一件事情来做。更重要的是,她做到了!
黄月英轻声道:“现在这机子的速度还很慢,一天的时间,只能拓出来三四本书……还经常发生故障。我本来想,等机子能完善后,再拿出来给董大哥一个惊喜。可是被爹爹给逼急了,没办法就带他来看,并且说这是董大哥你的设想。”
说着,还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了两本用雕版印书术印刷出来的《诗经》。
这份情意,这份情意……
有道是,最难消受美人恩,董俷并没有看那书,而是走过去,紧紧的抱住了黄月英。
这份情意,我又该怎么去偿还?
黄月英先是一惊,忍不住挣扎了一下,却被董俷抱住……慢慢的,身体放松了!
就是这种感觉,很温暖,很安全……
一年来,我不就是在寻找这样的一份感觉吗?
庞统,拿着两本诗经,偷偷的走了出去。还是走开吧,愿哥哥和丫头能够幸福!
第三八八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
月英的事情,看上去似乎是有了结果!
不管在外人看来,董俷是敬重黄月英的才学也好,或者是基于黄月英对他的那份心意也罢,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虽然并没有名分,但终归是早晚的事情。
可是董俷却知道,事情还没有结束……
他惹上了一个大麻烦,一个也许会让他结局很凄凉的大麻烦。那就是在接纳了黄月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把那个后世传为妖人一般的孔明先生,推到了对立面。
换一个人,董俷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命令贾诩,不计任何代价的杀死诸葛亮。
可问题在于,这个人是诸葛亮,是诸葛瑾的兄弟。董俷不得不认真的考虑后果。
诸葛瑾如今已经回到了长安,被委派为扶风太守,配关内侯。
薰俷也不清楚,诸葛瑾和诸葛亮之间的兄弟感情究竟有多么的深厚?不过诸葛瑾很少在董俷面前提起诸葛亮,至少从来没有主动的和董俷提起过诸葛亮的名字。更多时候,诸葛瑾会谈论他的三弟诸葛均,似乎和诸葛均的关系更加亲密。
但董俷绝不会因为这样,就认为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差。
如果兄弟二人真的像表面上看去那样冷漠的话,当年归降诸葛家的诸葛仓,也就是那位演义中给关公扛刀的周仓,应该是跟随诸葛瑾,一起投靠到董俷的麾下。
可周仓没有来!
也就是说,周仓被留在了南阳。
据庞统所回忆,诸葛亮的身边有时候会跟着一个黑壮地汉子。应该就是诸葛仓。
所以说,许多真相,绝非用眼睛就能够看到。
薰俷也知道,对于世族而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分散撒网,重点捕捞。他们绝对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比如颍川的荀家,不也有荀效力于袁绍?
家国天下!
这是世族们的一个基本观念。
先有家,而后有国,最后才会是天下。想必世家出身的诸葛瑾。也是这个想法。
不知不觉中,董俷也在改变。
当年于诸葛瑾那般毫无保留的信任,到现在开始出现一丝丝的防范……相比之下。薰俷更愿意去相信徐庶石韬这种毫无背景的寒门士子。因为他非常清楚,离开了自己,徐庶石韬他们,就是无根的飘萍。所以,他们也只有跟随自己地脚步。
也许,这样的改变。也是一种于时代的融入吧。
在踌躇了许久后,董俷终于还是放弃了绝杀诸葛亮地念头。
手里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有时候想起诸葛亮时,还是会感到一丝恐惧,可比起当年而言,这种恐惧和敬畏已经变得很淡薄了。想想看,连郭嘉不也死了吗?
******
入冬以后。薰俷变得格外繁忙。
由于去年的雪灾,使得今年也必须有所防范。再原有的基础上,董俷又从甄家手中购入了三百万石的粮食。以防止今冬再有灾患出现,到时候也能有所准备。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繁琐的事情……
黄月英如今心想事成,也不再烦恼,就呆在家中不断地完善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