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适汝其实早看出他跟杨时毅之间的情形不对,所以方才人没到跟前儿先扬了声,此时又见赵世禛脸色泛白,便道:“殿下刚刚跟杨大人怎么了?为什么事儿争执么?”
赵世禛的唇微动:“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因为杨盤罢了。”
郑适汝一笑:“可惜啊。”
“可惜什么?”
“杨大人这么风华绝代的人物,生的儿子怎么那么不肖呢。”
赵世禛不屑一顾地冷笑了声:“杨时毅有多风华绝代?照我看,倒像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郑适汝是再聪明不过的人,听了这话便问:“这从何说起?太子殿下对于首辅大人的人品存疑?”
赵世禛知道她机敏,若是在别的上头自然就说了,可是这件事情涉及了容妃,又跟赵元吉的死脱不了干系,他便淡淡一笑道:“我对杨大人向来是有些偏见的。”
“为什么?”
赵世禛索性不语。
此刻正上台阶,宝言毕竟年纪小,走的很慢,郑适汝也不抱她,任凭她跌跌撞撞的,赵世禛看不过眼,便俯身把宝言抱了起来。
郑适汝瞥他一眼,终于说道:“总不会是因为姗儿吧。”
赵世禛微震。
郑适汝这句倒也有些歪打正着的意思。
赵世禛抱着宝言拾级而上,郑适汝在后问道:“说起来,可有姗儿的消息了?”
赵世禛才说道:“对了,我进宫正也是为了这件事,才得到的最新消息,他们正在返航之中了,那宝船也失而复得,已经继续下南洋去了。”
说到这里,想到阑珊总算是报了平安信,回京相会也是指日可待了,脸上才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郑适汝看着他逐渐灿烂的笑,却翻了个白眼,冷哼道:“既然这么担心,难为你当初怎么狠心放了她去了。”
赵世禛望着前头的乾清宫,道:“你又不知道她的脾气,我倒是想不放,只怕强留着她在京内反而更伤了她而已。”
郑适汝当然知道这个,只是故意揶揄他罢了,这会儿便笑道:“是啊。不过倒也要恭喜太子殿下。”
“恭喜什么?”赵世禛问。
郑适汝道:“恭喜殿下,既得了个可心的夫人,又有个能干的臣子,世上哪里再找第二个去。”
赵世禛听她夸赞阑珊,心里的甜意却更漾了出来,竟把先前对于杨时毅的愤怒全部冲散不见了,他竟情不自禁笑了两声,才说道:“她当然是很难得的,不过等她回来,下次却绝不会再让她出去了。”
郑适汝看着他笃定决然的样子,却慢条斯理道:“不是有那句话嘛,有一就有二三。”
赵世禛皱眉瞪了她一眼:“不信你等着看。”
郑适汝莞尔:“好啊,我便等着看,若真的有二三呢?”
“若没有呢?”赵世禛很是嘴硬,似乎还想为自己的尊严挣扎一把。
郑适汝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笑道:“好吧,来日方长,等着看就是了。”
赵世禛哼地笑道:“也不怕你看。”
眼见将到乾清宫门口了,郑适汝又想起一件事来:“说起来,那个雪越公主是怎么回事?”
赵世禛道:“你指的是什么?”
郑适汝道:“她往工部去的次数也太多了吧,听说还总跟温益卿亲近似的。”
提到这个,赵世禛又笑了:“这个跟我无关,我也管不着。”
郑适汝瞥着他:“那好吧,就说个你能管得着的,你那位侧妃,也是时候该进门了吧。”
提到这个,赵世禛便下意识地皱紧了眉头。
本来孟吉是在小年前就该进东宫的,可是赵世禛借口赵元吉的死,主动请求皇帝推迟了婚期。
这毕竟是他们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皇帝也无可推脱,于是这件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郑适汝见赵世禛不语,便道:“怎么了?就这么不想让孟姑娘进门?”
她也不是外人,加上旁边无人,赵世禛才拧眉道:“除了姗儿是个例外,其他的女人我见了就烦。”
郑适汝嗤地笑问:“是因为姗儿例外呢,还是因为有了她,就更加不把别人看在眼里了?”
赵世禛认真思忖了会儿:“兴许两样都有。”
郑适汝道:“那么幸而你得了姗儿,倘若你这辈子没遇到她,又该怎么样呢?”
赵世禛才一动念就打了个寒颤,竟是连想想都觉着不可以,当下肃然道:“别胡说。”
正在这会儿,殿内传来了端儿兴奋的叫声:“姨姨!宝言妹妹!”
原来小太监入内禀告,端儿听见说宝言跟郑适汝来了,便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
其实端儿该称呼郑适汝“伯母”的,但是从他幼年的时候跟着阑珊,便指着郑适汝叫“姨”,这会子高兴,更加忘情了。
直到奔出来看见了赵世禛,端儿才又忙站住脚,规规矩矩地唤道:“爹爹。”
赵世禛把怀中的宝言放在地上,宝言乖巧地说道:“谢谢六叔叔抱我。”
“这孩子真乖,”赵世禛看着宝言,忍不住赞叹,“不像是我们这个,一旦我看不见的地方他就反了天了。”
端儿人虽小,却竟听懂了赵世禛在抱怨自己,他半低着头,两只眼睛却往上瞧,偷偷地打量父亲的神色。
郑适汝笑道:“女孩儿自然是乖觉的,我倒是很喜欢端儿。”说着俯身抱了端儿一把,端儿趁机搂着她的脖子叫道:“姨姨,端儿好想你呀。”
赵世禛听了这句,嘴一撇。
端儿似乎很讨女人喜欢,虽然年纪不大,嘴却甜的很,把长辈们一个个哄的晕头转向,疼他入骨,赵世禛真怕这些人把这孩子惯坏了。
郑适汝却看见端儿嘴唇上的那点伤:“这是怎么了?”
端儿懂事地说道:“是磕破了的,已经不疼了。”
此刻雨霁赶了出来,躬身笑道:“太子殿下,安王妃,小郡主都来了,快请里头说话,容贵妃娘娘先前也到了,正好热闹。”
且说杨时毅出宫之后,乘轿子往回而行。
他是给明令休衙在家的人,这还是他自打从政入工部直到现在的近三十年来,最为闲散的一段日子。
轿子微微摇晃,杨时毅的心思也随着晃晃悠悠,年轻时候的种种场景,那些本以为遗忘了的也都随之浮现而出。
之前皇帝在下棋的时候说起他第一次去黔南,他就已经嗅到异样,何况皇帝又特意说了初见容妃的情形。
杨时毅从来没有低估过皇帝,正如启帝说跟他是“棋逢对手”一样,对杨时毅而言又何尝不是同样。
皇帝是个城府极其深沉的人,猜疑心重,好大喜功,甚至反复无常,但皇帝有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不管如何,皇帝都会以国事为先。
在皇帝提起黔南之事的时候,杨时毅就知道,皇帝对他跟容妃之间的那点子过往,心如明镜。
但是皇帝并没有说破,反而点到为止的,恰到好处地提醒了他。
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提起此事呢?
也许是因为杨盤吧。
因为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让杨盤死,因为只有杨盤死了,才会安定人心,让天下人知道,国法并无偏私,就算是首辅之子犯事,也一样罪无可赦。
皇帝是为了国体,所以在这时候敲打杨时毅,就是让杨时毅明白——皇帝虽然知道容妃跟他之间的那点不清不楚,却仍是视若无睹,因为他杨时毅是当之无愧的首辅大人,是计成春加上晏成书一起,都比不过的国之重器。
所以就算是自己最心爱的容妃,皇帝也并不介意。
这手段,让杨时毅想起了春秋时候的楚庄王绝缨的故事。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宴请群臣,让自己的姬妾前去给大臣们奉酒,有一位臣子借着蜡烛熄灭的时候调戏美人,那美人就将大臣的帽缨拽下告诉了楚庄王这件事,没想到楚庄王闻言,就命大臣们把帽缨都摘去,这才重新点灯。此后晋国跟楚国大战,有一名臣子身先士卒大败晋军,楚庄王问他为何如此奋勇,臣子便说起庄王绝缨的事情,誓当以死报效楚庄王。
到底不愧是皇帝。
杨时毅原本坐的端直,此刻便将身子往后倾了倾,靠在轿子上,微微地仰头闭上了双眼。
赵世禛听见了那番话,对杨时毅而言不足为奇,当时他也看出赵世禛已经是怒不可遏,甚至杨时毅觉着,假如不是安王妃及时赶到,赵世禛会真的忍不住动手。
虽然已经是几个皇子之中最出类拔萃的,可是太子殿下的心术跟城府显然还不及皇帝,甚至……大概一半儿都不到吧。
毕竟皇帝似没有弱点,而太子,是有的。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