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夜,桃山有十四名神官在光明中化为灰烬。
那一夜,光明神殿共计三百人被处死。
那一夜,被囚禁十四年的光明大神官,成功逃离西陵神殿。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能活着离开桃山后麓幽阁的囚犯。
…………冬天的荒原,暮时是最暖的时候,斜斜垂在长草远方的红色落日,散发着一天中最后的光明,虽然无法融化积雪,但却能给旅人们的脸颊添了一些红润。
荒原里响起箭啸声,重物坠地声。
宿营地里的人们听着远处传来天猫女惊喜地呼喊:“师兄你的箭法真好!”
自有人去收拾猎物,宁缺喂好大黑马,准备休息一会,路过马车时,发现莫山山正在车窗旁,借着最后的余晖专心写字。
“当心坏了眼睛。”
他站在车窗旁好意说道。
莫山山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冷淡,仿佛他就是空气。
入荒原已有些日子,宁缺发现这少女竟是骄傲地从来不肯用正眼看自己,难免有些不爽,心想自己连大唐公主的骄傲都不在乎,又哪里会被你击败?
于是他也懒得用正眼看她,靠着窗边斜乜着眼看她写字,目光没有落在纸面上,而是落在她的脸上,发现微圆的小脸上写满了专注与忘情。
认真时最美丽,宁缺认同这个说法。而他一旦拾起笔来也经常会忘了身周诸事,所以看着少女专注写书法,观感不免有些好转。
“看不出来你还是个痴于书的家伙,写起字来颇有我的几分风采。”
大河国少男们在做体力活,负责搭帐蓬钉木桩,酌之华等女弟子则在堆柴生火煮饭,听着宁缺这番点评,不知道为什么竟是笑了起来。
她们掩嘴而笑,望着宁缺,却不说为什么而笑。
宁缺有些尴尬,为了掩饰这种尴尬,他抬头望天,发现几颗米粒般的星星出现在荒原边缘,与落日隔天相望,下意识感慨道:“还是没有月亮啊。”
车窗内,莫山山搁笔于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木讷问道:“说什么胡话?”
宁缺微微一怔,想起了一些事情,笑意渐渐浮上脸颊。
莫山山隔着车窗看着他的侧脸,荒原上的微风吹动他的发丝,发丝间隐隐现出一个可爱的小酒窝,她忽然发现这个家伙此时的笑容竟是这样的诚恳真挚。
忽然间宁缺手掌搭上车窗,身体一掠而上,就这样消失。
马车顶端响起一声轻响,莫山山抬头望去,不解何意。
荒原风中,宁缺站在马车顶端,看着远处浑圆落日下渐起的烟尘,眉头渐渐皱起,把手伸入唇间吹出一道尖利的啸声。
宿营地里骤然一片安静,战马开始骚动起来。
…………在落日的陪伴下,桑桑一个人有滋有味地吃着煎蛋面。
面里一颗葱花都没有,因为她不喜欢吃葱,以前之所以放葱,那是因为某人喜欢。
她一个人对着镜子尽情地涂陈锦记的脂粉,不会再有某人总在在旁边嘲笑。
她一个人睡,从左边滚到右边从右边滚到左边,床显得大了很多。
在床上,她想蹬腿就蹬腿,想伸胳膊就伸胳膊,再也不担心踢着谁打着谁硌着谁。
一个人在长安城的的生活很舒服,很不舒服。
桑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那棵树,看着树叶里的繁星,心里想着怎么还是没有月亮呢?少爷说的月亮究竟是什么呢?少爷这时候又在哪里呢?
可能是因为床忽然变大,所以有些不习惯的缘故,桑桑像前些天一样整整一宵都没有睡好,一直折腾到了天亮,她打着呵欠揉着小脸起床,推门去巷口买了碗酸辣面片汤,然后坐到老笔斋的门槛上。
在清晨来临的明亮光线里,她一个人没滋没味地吃着。
…………大唐帝国最南方的阳关,嘈杂一片,无数商队等着入境。
有一辆普通的马车规矩地排着队。
车厢里有位枯发深眸的老人正在闭目养神。
他睁开眼睛向北方遥远的长安城望去,眼中充满了温柔而威严的光明。
……
第十二章长安乱(上)
皇城脚下的南门观一片安静,甚至感觉有些寂清,道人道姑们敛声静气行走,偶尔抬头看一眼站在殿外那名年轻道人,又迅速低下头去。
年轻道人腋下夹着一把黄油低伞,脸上神情平静温和,正是大唐国师首徒何明池。南门观里所有人都知道何明池是一个温厚纯良的人,然而能让他这等身份的人亲自看门,可以想见殿内的那场谈话何其重要,谁也不敢出声打扰。
道殿深处,乌黑色的木板上有两个锦绣棉垫。国师李青山看着对面的颜瑟大师缓声说道:“师兄,那人应该是往长安城来了。”
在皇帝陛下和尊敬的师兄面前,李青山经常会习惯性地回到当年惫赖调笑的模样,然而今天他的神情异常严肃,脸上还挂着几分认真的探询意味。
颜瑟大师深深看了他一眼,深陷的眼窝里也没有惯常的猥琐意味,只是淡然加上几抹隐藏极深的伤感:“神座好不容易从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逃出来,来长安城做什么?他想找谁还是想找死?”
李青山微涩一笑说道:“神殿光明大神官,桃山第二人,这样的人物……就算是来长安城找死,想必死之前也会让整个天下震动不安一场。”
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原因。我要知道他为什么要来。”
李青山从怀中取出一封极薄的书信,放在乌黑色的地板上,说道:“按照掌教大人的推测,应该还是与十四年前那件事情有关。”
颜瑟大师花眉微蹙,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看来十四年前那件事情,即便是他们这对师兄弟,也不想多加谈论。
“这封信是怎么说的?”
“他逃出神殿时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是轻松推倒了樊笼。裁决大神官道心牵丝在樊笼之上,受到反噬受了不轻的伤,别的神官道人更是死伤无数。神殿方面推断他会来帝国,所以希望我们能不惜一切代价抓住或者是杀死他。”
李青山注意到师兄听到这句话后,眼窝似乎比先前陷的更深了一些,稍一停顿后继续沉声说道:“信中还说,天谕大神官带着天谕院书阁高手,已经提前赶赴边境,只要朝廷同意,他们愿意前来长安城协助我们的行动。”
“如果不是裁决伤了,裁决司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在荒原上,这件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天谕院出面,不过我真没有想到,那位老友被禁多年,居然没有油尽灯枯,反而似乎愈发有光明大盛之迹,若不是现在这等局面,以他之能若亲赴荒原,说不定还真有希望替神殿把天书日字卷找出来。”
颜瑟大师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赞叹还是喟叹。
李青山听着天书二字,眉梢微挑说道:“荒原之上已然风起云动,然则日字卷失落已久,或许根本不在荒人部落中,所以各方都只派出年轻一代去尝试找找,而师兄你那位老友若重现人世,份量比那边可是要重多了。”
颜瑟大师摇摇头,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问道:“陛下又怎么说?”
“当年那人趁着陛下登基之初,朝廷旧新交接之时政令不畅,硬是在长安城里做出那等事来,陛下早就想让他死了。但陛下的态度很明确,就算是要杀,也只能由帝国方面自己杀,绝对不允许神殿的人入境插手。”
李青山看着颜瑟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师兄,当年你与他相交莫逆情谊极深,这件事情,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颜瑟大师摇了摇头,面无表情说道:“既然是道门之事,自然也没有请书院帮助的道理,但单凭南门和天枢处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杀死他。”
李青山说道:“世间的事情总不能单以印象去判断,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颜瑟大师看着他直接说道:“他以前就比你强,我相信现在的他比以前的他更强。”
李青山微笑说道:“南门华阳集里曾经记录过几个很有趣的故事,曾经有一名南晋的知命大修行者,游历大河国,结果被一名小流氓见财起意,一闷棍打死。”
颜瑟大师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忍不住皱了皱眉。
李青山替师兄把面前的茶杯斟满,笑着说道:“师兄我虽然不才,但多年前也入了知命,身为大唐国师,总要比那个小流氓强上不少。”
“神座之上,天穹之下。”
颜瑟大师看着李青山,缓声说道:“师弟,你要记住这句话。”
“但凡能坐上桃山那三方神座的人,都是有资格屹立天穹之下俯瞰俗世的人物。道门之中掌教位阶最尊最贵,但单以道心修行论,掌教并不见得会比那三位神座强大多少,但何况你绝意扑杀的那人是以智慧明道心著称的光明大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