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都岁时记-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然是一重打击,可也不至于叫人变得如此喜怒无常,想来其中定有蒲桃的手笔。
  曾氏抿了抿鬓发,又垂眸看了看手指,冷冷淡淡地道:“你来有什么事?”姜昙生从学馆回来不久便被中正定为资品二品,姜明霜过了年便要入宫当娘娘,当年她因道士的一句“凤凰命”千方百计将她送到济源去,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进了宫,至于这个姜明月,生得这样妖妖调调,将来去祸害哪家却不由她做主了,她一见到这几个陈氏留下的孽种心里就烦闷难当,连面子情都懒得维系了。
  钟荟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平铺直叙地说明来意,曾氏掀起眼皮看她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你今年都十四了吧,眼看着就要及笄的小娘子,三天两头抛头露面在外头晃荡也就罢了,如今连家都不着了,叫人家怎么说我们姜家女孩儿?你不顾惜自己的名节,也要顾着姊妹,莫说你底下还有那么多妹妹,光说你阿姊吧,明年就要入宫了,你叫她怎么立足?”
  “既然母亲这么说,我便如是回禀长公主。”钟荟懒得与她理论,有一回长公主下帖子请他们姊妹,叫曾氏扣下,没几日姜太妃便将曾氏召进宫训了一顿,闹了好大一个没脸。
  曾氏一听果然软了下来,哼了一声道:“你要去便去吧,还来问我做什么!你只记着在外头别丢你父兄祖母的脸!”说着便不耐烦地将她打发走,又开始考校八郎的功课。
  八郎刚满八岁,正在学《孟子》,曾氏便抽了《梁惠王上》让他背诵,八郎资质平平,比不得三娘子幼时早慧,又叫他阿娘打怕了,一篇文章背得磕磕绊绊,解释章句更是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曾氏先时还耐心纠正,错处越来越多,便暴躁起来,抄起戒尺劈头盖脸地打下去:“像谁不好像你那没出息的阿耶!我看你不是读书的料,干脆子承父业去杀猪吧!”
  三娘子以身护着弟弟,不免也挨了几下,顾不上疼,低声劝解道:“阿弟还小,慢慢教,越打越学不进去。。。。。。再说阿耶如今在朝为官,您莫说这些话,万一叫人听见。。。。。。”
  “哈!那算个什么官呐?六品下才!为了他女儿进宫面子上好看些罢了!”


第100章 
  风入梧桐,秋露沁寒,已是月上中天的时分;洛京蕣华楼里却是春暖香融;与一墙之隔的阑珊夜色宛若两重天地。
  蕣华楼虽名为楼;其实是个三进的宅院。姜昙生一干人也曾来过几回,不过一直都在外院——他们这群小郎君中虽不乏家世显赫者,奈何自身并无一官半职;而这洛京第一销金窟最是个将人分作三六九等的势力所在,六品以上清流才可入第二进。
  前日萧九郎被定为二品,录为六品秘书郎,姜昙生和其余两人门第比萧家差些;有三品也有四品,吏部的任命还未下来;不过也算是有了眉目;几位小郎君顿觉扬眉吐气脸上有光;本来对这蕣华楼内院的风光觊觎已久,便怂恿萧九郎赶紧将他新得的权位善加利用起来。
  萧九郎也存了显摆的心,当即定下日子来次聚饮;到场的几人都是素来玩在一起的;除了姜昙生便是太常胡毋大人的庶幼子胡毋奎以及雍州刺史别驾钱大人的嫡三子钱桐。
  蕣华楼原与锦绣楼齐名,当年锦绣楼因某些不可说的因由一夕之间人去楼空,只京都便只剩下蕣华楼一枝独秀。当年锦绣楼是正儿八经的食肆酒楼,玉馔珍馐和春醴颐白名满天下;而蕣华楼的好处则在暗处——临街的楼阁是寻常食肆,不过请了些歌姬乐人奏些时调,唱几支小曲,入得二进才能有幸见识到此地的精髓。
  姜昙生久闻其名而不得一顾,又怕东张西望显得没见识,恨不能周身长出几百只眼睛来,生怕漏过什么去,胡毋奎和钱桐显然也是如此想,三人目不斜视昂首阔步,谁看了也猜不到他们这是去喝花酒。
  把守院门的阍人自然没见过萧七郎,不过很有几分本事,毫不费力地将他认了出来,活似见过他百八十回,上前恭敬地行了礼,又向随行的客人一一问安,这做派很有世家大族的几分讲究,与外间那些满脸堆着假笑的奴仆不可同日而语,却又比眼高于顶的世族仆役多了几分和善亲切,只叫你觉得自己就是今夜最尊贵最紧要的客人。
  姜昙生一行人感受了一把宾至如归,都有些飘飘然,不由对那门里的天地越发向往起来。
  可门一打开,里头却并没有料想中的阆苑瑶台,几间不起眼的屋子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中庭孤零零地栽着株桂树,廊庑上风灯摇曳,连那光都是幽冷疏淡的,与这院子里的寒酸气一脉相承,若不是屋内隐隐有管弦丝竹之声逸入夜色,姜昙生简直要怀疑他是误入了哪户人家的内宅。
  若是换作从前,他必定要忍不住发问了,不过他这几年城府见长,此时还算沉得住气,心道说不定屋子里面另有乾坤,只是与身旁的胡毋奎交换了个眼色。
  正纳闷着,西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着红衣的婢子笑吟吟地打起帘子迎他们入内,萧九郎很是熟惯地在那婢子手腕上轻轻一捏,嘴角含笑,桃花眼往她脸上悠悠一瞟,老神在在地举步走了进去,其余小郎君赶紧跟上。
  一进门姜昙生更懵了,这哪是酒楼歌肆,分明与他家中姊妹的闺房没什么两样,窗前立着花鸟画屏,案上搁着张素琴,红纱帐里沉香袅袅,隐隐约约能看见枕边摊着卷书册,没有半分香艳旖旎可言——这也着实怪不得姜昙生,他进山前年纪小,姜老太太对僮仆下了死令,没人敢招他往烟花之地去,斗个鸡飞个鹰也就顶了天了,后来在山中耽搁了几年大好光阴,见识实在算不得广博,哪里懂得这窃玉偷香的趣味?
  萧九郎见他一脸困惑,不由叫他的不解风情逗乐了:“呆子,这就看不懂了?一会儿就知道这里的好处了。”他说得笃定,其实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萧家儿郎的风流薄幸就是在洛京的纨绔中也是出了名的,萧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家中子弟到了十三四岁上开始知人事了,便有兄长领着去“长见识”,萧九郎十三岁时跟着三房的七兄来过蕣华楼,只可惜当时年纪小,心绪过于澎湃,蕣华楼的绿酒劲头又太足,还未切入正题便趴在案上醉过去了,故而对里头的门道其实一窍不通。
  不过这些不必让其他人知道,萧九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这些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衬托,心下不免有些得意,胸有成竹地招呼他们落座,对那侍女吩咐了几句,不一时便有几个侍女捧了食案入内,又有几名容色寻常的乐姬奏些时调。
  每上一道菜,萧九郎便拈着牙箸一边指点一边道:“据传蕣华楼的厨子是当年锦绣楼出来的,这道白梅鲈鱼羹是锦绣楼的名馔,鹅炙也做得极好,你们尝尝。”
  胡毋奎先时已叫他捏手腕子那一手震住,已然将他当作风月老手,此时见他如数家珍,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激动不已地端起金卮,手一抖差点将酒洒了一地:“能结识萧兄实是小弟三生有幸,先干为敬!”
  姜昙生和钱桐也都叫侍女斟满酒去敬萧九郎,酒过三巡,萧九郎还在喋喋不休地数菜名,他们就有些不耐烦了。
  肴馔自然是甘美非常,丝竹也颇有动人处,只是他们几个心猿意马,心思都不在吃喝上,偶尔风吹帘动,几双眼睛便齐刷刷地门口瞟。
  萧九郎其实也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好在那红衣侍女有眼色,见几位小郎君俱是面酣耳热,频频往外张望,便善解人意地对萧九郎道:“小郎君们对酒食还满意么?要不要叫几个姊妹来作陪?”
  几名乐姬闻言轻轻起身离席,不一会儿便有十来个绿鬓朱颜的美貌少女鱼贯而入,如一股暖风带起一室春意,娉娉婷婷地站成一溜,丰腴的有之,袅娜的有之,妖冶的有之,秀丽的有之,明媚的有之,娇怯的亦有之,只听“啪嗒”一声脆响,胡毋奎看得太出神,将牙箸掉在了金砖地上。
  一个娇小的红衣少女掩着袖子笑出声来,那声音婉转如雏莺,萧九郎不由抬眼看了看她,那少女毫不惧人,也拿一对明亮的杏眸望他,萧熠心中不免一动,桃花眼中不知不觉就波光流转起来。
  萧熠正醺醺然,冷不防眼角余光瞥到姜昙生似乎正用冷眼瞅着他,酒意顿时叫他吓退了三分,这才想起自己在蕣华楼设宴的本意——一来是得了前程,酬答朋友之谊,二来也是借机向未来的大舅子表示自己守身如玉的决心。
  他心道好险,赶紧将目光收了回来,不苟言笑地坐正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