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95-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90年代中期。德国地军火集团就针对杜邦公司向欧洲出口火药而把战火烧到杜邦公司地后花园…………德国人在新泽西州大肆开办火药工厂。生产无烟火药。利用更优质地产品。抢夺杜邦公司地利润。双方在火药市场上占得极其惨烈。不过。德国人把工厂开到了美国。杜邦公司却因为德国政府地行政和法律等问题。不能够在德国开设工厂。
再次面对强势地欧洲寡头。杜邦公司屈居劣势。于是。到了1897年。杜邦公司又被德国地火药托拉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詹姆斯堡协定》。
这项协定不仅规定了双方各自地经营领地。而且规定了在包括南美洲一些地区和加勒比海地区在内地所谓“联合经营区”内。双方销售利润共享地原则;此外还规定。如果一方超越了自己地领地而从事经营。那么。就应该向另一方支付“经营特权使用费”以作补偿。根据《詹姆斯堡协定》划分给杜邦公司地市场包括:美国本土、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以及委内瑞拉。当然。加拿大等德国火药无法进入地市场属于未划分地区。
接着,诺贝尔公司也参与了这个协议,并用这个国际协议代替了1888年的《美洲协议》。
在完成了这个《詹姆斯堡协定》后,犹仁。杜邦才又召开了杜邦公司的董事会议,商讨以杜邦公司股票换取云东医药公司股票的方案。
会议中,很多杜邦家族的成员,或者是其他的股东,对于用利润相对不太丰厚的杜邦公司股票换取暴利地云东医药公司股票,异常心动。
会议中商讨决议,杜邦公司各位拥有优先股、普通股地股东都可以用股票和云东医药公司换股。不过,允许兑换的总额是1万股,毕竟杜邦公司总股本就是12。5万股。这时候,犹仁领导下地杜邦还没有彻底崩坏。各位杜邦家族成员还没有想到让外人来成为公司的大股东。
10月份,犹仁。杜邦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回到了纽约,他带来了王云东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经过我们杜邦公司董事会商议研究,预备以4000优先股以及6000股的普通股,和你置换云东医药公司的股票。我们的方案是4000具有投票权的优先股一股兑换2股云东医药公司的股票。而6000股只有分红权的普通股则是按照1:1兑换你们的普通股!”
“杜邦公司的具有投票权的股票一共有多少股?”
“是有5万股!”
王云东点了点头说:“你们这个方案,我是可以接受。我提出一个补充的方案,那就是一旦你们杜邦公司有意出售资产或者股票,我要具有收购的优先权!”
“不!杜邦家族不会大规模出售家族资产和公司资产的!”
“我是说假如有一天呢?”
“恩,虽然不喜欢你这个假如。但是我们可以同意这个优先权!”
不久之后,双方在律师事务所公正下,签订了股权置换协议。云东医药公司和杜邦公司互相换股。这样的消息在华尔街并不算什么天大的新闻。
不管是杜邦还是云东医药,此时在美国的商业界地位都是无足轻重的。杜邦帝国的时代还没有开始,而云东医药仅仅有阿司匹林一门暴利产品。
云东医药公司总股本是15万股,而具有投票权的优先股却足足有12万股,优先股全部掌握在王云东和王老实两人手中,其他的3万股普通股原本主要的用途是用来给工厂中的职员作为红包进行分红。这让杜邦公司郁闷了一把。
成为杜邦公司重要战略伙伴和第三股东之后,王云东心中很是得意。未来一代化学帝国呀!今后的杜邦虽然不足以和摩根、洛克菲勒相提并论,但是,它至少能够成为美国财阀中的前十名!特别是,任何一个国家需要的现代化建设中关于化学工业大多数基础产业,杜邦公司是国际少数的门类最齐全的公司!
王云东这次一做的一些动作,在外界看并不足以震惊世界。当然,这是好事情,王云东最怕最初的这些投资被人认为是极具眼光、一本万利呢。
在媒体中,基本上是不列头条的,仅仅把云东医药公司和杜邦公司的股东之间置换股票当做一个不惹眼的商业新闻。其中,媒体对云东医药公司的阿司匹林提到的篇幅甚至比量大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的字数更多。
其中,很多人认为用云东医药公司这样赚大钱的股份去置换杜邦,简直是太亏了。不说杜邦公司的利润,光是他们暮气沉沉的家族管理,就足以让非杜邦家族的股东们头痛。每血统每人权啊,名字中不带杜邦两个字,在杜邦公司里面谁听你的?
求月票,紧急求月票
第一第172章 张謇
洛杉矶。天使之城。
随着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多,这里不管是人文、建筑都逐渐开始充满中国文化的影子。中文逐渐成为和西班牙语、英语鼎足而立的三大常用语言之一。
并且,由于这里讲中国话的人众多。逐渐的,来自中国的商客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十有八九是来洛杉矶购买工业机器设备的。
原本,由于中国内地工业不发达,国内洋货充斥。国内工商界中许多不满足于做买办的民族资本,已经开始积极在海外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自己办起厂房,生产工业品。
这是民族资本本能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如果拔高到一定程度,可以认为他们是在实业救国之路进行探索。
自从1840年来船坚炮利的西方军队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枪炮声中,虽然大多数的官僚、愚民还在看不清世道、抱残守缺。不过,中国商人作为对于世界变化最敏感的阶层,很多人已经开始观察、模仿资本主义国家商人、资本家的发展模式。
这些人,资本小的,往往就在上海、天津、香港等等洋人租借之地中通过洋行、买办们之手购买一些机器,引进一些人才。但是这些设备大多数是外国人造就淘汰多年的二手设备,拿了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多数是竞争不过洋货的!中国可是没有美国这样的高关税来把外国商品挡在门外,还要面临国内官僚资本的恶性竞争,所以民间崛起的民族资本处境大多是异常艰难。
所以,到国外引进最新的技术,引进比竞争对手还好地设备。引进最优秀的技术人才。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市场的!并且,相当多的商人,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这些来洛杉矶引进设备的商人中,就包括一个名人…………张謇!
张謇江苏海门人,其父有五子,张謇排行老四。4岁识字,五岁能背《千字文》,这样的人无疑是一块读书料、状元料!果然,从十六岁起,张謇参加科举考试后。一路胜出。不过从18岁起,张謇在科场的好运开始终结了。一连5次科举,到二十七岁,均名落孙山。到三十三岁,终于运气又回来了,到顺天府参加考试。中了整个江南考生中的第一,俗称南元。到1885年,清廷多位清流官员赏识其才华,多次想要通过批阅考卷提拔,然而,均是误把其他人的卷子当成了张謇地卷子。当然,张謇依然是不断落榜。直到1894年的恩科,张謇才走到科场的巅峰,中了一甲第一名的状元!
这倒不足以让人大吃一惊,毕竟历朝历代状元多了去了。有几个状元能让历史记得?张謇让人吃惊的是,在官场上的备受清流名士们重视,想必飞黄腾达也不过是熬几年就能有地。可是。在中了状元的第二年,张謇就辞去官职开始经商!他的这等行为几乎是扇了整个科举、整个体系的一巴掌!
而事实上。张謇经商可不是故意要闹别扭。而是在1886年地时候。就已经萌发地念头。这些年里面他形成了主要一些观念。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心态。义无反顾得成为让天下士子哗然地下海经商状元!
从去年开始。张謇为他地大生纱厂筹集资金时候在筹借资金时候碰壁次数也不少。不过。国内致公堂秘密开设地上海美洲华人商行打探到这一消息。便主动联系张謇。银行按照年利6%。百分之百支付现款地方式给予张謇高达一百万两地信贷。
当然。银行方面派出财务官员。入驻大生纱厂地财务部门。
获得这样足够地资本。张謇在江苏通州选址建厂。并在上海美洲华人商行地建议下。张謇决定到美国买最新最先进地设备。毕竟。在国内地许多设备。往往是没有足够地参照物作对比。天知道它会不会是落后世界二三十年。。。。。。。。。
张謇下了码头后。不为繁华先进地各种现代化场景所迷住。事实上比其繁华。这时候地上海租界已经比洛杉矶繁华得多了。
可是。。。。。。。。。
这里几乎打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