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未央-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姐儿尚小,比景琰也大不了几岁,依旧是一团稚气,看打扮得神仙一般的姑母夸赞哥哥,颇有些儿不服气,这时听着问她,忙放开玉娘的手,白白胖胖的小手努力地从自家袖子里抽东西。宁姐儿身上的大红真缎衫儿做的是小口,她生得白胖,袖子又窄,掏了好一会也不见掏出甚来,自觉在姑母面前失了颜面,急了起来,小脸儿涨得通红。因她活泼伶俐,平日颇得谢逢春喜欢,性子养得娇,一急之下,黑黢黢的眼里挂了泪,一副儿要哭出来的模样。
  冯氏看在眼中,哪能不急,只怕宁姐儿哭起来冲撞了玉娘,叫她不喜欢。玉娘难得见回家眷,一旦存了不喜欢的心思,自然难以扭转,日后可还怎么指着玉娘寻门好亲,正要上来拦阻,却看云娘已起了身,疾步走到宁姐儿面前,蹲下身来把宁姐儿的手握了,素白的手指在宁姐儿袖口掏得两掏,就抽了条帕子出来,往玉娘面前递过去,脸上笑道:“殿下,宁姐儿会做帕子了。”
  玉娘看着云娘这样,眉间微不可见地一皱。她身后的宫人自是时刻留意着她的神色,见她脸上略露不喜欢,忙潜出来在云娘手上接了帕子,转奉与玉娘。玉娘这才接了,抖开一看,一方白罗帕的一角上绣了朵小小的花儿,隐约可辨是朵芙蓉,因与冯氏笑道:“这年纪,也算难得了。”说着将帕子亲手递回了宁姐儿手上。
  冯氏看着玉娘这样才放了心,赔笑道:“性子太娇了些,险些儿冲撞了殿下。”玉娘微微笑道:“小呢,大些就好了。”却是对云娘看也不看一眼。
  云娘本以为自家往前哄住了宁姐儿,即奉承了皇后姐姐,又讨好了大嫂,哪里晓得皇后这边理也不理,冯氏那里也是依样画葫芦,抛得进退不得,脸上涨得通红,到底知道不能哭,素手中握了帕子,颤巍巍立在一旁。
  玉娘见过谢显荣与冯氏一双儿女,这才与冯氏道:“我在宫中时,久闻玉带河边的那片桃林有魏晋风。”冯氏忙命使女们将一双儿女带下,与玉娘笑道:“殿下来得巧,如今桃花正好,妾愿为殿下引路。”玉娘便立起身来,珊瑚与秀云两个左右将她扶了走下首座,两旁侍立的宫人内侍们待要跟上,叫玉娘止住了,指了辛夷与夜茴两个随行,又与余下的人道:“我去去即回,尔们在此等候。”宫人内侍们齐声领旨。
  冯氏在侧前方引路,玉娘叫珊瑚与秀云扶了,随在冯氏身后,马氏与云娘两个正要跟上,玉娘已道:“母亲,叫四妹妹陪着你在此稍等。”马氏倒也无可无不可,唯有云娘,一心要奉承玉娘,好讨得她喜欢,哪成想玉娘一些儿颜面也不给她,到底年少,心上多少有些委屈。好在究竟还知道些规矩进退,并不敢露出很久来,还堆了笑脸道:“是。殿下放心,妾必定伺候好母亲。”
  虽玉娘不叫马氏等随行,马氏与云娘依旧将玉娘送到门前,母女两个正要折返,一瞥间就见冯氏与玉娘在前,那位神武将军赵腾率了八位军士随扈在后,日头映在赵腾身上的红袍上,彷如烈火一般,云娘脚下仿佛叫人定住了,一时竟是挪不得半步。
  再说冯氏心知玉娘说的要看桃林,多半儿是要去见孟姨娘。好在昨儿自赵腾等撤离,她已将孟姨娘挪回了小庵堂。是以先引着玉娘往桃林去。
  阳春三月,柳色正青间隔着桃花正艳,远远看去似图似画,明艳非常。走到近前,才能看得这些柳树桃花,都有海碗粗细,树根处虬结,显见得已种了许久了,正是当年大将军府遗迹。
  阿嫮本以为见着外祖父留下的遗迹,自家总是喜欢多于伤心,哪成想见着这片桃柳林,便将外祖父严勖想起,严勖二榜进士出身,中庶吉士,入翰林,点巡抚,也是出色文臣。一旦投笔从戎,弃文转武,虽不好说是决胜千里,却也是运筹帷幄。这样一员干才能人,却因着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一杯毒酒之下,大将军府飞灰湮灭,族人死的死,散的散。当真应了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心上自是酸楚难言。又想:她从未来过这里,看着这样景色,尚且悲痛,姨母儿时生长在此,再见此景,还不知怎样难受哩。
  想在这里,阿嫮更不能忍耐,因怕人看着她脸色,瞧出端倪来,便将脸侧了侧,不想这一转侧,正与赵腾眼光对上。
  叫赵腾看得这一脸,玉娘便定了神,脸上也镇定如常,转向冯氏,道是:“我略有些倦,附近可有歇息之处?”冯氏自是知道玉娘这是要去见孟姨娘,忙笑道:“有呢,离这不足百米有一处小庵堂,原就预备着伺候殿下稍歇的,打扫得十分洁净,还请殿下移驾。”
  
  第316章 委屈
  
  孟姨娘跪坐在观音像前的蒲团上,将一百单八颗念珠紧紧攥在掌心。自延平二十七年十一月严家遭难,她就沦落到了教坊,原也是寻过死的,只是没死成,而后就叫个妇人收买了去,远远带到了东安州,从此世上再无大将军嫡次女严佩琼,只有倚红楼的粉头胭红。因老鸨姓个孟,她便随了老鸨的姓,严姓,这一世也无颜再提起。等遇着谢逢春肯替她赎身,孟姨娘便从了,连粉头都做过,外室又如何?
  再后头她与谢逢春有了玉娘,粉团一样的孩子,孟姨娘看着她才算是活了过来。可为着马氏悍妒,孟姨娘不得不将玉娘送去甘露庵寄养,一年才能见得几回,纵然孟姨娘有一片疼爱之心,可玉娘叫庵堂的姑子们拘束得怯懦寡言,便是与孟姨娘独处,也不怎么开口,竟是亲近不起来。
  饶是不能亲近,玉娘到底是孟姨娘血中的血,乍然听着玉娘落入甘露庵后的深潭中,孟姨娘也是魂飞天外,急急赶到甘露庵,却遇着了昔日大将军严勖的几位部下。孟姨娘也不知父亲那些旧麾下是如何寻着她的,寻着她时,还带了个奄奄一息的女孩子,虽在垂危,可那眉那眼,多像长姐。
  紧闭的黑漆木门“哒哒”响了两下,而后便是“吱呀”一声,孟姨娘慢慢地张开双眼。身后一条身影慢慢地走近,便是孟姨娘看不着人,只凭余光也觉着宝光照人,又有一股子冷梅香气,这是阿嫮来了吧。
  阿嫮真是个聪明孩子,不过数年就将护国公府连根拔起,又能将乾元帝哄得对她死心塌地地立她为后,膝下也有了亲子,待得乾元帝一去,这大殷的天下自然是有得集了严沈两家精血的孩子称制,哈哈,延平帝刘策!乾元帝刘熙!若你们底下有知,可恼不恼呢?!
  阿嫮独自进得庵堂,木门在她身后阖上,将诸人都隔绝在了外头,不过数丈方圆的静室里只余玉娘与孟姨娘两个。一站一坐,好一会子,阿嫮才开口道:“姨母,他们对你可还好。”
  孟姨娘慢慢地转过头,将阿嫮看了回,脸上带些笑容地探出手:“好孩子,来坐。”阿嫮应了声,缓步走过去,在孟姨娘身边盘膝坐了,对孟姨娘脸上看了会,见孟姨娘脂粉不施,铅华未御,脸儿上黄黄,可一双眼却是闪亮,口角边还带些笑容,倒象是没吃着辛苦的模样,这才道:“谢显荣还是个明白人,没叫你吃这委屈。”
  孟姨娘将阿嫮的脸摸了摸,轻声道:“好孩子,我不委屈,只是委屈你了。”阿嫮微微一笑,侧了螓首与孟姨娘道:“您胡说什么呢。当时我就说了,若是叫我成功了,沈家,严家复兴有望。若是我事败,不过一身耳。稳赚不赔的买卖,为甚不做?如今您再看看,可不是赚了。”
  阿嫮脸上虽在笑,可双眼中珠泪到底滚滚而下,一滴一滴俱都落在真红色常服上,仿佛洇开的血渍。
  孟姨娘将阿嫮的手握住了,又抬手替她抹去腮上的泪迹:“将眼哭肿了,出去可怎么说呢?”阿嫮哈哈了几声,冷笑道:“他知道呢!李源那个老匹夫参劾我即是阿嫮,他是起了疑心的,遣使将我们查了通,如今他知道我有个做过粉头的亲娘呢,马氏与我,不过是冒名罢了。今儿来见你,他虽未明旨答应,却也是首肯的,不然,冯氏等人怎么肯安排!”
  这番话听得孟姨娘刺心不已,一面是阿嫮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纵然有一日沉冤得雪,这可怜孩子又怎么快活得起来;一面是她从前不堪,便是有一日严家得以昭雪,她又有什么面目做回严佩琼呢?倒是阿姐有沈如兰护着,虽是早早身故,到底是干干净净的。
  阿嫮看孟姨娘不出声,知道她感伤身世,将孟姨娘的手握紧了道:“姨母,您等着。我能做得玉娘,您就做不得其他人么?我总能叫您做回堂堂正正的严家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