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皇商_涓石-第9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姑姑”的铃儿每天接送蕊儿上学、放学,担当了家里很多事情,腾出时间给嫂子去做大事,在慧儿面前仍旧自称奴婢。铃儿对慧儿确实是抱着一种感恩的心,如果不是格格在那个关键的时候解救了她,铃儿无法预料自己会是如何煎熬下去。那个傻子是一个根本不懂人味的,平日里就和铃儿动手动脚没有个轻重,有一次把铃儿摁在水缸里差一点吣死,把铃儿掐得浑身青紫不是一次……
  在安王府里,铃儿也是倍受摧残,要不是年纪还小一点,早就成了安王府那些贝勒、贝子纵欲的对象了。但是铃儿也是很厉害的小丫头。谁要欺负她她就会勇猛地反抗,格格受欺负她总会挺身而出,为格格承担一些苦楚。
  现在是苦尽甘来,铃儿有了哥哥,又摊上一个贤惠无比的好嫂子。她有亲人了,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小丫头!
  田亮对铃儿的关心爱护不亚于对云儿和鱼儿的。鱼儿捡了一个小姑子,格外高兴,给她给慧儿、铃儿裁新衣服、送首饰、玩物。本来她就很喜欢铃儿,因为是慧儿的丫头,也不敢走太近怕慧儿有想法,现在好了,姑嫂关系了,随心所欲!
  云儿给铃儿和慧儿一大堆礼物,从穿的、戴的到玩的,把号称格格的慧儿和见过世面的铃儿给震得一个趔趄一个跟斗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寿诞一

  “哎,彩珠姐姐你知道吗?主屋里好像发生了大事……”完颜?噶鲁黛又开始八卦,“我听蕊儿小姐开始叫慧姨娘的那个小丫头铃儿姑姑了,以前可是叫铃儿姐姐的!”
  彩珠的八卦兴趣也给撩起来了:“你的消息真灵通,还有什么?”
  “完颜的丫头碧儿很机灵,在路上听人议论的,说是那个铃儿是咱们总管大人十年前丢的妹妹,凭着一串铜铃铛相认的。”
  “咱们府上怎么有这么多的好事啊?前儿我去煊王府送几个回家的宫女姐妹,也是半路上听说,陈福晋的陪房嬷嬷林清,就是亲兵管带索大人的夫人,根据什么资料找到了她去世的姐姐的女儿,就是慧姨娘。这下慧姨娘可有靠山了,索大人可是正三品呢。以后你可别随便招惹慧姨娘了。”
  “好像咱们瑞王府的风水奇好,咱们相公不也是老爷子后找到的吗?老爷和老夫人姓陈,为啥咱们相公就姓田?是相公小的时候,他伯母生了一个哑巴,把他给换走了,然后他伯母的奶娘就把他送到自己的侄儿还是外甥家,那家就是姓田的。”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新闻?看样子你当密探很够格啊。”
  “彩珠姐姐你胡说什么呢,也不是我打听出来的,是我娘家送来的那个小丫头自来熟,跟谁都能搭上话儿,听来的呗。”
  “怪不得,我还奇怪呢,汉人的姓氏是很固定的,没有几个父子不姓同姓氏的,原来是被人掉包了。咱们相公也算是有福的,毕竟是给找回来了,要不然怎么样呢?你行,我可佩服你了。来了这么几天打听到这么些个消息。”
  “也不知道这些消息是不是走样儿了。有人就爱添油加醋的。”
  “你也在里边添油加醋了吧?”
  春耕季节,王爷的事情忙了起来,他想今年试种水稻,从异域带回来不少高产环保稻种,准备和田亮去白洋淀勘察,可否用那里的水种稻。云儿早就把这方面的书面材料准备好了,就是种稻也是要土地的,王爷在白洋淀是一大片水面,然后是一个叫“粘泥山”的小山包,还有一片斜坡地,都是不能种稻的。正琢磨这事,云儿就说了:“云儿有个馊主意不知道千千岁可想听?”
  “说。”
  “您读过《三国演义》吧?里面有赤壁大战,其中有曹操把自己军队的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这个场景吧?咱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嘛。”
  “有点意思,说接着说。”
  “咱们可以从京郊的西山拉来肥土。放在木制的、不渗水的箱子里,或者是比箱子浅一点的木盘里,然后用白洋淀的野水当作种植水稻的水。也放在这个箱子里,插上稻秧。这样的箱子要很多,用绳子还是铁链连在一起,不就是一片稻田吗?外行啊,千岁大人不要讥笑本大圣。”
  “哈哈哈……”王爷都笑出了眼泪,“只有你才能想出这种绝妙高招,这叫什么来着?通古贯今?活学活用?”
  “您不是也有曹冲秤象的壮举吗?”
  “你的建议本王要琢磨琢磨,还要动用陈智囊来完善。不错,聪明。就是那些箱子的造价要高一些,三个五个的什么也解决不了,改天我再带你去白洋淀看看。”
  时间在飞逝,过了三月,就到了四月。王爷、云儿、田亮从异域回来整整一年了。过去的一年当中,做了不少事,也还有不少事没做。
  今年就安排了新的规划。在白洋淀那里种水稻和果树。然后把葡萄培育起来,还要种荷花、养菱角,还有蘑菇、木耳……要做的事太多了,只能一样一样地做。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三月二十八是太后的生辰,就是不送什么珍贵的礼物,也要去凑热闹。皇上也是的,来到府上听过云儿唱的歌就记住了,跟太后说起过。太后就有了一个新想法,跟皇上万寿节那样,能省几个是几个。今年自己的寿诞就不请戏班子了,让每个王府、国公府准备剧目,管你是亲王也好、郡王也好、国公爷也罢、福晋也一样、侧福晋更没说的,谁有这个才艺谁上阵。每个府上准备一两个剧目,唱歌也行、跳舞也行、弹琴也好,说笑话也可以,都要上台来表演,不得推诿。这么想了就这么做,懿旨都送到各个府上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到懿旨的各位王爷、国公爷说什么的都有。
  “也不知道太后老人家拿咱们当什么了?还得统统上阵出剧目,不是拿咱们当戏子了?”
  “你怎么想得这么多?她是长辈,你让她高兴高兴能小了你一块?”
  “我才不演戏呢。”
  “懿旨面前你不演试试?太后是为了省钱。”
  “唉。”
  “哎,听说安王爷的大女儿格格的封号给撤了?”
  “死都死了,撤就撤了呗。”
  “谁跟你说死了?还不是……”简亲王实在是不愿意打哑谜。
  “你不乱说话能憋死啊?”王爷的四弟叶布舒国公爷抹搭了简亲王一眼。虽然他的爵位不如简亲王的高,但他是哥哥,可以训斥堂弟。简亲王也不在乎,继续八卦:
  “哎,我说四哥,我有可靠消息,太后把福佑二哥的两位福晋都给叫进宫里,支走了佟氏,就和陈氏说,让她给福临当皇后,连侍寝的事都安排好了,结果人家二话没说就奔柱子撞过去了,幸亏有苏茉尔给挡了一下,你说这太后是真心让陈福晋当皇后的吗?兄弟我现在可是真佩服福佑二哥的小福晋了。”
  “你这人是没救了,什么犯忌讳说什么,你亲眼看见的?”
  “然后皇上和老娘发火儿了,拍桌子打凳子的。老太太也明白得罪了财神爷,来个安慰的戏码,用一个王位,一万两银子去堵人家的嘴,值!太值了!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各位说话都别顺嘴胡雷啊,不该说的把嘴闭上。”安亲王作为老大哥,向简亲王等人提出警告。
  王爷已经准备好了,在太后寿诞的第三天,也就是四月初一,让已经建好的三个商家都开始营业。皇上已经写了御匾,匾额也都做好了。
  这是自己的商家,正式的买卖。要是盈利的话,再开办一条小吃街或者是叫美食城,供应进城、出城的农民?大鱼大肉的他们吃不起,家常便饭总还可以吧?这个事情先不忙,等太后酒楼等三家的生意稳定了再弄小吃城。
  已经进入顺治十七年了,越往后皇上就越打不起精神,他还不知道她的爱妃马上就要去世了,鄂贵妃去世他的精神就崩溃了,到最好闹出家闹的很凶,朝堂的事也不管了。
  历史不可阻挡地往前迈进,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要变天了。朝堂要乱套,皇上要换人。当然他们不知道皇上会去世,是觉得一个皇上总是跟和尚在一起,是不是要出家。皇上出家了,皇位怎么办?皇上最大的儿子二皇子福全才九岁,他当皇上还不是跟当年的当今皇上一个样儿是傀儡皇帝吗?大权都在摄政王身上。
  安亲王、显亲王、简亲王等亲王级别的和国公级别的兄弟、子侄们都在为王爷担心。他们当然不知道顺治皇帝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但是他这么萎靡不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造反代替他,顺治皇上是瑞王爷的靠山,他一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