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夜(猫腻)-第8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战事真的能够顺利进行吗?”

“道门筹谋多年,唐人骄横奢浮,如今东北边军覆灭,金帐王庭南下,掌教大人亲自出手,许世必死无疑,只要清河郡大开方便之门,西陵神殿大军与晋军挥兵北上,且不说唐国会否灭亡,但长安城再也无法对我们颐指气使。”

“说起来,还要感谢那位书院十三先生宁缺,如果不是他要护着冥王之女,院长怎么会遭天诛而死,如果不是他在荒原上一箭射死了燕国太子,燕皇此番又怎会像发疯一样,发起全国动员?”

崔老太爷微笑说道:“清河郡日后复国成功,当在富春江畔修一石碑,记载此番盛事,到时可千万莫要忘了加上宁缺的名字。”

小楼里响起老人们欢愉的笑声。

…………清河郡诸姓的历史,要比世间绝大多数国家都要绵长,在千年之前,这里本来就是诸阀轮流统治的松散国家。

依凭着宗族礼法,崔宋诸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而清河郡更是被他们经营的像是一块铁板,无论长安城怎样试图分化剥离,都只能触及最外层的存在,而无法深入到清河郡的核心地带。

如今的清河郡及阳关城,从城守到州军将领,再到逾千名中低阶官员,或者便是诸阀子弟,或者便是与诸阀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

就连朝廷严厉看管的大唐水师,也被清河群诸姓渗透的非常厉害,这也不能怪长安城警惕性不高,水师招募兵员,自然是清河郡百姓应征居多,而清河郡的百姓与其说是唐人,还不如说是诸阀的下人。

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曾经不起眼的普通水师官兵,熬着资历,积攒战功,渐渐获得了相对重要的职务,虽说水师的高阶将领,依然全部是长安城任命,由别处调来,但水师中下层则已经无法摆脱清河郡的控制。

天启十八年秋天的某一日。

崤山西麓还在下着暴雨,东面的清河郡则是阳光明媚,秋风送爽。

阳关城守府召集诸衙官员,商议集军配合水师,抵御南来侵略之敌的重要事务。

所有官员都应命而至。

几道茶水过后,阳关城守府司兵参军钟大俊,面带微笑走了进来。

城守府大门关闭。

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钟大俊挥了挥手。

城守府里响起暴怒的斥问声,和痛苦地受伤声。

鲜血染红了青石板。

几乎同时。

清河郡诸姓,邀请大唐水师诸将,前往富春江畔某处,商议战事。

鲜血染红了富春江。

…………清河郡诸阀再如何势大,也不可能把忠于朝廷的官员和将领校尉一网打尽,所以在那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清河郡和阳关城里,暴发了很多场战斗。

根据事后统计,一共有三百多名大唐官员被斩首,大唐水师从主将到辅兵,死了一千多人,还有一千多人被押送到富春江下游的煤山做苦役。

叛乱这种事情,一方筹谋隐忍等待千年,一方毫不知情,那么胜负之势早定,唯一可能影响结局的,便是民心。

清河郡的民心很复杂。

他们习惯了诸阀才是真正的天,他们对于别的州郡唐人,有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轻蔑感,他们对长安城没有任何好感。

但毕竟在大唐统治下生活了这么多年,当唐人当了这么多年,他们无数次感受过大唐的荣光,并且为之而骄傲。

现在……却要叛出大唐?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清河郡民众,甚至包括一些年轻的诸阀子弟,都完全无法接受这件事情,无法相信眼前看到的画面。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发出自已声音的时候,他们苍老的祖父、严厉的父亲,便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把他们拖回族祠,令他们跪在祖宗牌位面前,开始讲述很多年前清河郡亡国的悲痛历史,声泪俱下的怀念着旧日的荣光。

年轻的清河郡人,对那段历史没有忘记,但他们更爱大唐,他们更爱做一个骄傲的唐人,所以父辈们的话,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力量。

然而……难道他们能举起手中的刀剑,砍向自已的亲人?

…………大唐天启十八年秋。

夫子登天。

皇帝辞世。

书院封门。

东北边军于成京一战覆灭。

金帐王庭南下。

清河郡叛变。

西陵神殿与南晋数万大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而来。

镇国大将军许世战死。

紧接着,月轮国大军进入葱岭。

举世伐唐。

大唐,似乎已经注定要灭亡。

在这个时候。

有个穿着黑衣的年轻男人,正行走在荒原深处。

他刚醒来不久。

醒来之后的每个夜里,他都在和月亮说话。

他怀念着自已的老师与妻子。

他不知道人间发生了什么。

如果他知道了,能够改变这一切吗?

第九十七章南归

看着夜空里那轮月亮,宁缺泪流满面,直到发现自己的哭声比远处传来的狼嚎还要难听,才有些窘迫地止住。

清醒过后,饥饿的感觉瞬间占据他的身心,空荡荡的肠胃就像是书院后山崖洞口的天地元气,不停挤压折磨着他。

通过清晰而可怕的饥饿感,他确认自己已经昏迷了很多天,难怪身体虚弱的厉害。从身边的草地里找到几株可以食用的野草,和着雨水塞进嘴里,咀嚼至绵软的絮子,艰难咽进腹中,过了片刻才觉得好了些。

这时候的他,并不知道夫子登天之后,整个人间落了好大一场雨,看着草甸上的水珠,并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

待到清晨月亮消失,看着朝阳辨明了方向,宁缺开始向南行走。

他现在的情绪低落无措,并不是很确切地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那么便回长安吧。

他的家在那里,书院也在那里,虽然现在无论老笔斋还是雁鸣湖畔的宅院里都没有了人,虽然那个老家伙再也不可能回到书院。

走了没有多长时间,他看到了远处天边蒙着白雪的山川,便向那边走去,这一走又走到了黑夜,走到了月亮爬上天空。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一段时间,他依山南行,夜夜看月,偶尔会忽然发起脾气,叉着腰对着那轮明月骂个不停。

宁缺知道老师应该还活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还在天上与贼老天战斗,那轮月亮的阴晴圆缺,大概便是战斗的具体呈现。

但他还是觉得很伤感,很愤怒。

因为月亮怎么看,也不像是老师。

“面如满月,那是形容漂亮的公子哥,哪里像你?”

宁缺抽出朴刀,一面嘲笑着夜空里的老师,一面把刚逮到的一只雪兔开膛剖腹剥皮。元十三箭和别的武器,全部随黑色马车一道,遗落在泗水河畔,现在他的身上,只有那把朴刀,有时候偶尔会担心大黑马现在怎么样。

把免子清理干净以后,他举到身旁空中,说道:“别烤糊了。”

他在喊桑桑去烤兔子。

但现在没有桑桑了。

他低着头,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又喊了一声。

“桑桑。”

…………清晨醒来,宁缺在山脚下继续南行。

那座峰顶蒙雪的山脉,便是天弃山,只要顺着山脚往南走,便能走到岷山,便能走到长安,便能回到书院。

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很小的牧民部落。

这个牧民部落属于金帐王庭,从他的服饰口音里认出他是唐人,非但没有请他吃饭,还试图把他杀死,抢掉那把明显不凡的朴刀。

于是宁缺便把那个小牧民部落里的人们全部杀死了。

事后,他饱饱地吃了一顿羊肉,喝了两袋马奶酒,找了个没有血腥味的帐篷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天积累下来的疲惫与难过,终于得到了一些抒解。

离开满是尸体的牧民部落时,他肩上多了一把黄杨硬木弓,身下多了一匹马,还用绳子牵着一匹马,那匹马上系着四根羊腿。

又过了数日。

宁缺终于看到了天弃山脉那个著名的缺口,然而他喜悦的呼喊还没有来得及出口便咽了回去,他脸上的神情骤然变得十分凝重。

贺兰城下全部是金帐王庭的精锐骑兵!

看着那处黑压压的画面,至少有数千骑之众!

真正令宁缺感到震撼的,是草原骑兵的后方的四辆马车。

以他敏锐的目力,能够清晰地看到,那几辆马车上镶嵌的金银珠宝,还能看到车厢里那几块由精钢铸成的圆盘,那些圆盘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线条。

每辆马车上,都站着几名全身披甲的草原强者,之所以能够确认那些蛮人是草原强者,因为他们身上的甲不是皮甲,而是草原上极为罕见的金属重甲!

这些草原强者,并不是真正的主角。

他们只是负命保护圆盘,以及使用圆盘的人。

每辆马车上都坐着位枯瘦的老人,其中三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