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皇商_涓石-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兰。晚上仨人全都带着酒菜来“贿赂”田亮了:“师傅大人咱们几个可都是四大金刚之一啊,应该有福同享的。”
  “跟我打亲情牌是吧?我告诉你们,这种车可比那个脚蹬的要复杂,弄不好刹闸失灵会撞墙、撞人的!开车的也有生命危险!不是吓唬你们,想学没问题,但是必须按照我教给你们的步骤一步一步学,这是个技术活儿,怎么也得熟悉几天。还得学会交通规则不能乱开。”
  “师父大人,我们听您老人家的,您先把这杯酒喝了。”
  “我是佛门居士,戒酒。”
  “男爷们不喝酒还是男爷们?”莽格才不管这些呢。
  “那你就别学开车。”
  “杀手锏啊,牛肉吃不吃?酱牛肉?”
  “这个吃。”
  纳兰说:“我媳妇说了,她已经坐过你开的车了,好舒服啊。我什么时候能坐呢?”
  “你们这几个家伙,不就是想坐车吗,上来就是,满足你们几个好奇宝宝的好奇心理。”
  逍遥殿广场很大,完全可以当驾校。田亮在这里开了好几圈,半路上有好几个侍卫翻跟头上车,直到车厢里没有空隙。

  ☆、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型货车二

  说是不在意的总管大人,在听完那洪经过夸张、渲染后的汇报也坐不住了,那洪告诉他,田侍卫驾的车有四个很粗的圆轱辘,不用马拉,不用鞭子赶,就能突突地往前走,前面有个坐人的地方,后面是个不太大的车厢,走起来特别平稳,快的时候比马车慢跑还快。
  总管大人的好奇心一下子给引起来了,什么车不用马驾车呢?难道这个田亮还真学了些真本事?有这么大本事自己不留着,臭显摆教给别人,还真会讨王爷的喜欢,等王爷讨厌你了就会一脚踹开,跟自己现在一样下场,傻不傻呀?
  田亮教给三位金刚大人开小型货车的时候,没有一个调皮捣蛋不听吆喝的,田亮是个严谨的人,生怕他们出什么意外,就请王爷把成破厉害再跟他们很严肃讲一遍,告诉他们会出现什么事故、后果如何。田亮的话他们可以不信,但是王爷的话不敢不信。
  有了小型货车,从后院往前院拉布料口袋就方便多了。原来的平板三轮车就专门给姑娘嬷嬷们捡落花用。小型货车可以装几十袋的小丽布头,这样的货车总共有十辆。
  大姐不让买大型交通工具,一个是考虑到大清没有公路,如果大型货车装满了一车,很可能在什么地方把轮子陷进去,那样可就麻烦了,推都推不出来,所以买了十辆电动四轮货车,将来给府上开的商铺送货就方便多了,四个车轱辘比三轮车稳当。
  王爷买了四轮电动货车,都是两吨的载货量,行动也灵活方便。
  让莽格**和纳兰三人学习驾驶电动四轮就是想着田亮以后会很忙,反正这个电动四轮车的驾驶也不是很复杂,就让这三位贴身侍卫都学会驾驶。
  电动四轮的启用从大家的惊诧状态到习以为常,总算是平稳过渡了。但是从府上送货到纳兰百货店就有点惊世骇俗,在百货店门口,大概有上百人聚集在车子的附近观看,议论纷纷:
  “这个车可怪了,不用马、不用牛,前面就一个人,也不知道是怎么鼓捣的就走了,后边的车厢里能装不少东西呢,看样子一点都不累。
  田亮按了几声喇叭,吓得众人纷纷后退,田亮趁此机会驾车逃之夭夭。
  从此电动四轮货车轮走进经商的运输工具行列,福晋也经常坐着莽格或者**开的电动货车到园子里去转一圈。园子里的路走四轮货车还是很富裕的,有的时候把在园子里捡落花的姑娘嬷嬷们分批接回来。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坐过这种车,王爷很能体谅大家的猎奇心理,叫田亮几个有空的时候顺便捎个脚。
  云儿培训教习嬷嬷做布艺的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她把手上的香囊、荷包样品发给七位教习嬷嬷每人二十个,由她们用小丽布头和附属材料做出大清的样品。因为手上的材料和买来的样品并不是一模一样的,有的是有样品没布料、有布料没样品。于是就让鱼儿水儿和几位二等丫鬟挑选一些颜色、质料比较相近的,给教习嬷嬷们做样品用,然后用来教学。教习嬷嬷们做样品做得简直连头不抬了,
  鱼儿水儿更忙,除了做样品,还要兼顾服侍云儿的事。云儿看书、画画、喝茶、回家送奶都尽量不打扰她们,跑腿学舌的零碎事情就是兰儿蕙儿和静儿这三个丫鬟负责。四个三等丫鬟也被云儿分配了任务:帮助鱼儿水儿挑选大家做活的材料并且配置成套,学习的人来了就能用,不耽误时间。并且把布料按样品大小裁剪好,否则直接发给布料,如果剪出来的做活材料参差不齐,做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太好。
  原来还以为每一种香囊都得教做一遍,结果教习嬷嬷们超级聪明,只要看样品就会做了。做出来的样品比买来的效果还好,手法越来越熟练,就是有的时候不知道异域的那些附属材料怎么用,云儿稍稍点拨一下就明白了。其实云儿在异域也是这样,并不是每个样品都做一遍,时间不允许。
  参与加工端午节这批香囊的人都给了报酬,虽然加工的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八千个香囊,其它的商品都是现成的、不用加工的,比方纸葫芦、小笤帚、五彩线的加工费极少极少。凡是参与加工的人都有酬劳。开始是前后两院的姑娘嬷嬷做活,后来忙不开了,全体参与,这样酬劳就不会是一样了。得钱最多的是两吊钱,相当于二两银子。
  可把这些姑娘嬷嬷乐坏了:全家买一个月的粮食都用不了一吊钱。当时大清的物价是两文钱买一升大米。一升不到两斤,一斤半左右,那就是说一吊钱可以买将近七百升大米。
  其实,云儿给她们的加工任务根本不够她们做的,半个月时间得了一吊钱的加工费,收获还是相当大的。上面如果有绣花当然完不成,可是云儿给她们的加工内容有三分之一是烧卖包这么简单好做的香囊,就跟玩似的就做完了。开始很紧张,怕完不成,做了五天就快做一半了。
  以后步子再大一点,再有缝纫机帮忙,做活效率肯定高得多。
  云儿总算能有点空余的时间来看绘画理论书、练习基本功了。把新的技艺教给教习嬷嬷,别的就不用她操心了,算上凌娟总共八位教习嬷嬷,各自有分管的区域。现在是端午节已经过去,买香囊的人没有那么多了,顾客的眼光都放在日用品上来,老少女人的眼光挪到了手袋上面。手袋比荷包的用处大多了,起码是可以装更多的东西,不但能放银子和吃食,也可以放书本和衣服、化妆品。
  云儿买回来的手袋样品不是很多,但是小丽给打印的手袋图片倒是很多,完全可以效仿。但是云儿想等缝纫机都安装完毕,然后找到无纺布再开始加工。
  从电视剧上看,手袋从民国就已经有了,但是只限于有钱有势的官太太、大户人家的小姐、少奶奶使用,平民百姓还是用一块包袱皮包着要用的物品。就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大学讲课也是用包袱皮包书。出远门的人都是把包袱卷成长条的圆滾斜背在肩上,女人则是挎在胳膊上。估计里面只是换洗的衣服,还有路上用的干粮,不会有太贵重的东西。云儿觉得,叫手袋太笼统,小一点的包包叫手袋,大的就应该叫拎兜。现在还只是准备阶段,每天找一些适合做拎兜的材料,设计一下适合大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女性用的手袋、拎兜的样式。其余时间还是练习绘画基本功。
  云儿在异域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写意画,兴趣一下子从工笔画转到了写意画上面。虽然都是画花鸟,但是云儿的性格还真的是很适合画写意。不是写意比工笔简单,是比较适合云儿,其实不管工笔和写意都是不容易的。
  此时的大清画坛不是那么红火,很出名的画家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位。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能和异域传统画法的画家相比的,毕竟是相差了二百多年的时空。而且异域的电脑、电视、出版行业对于各种文化的传播速度是以爆炸式的方式进行的。各种美术院校、各种绘画理论、还有传授绘画技巧的光碟、视频,把绘画技艺的传播速度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那些专业的绘画理论,包括西方的绘画理论、形式都是大清无法相比的。云儿把很多的绘画理论、技巧、作品参考方面的书都带回来了,加上她之前的基础雄厚的基本功,和对绘画的超然的领悟,以及师父给予的能力,都是云儿把画画好、画精的有利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