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都岁时记-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两人的母亲杨氏为了促成这桩亲事,将压箱底的私房全贴进她嫁妆里,还挪用了小女儿的嫁资——两姊妹只差了两年,曾氏那时候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因此生生拖了几年,最后只能嫁到屠户人家作填房。
  故而姊妹俩的龃龉由来已久,不过只是曾氏这么以为,她阿姊并不放在心上,占了妹妹嫁妆也不觉亏心,没事还爱往姜家串门子,对曾氏指手画脚一番。
  “呼—”方姨妈长出了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帕子在亮锃锃的宽广四方额上掖了掖,张开藕段似的五根手指,往脸上扇了扇,“多少年没坐过这么窄小的肩舆了!累得我够呛!”
  钟荟心道那两个抬舆的下人才叫累得够呛,嘴唇都发白了,正软软靠着抬杆喘粗气呢。
  曾氏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皱着眉头对几个女儿道:“你们方姨妈来了,还不快过去!”说罢自己皮笑肉不笑地迎上前去,“阿姊这一向可好?阿眉呢?”
  方姨妈浑似没听见妹妹的问话,先扶着她的胳膊探身上前打量她脸侧的胎记,旁若无人地道:“咦?似乎淡了些嘛?”
  曾氏尴尬地将头往后仰,又一次问道:“阿眉没有同你一起来么?”
  “哦,她前日染了风寒,在家里歇着呢,”方姨妈仍旧盯着她那块酱色的胎记,伸出手指蹭了蹭,恍然大悟道:“原来是粉搽得厚啊,哎,上回我替你求的方子到底用了不曾?”
  曾氏支支吾吾地应了一声,招呼几个女儿道:“这些孩子,也没个眼色,杵在这儿做什么,还不来与姨妈见礼!”虽是责怪之语,因她含着笑说出来,倒显得母女之间亲密无间。
  曾氏愿意逢场作戏,钟荟也不会在人前拆她台,若是他们之间的嫌隙闹得众人皆知,终究还是她吃的亏更大些,萧家三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谁不知道那继室苛待亲姊的一双子女,可萧九郎用了多少年才摘掉不肖不孝的帽子?而萧十娘还未入宫,据说已经很不得韦太后的心了——韦太后出身于诗书大族,最是重礼,即便是为了大娘子的名声,钟荟也得忍着腻味将这出戏演完。
  三姊妹谨遵母命,上前毕恭毕敬地向方姨妈行礼,方姨妈这才将胶在曾氏脸上的目光剥下,像是刚发现他们几人似的,先拉住姜明霜的手道:“大娘出落得越发标致了。”
  “方姨妈谬赞。”大娘子叫她抹了一手的汗,脖子不由一僵,这方姨妈原先对他们姊妹俩一向视而不见,自打她要入宫为妃的消息传开,每回来总要套套近乎,饶是大娘子为人厚道,也忍不住暗暗皱眉。
  “哎,这鼻头还是圆了一些,上回我教你这么捏,照做了么?”方姨妈一边说一边在她脸上比划,“咱们家阿眉小时候我每日替她这么捏,一日也不落,才生得如今这么秀致的。”
  接下去该轮到姜明淅了,二娘子没有远大的前程可指望,故而方姨妈一向不屑于在她身上花费什么唾沫。钟荟幸灾乐祸地冲她眨眨眼,三娘子忿忿地在姊姊胳膊上掐了一下。
  不过这回钟荟却是料错了,方姨妈居然对着她纡尊降贵地挤出个算得上亲切的笑容:“哟,二娘长这么大了,嗯,同咱们家阿眉长得倒有七八分相似,只是这嘴比她大了一圈,莫笑莫笑,一笑更显大,姨妈教你,这么着。”方姨妈说着将嘴缩起来,她的嘴本来就生得小,如此一来就像嵌在酪碗里的樱桃,钟荟眼看着就要绷不住了。
  三娘子无奈地望了望天,上前替她解围:“姨妈赶紧进屋里去歇息吧,外头太阳大。”
  方姨妈叫她这么一说突然想起自己在日头底下站了这半晌,顿时一阵头晕眼花,赶紧抓着三娘子的手往屋里去了。
  钟荟这才后知后觉地纳闷,这方姨妈平白无故地一反常态对她假以辞色,是怎么回事?猛然想起这位姨妈膝下除了眉表姊以外还有个大她三年的表兄,去年似乎在与尹家三房的五娘子议亲,难道是亲事没说成,退而求其次来打她的主意?钟荟不寒而栗,她与这位便宜表兄素未谋面——方姨妈从小时候起便防贼似地防着他们姊妹几个,可有这么个阿娘,那表兄就算是天仙她也敬谢不敏。
  钟荟却是自作多情了,方姨妈统共这么个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一样紧,打定了主意要娶个高门媳妇儿,在妯娌跟前扬眉吐气一回,如何看得上屠户姜家。
  不过也不算全不中,方姨妈确实替她寻了个门当户对的亲事,乃是方家二房妯娌的侄儿,这位妯娌范氏原本也是官宦出身,只是她父亲在杨家谋逆案中被扫了个边儿,丢了官位,这几年门户越发破落了,这范家侄儿打小长在富贵乡里,生得俊朗不凡,一身公子气派,在方家家学里附读,时不时在花园庭院里走动,一来二去不知怎的就看对了眼,东窗事发将方姨妈气得险些昏厥过去,好在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糊涂事来,可阿眉却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要死要活地闹着要嫁他,方姨妈只得将她锁在院里,命几个婢子轮流不错眼地盯着她。
  方姨妈把主意打到姜家头上,一来是绝了女儿的念头,二来也是用一桩实惠的亲事堵那竖子和妯娌的嘴,若是他们将这事说出去与外人知晓了,阿眉的闺誉就全完了。
  方姨妈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却没料到姜二娘的行市竟然出奇得好,一场宴席从头到尾,总有十来个夫人拉着她的手问东问西了,光是她认得的就有魏亭侯的夫人、金部尚书郎许季伦的夫人、黄门侍郎彭坚新过门的娘子,连城阳王的侧妃都笑着与她说了好一会儿话,姨妈立时警觉起来,打定主意要先下手为强。
  一时酒阑席散,曾氏安排婢子带几个神思倦怠的夫人去客房小憩,随后将兴味正浓的女眷们带到园子东北角的映雪阁,里头已经备下茶果点心和各种游戏之具,方姨妈寻了个机会将妹妹拉到屋外阑干旁,开门见山地道:“你们家那二娘还没许人家吧?我给她寻摸了一门好亲事。”接着挑挑拣拣地将那小郎君家里的情形说了,自然隐去与阿眉那段私情不提。
  曾氏很了解自己这位阿姊,她没事才不会有这份保媒拉纤的闲心,其中定有什么隐情,退一步来说,单从明面上看这桩婚事也不算多好,不过她并不道破,只道:“她的亲事自有她阿婆作主,我说不上什么话。”
  “你如何这么傻!”方姨妈恨铁不成钢地扯了扯她袖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干那老妪何事?你只需将妹婿说动了,何愁成不了事?”
  曾氏沉吟了半晌道:“我且试试吧,不一定说得成,你莫放准话与他们家。”
  方姨妈虽然着急上火要将事敲定,可曾氏只是一口咬准了拿不定主意,她只得讪讪地放她去陪客了。
  ***
  曾氏原本在外院设了舞乐和投壶、樗蒲、围棋、双陆等游戏之具,午后男宾若是不想去客房歇息便可聊以消遣。
  姜老太太却是有不同见解,既然是给几个孙子孙女相看,自然也要他们自个儿掌掌眼,她自己是市井出身,并不觉得小娘子在外男面前抛头露脸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曾氏拗不过婆母,只得用一人高的碧丝步障将园子分作两边,又在湖畔缓坡地势较高处设了个白纱帐,事先对亲女儿耳提面命,勒令她整个下午待在映雪阁中待客,切莫学那一双没规矩的双生姊妹丢人现眼。
  三娘子正是开始对小郎君生出好奇的年纪,不过不涉男女之思,只是一派天真地想看看那些小郎君生得什么模样,既然阿娘三令五申,也只是略感遗憾便抛诸脑后了。
  午宴席散,姜景仁引了已有家室的宾客在外院消遣,姜昙生便邀年轻小郎君们去园子里赏景。
  萧熠午间多喝了几杯,已经有几分醉意,本想去客房睡一会儿,见好友神色有些异样,心道这所谓的逛园子大约有些蹊跷,按了按眉骨,打起精神欣然前往。
  卫琇没什么赏景的兴致,他大大低估了那两杯河东颐白的威力,眼下头重脚轻,脑袋昏沉沉的,本来已经开口让姜家管事带他去客房,见萧九郎往园子里去,脚步立时拐了个弯,对那管事道了声抱歉,笑吟吟地对姜昙生道:“在这儿吹了会儿风,倒是精神了些,在下也随姜兄一块去吧。”
  他目中含水,眼神迷离,一张粉面红得像煮透的虾子,因有些醉意,笑起来便不知如何掌握嘴角上翘的幅度,姜昙生叫他这烂漫的一笑吓得险些魂飞魄散,病急乱投医地挽起萧九郎的胳膊。
  卫琇眼神黯了黯,不发一言地缀在他们身后。
  小郎君们都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