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就是旧港宣慰司,施进卿上岸后,回身看着自己的女儿笑道:“二姐快上来。”
“来了爹!”
施二姐穿着一身短衣,就像是个小子般的跳上岸来。
“爹,昨天爪哇人又在挑衅了呢!”
施进卿看了看远方,坚定的道:“他们的使者应该要到了,你大哥在码头等着。不过别怕,等大明的船队来了,他们就会害怕,到时候为父去求求郑大人,看看能不能在旧港驻军。”
施二姐眼睛一亮,说道:“爹,若是能驻军,以后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呢!”
“嗯!”施进卿想起在金陵时请求驻军被婉拒的事,就叹道:“不过旧港远离大明,驻军的耗费大,咱们又穷,哎!”
施二姐劝道:“爹,只是土人懒了些,若是汉人多,这里不穷呢!”
“嗯,随便烧一块地方就是良田,种些大米,能养活不少人。”
这边全是森林,那些土人懒得很,随手放把火,等火灭了就随意的种些东西。
更多的时候他们连地都懒的种,大自然丰厚的出产也能养活人。
施进卿想起旧港目前的局势,眉间全是阴霾。
“等大明的船队来了再说。”
这是一片平地,一眼就能看到外海……
“那是什么?”
施进卿的眼睛不大好了,眯着眼看也是模模糊糊的。
施二姐以手遮眉看去,浑身开始抖动起来。
而在稍远的码头上,十多个正在修船的汉人都发出一声惊呼,然后起身,呆呆的看着远方的海面。
码头边上靠着一艘船,施济孙正笑容满面的冲着刚上岸的黑瘦男子拱手。
“大人远来辛苦,家父马上就到。”
这人倨傲的道:“我们殿下说了,旧港必须要让出一半,以供我国使用,施进卿是在躲吧?告诉他,躲没用,你们也别以为有了大明就有底气,须知大明……你在藐视我吗?”
这位爪哇使者看到施济孙的目光越过自己的头顶,呆呆的看着远方,不禁勃然大怒。
身材矮小的人本就有些自卑,再被人忽视,这就是奇耻大辱啊!
“大明……大明……”
使者缓缓转身,然后整个人就呆滞了。
“大明!大明!大明!”
原先空荡荡的海面上,此刻布满了大小船只,当先的那两艘大宝船仿佛是小山般的,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遮天蔽日啊!”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的船队,可施济孙依然情不自禁的跪在地上,迎接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舰队!
施进卿和施二姐已经跑过来了,跟着跪在边上,那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施二姐说道:“爹,正好让郑大人看看爪哇使者的嚣张。”
施进卿摇摇头,泪水滴落,哽咽道:“来了就行了,来了就行了……”
第1240章 王师来了
感谢书友:“lin江仙”的万赏,成为本书的第三十位盟主!
……
“轰轰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声中,方醒回身看着后面一眼看不到头的船队,只觉得胸中都被填满了,那种感觉却说不出来。
自豪?还是振奋……
“伯爷,换船了。”
“好!”
“上船!”
而聚宝山卫更快一步,他们将率先登岸,搜索港口附近,并警戒。
炮声让码头的人慌作一团,旋即被令跪下。
施进卿带着子女跪在港口,当看到兵船缓缓驶来时,他的心中一个激灵,喊道:“都老实点。”
以往郑和来的时候,登岸很随意,并没有那么大的阵势。
等兵船靠岸,第一个明军出现时,施进卿不禁欢喜的浑身发抖,说道:“要动手了!要动手了!”
施二姐不解的说道:“爹,他们没多少人呢!”
施进卿看着那些火枪兵,笑道:“这是大明的精锐,明白吗?为父都没想过他们能出现在这里,那位伯爷若是跟着来,二姐,爪哇人要倒霉了!”
一排排的军士上岸列阵,林群安一声令下,斥候马上向四方奔去。
“确实是聚宝山卫!”
施进卿认得林群安,顿时脸上都笑出了褶子,喊道:“林大人。”
林群安过来道:“施大人,先起来吧。”
施进卿起身,热络的问道:“林大人,郑大人呢?”
“郑大人没来。”
呃……
施进卿在旧港这个夹缝地带能生存下去,智慧是不缺的。
“林大人,难道是伯爷来了?”
“对!不过不止!”
林群安看到那个穿着紫色衣服的黑瘦男子,皱眉问道:“那是何人?”
施进卿低声道:“那是爪哇的使者,说是要旧港的一半地盘。”
“很理智的要求。”
林群安说完,不顾施进卿的失望,回身喝道:“列阵!”
瞬间,码头上就出现了两个长排阵列,就像是要恭迎一位尊贵的客人。
海面上已经出现了三艘小船,中间一艘看来是有重要人物,两艘小船在左右保护着,施进卿的心中一个咯噔。
这是谁?架子那么大!
当小船靠近时,施进卿看到了那人身穿衮冕九章,就赶紧又跪了。
“恭迎殿下……”
“放!”
“嘭嘭嘭嘭!”
排枪冲天齐射,硝烟弥漫中,那些铅弹再次落回到码头上,林群安大怒,骂道:“谁让装弹的?”
吴跃低声道:“大人,是下官忘记交代了。”
“晚些再收拾你!”
这时小船靠岸,一身亲王服饰的朱瞻基在方醒和洪保的左右陪同下上岸。
“见过殿下!”
施进卿大声喊道。
“见过殿下!”
什么是殿下,在场的汉人都知道,所以他们都欢喜无限的大喊着。
而那个爪哇使者却是面如死灰。
大明来了一位亲王,难道是要把旧港作为他的封地吗?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踏上旧港的土地,他环视一周,沉声道:“都起来吧。”
声音洪亮而不失威严,这人是谁?
施进卿起身迎上去,拱手道:“殿下居然亲临,臣……臣就算是此刻死了……也甘愿。”
朱瞻基看到施进卿都哽咽了,就说道:“大明不会抛弃海外的游子,你们好好的,无需惧怕。”
这话很含蓄,却很振奋人心。
施进卿擦擦眼泪,介绍了自己的儿女。
施二姐大胆的看着朱瞻基,问道:“殿下,您以后还来吗?”
朱瞻基微笑道:“只要需要,大明的无敌水师随时都能把本宫送到任何地方。”
出海后,作为大明的代表,朱瞻基就不能降了规格,必须要自称本宫。
而后的施济孙就显得有些近乎于谄媚,让朱瞻基有些不渝。
施进卿看到后心中一叹,再看看自己的女儿和方醒大大方方的说话,不由的面露慈爱之色。
“伯爷,您在外征伐立了多少京观?那京观是怎么立的?那些异族会害怕吗?”
这女人太大方了,一串问题问的方醒满头黑线,可却只能微笑着回答。
“伯爷,那您能在这边铸一个京观吗?”
看着这个女人期盼的眼神,方醒的心中一颤,终于知道后世那些华侨在看到祖国强大后的欢欣鼓舞。
“此处是大明之疆土……”
那些汉人和土人们都出来迎接大明皇太孙殿下,朱瞻基见状也发表了一番讲话。
“你等孤悬海外,却不忘大明,不忘祖宗,那就是一家人。”
有通译在同步把朱瞻基的话翻译给那些土人听。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不说两家话,本宫此次前来,是受了陛下所托,来看望大家。”
“陛下万岁!”
那些汉人们热泪盈眶的高喊着,让那些土人们不知所措。
再多的思念,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一次成功的安抚,却能保持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
这也是朱棣派郑和隔几年就出海一次的原因所在。
大明要想保持着对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就必须要那么做!
在那些朦胧泪眼的关注下,朱瞻基从容不迫的道:“陛下在牵挂着你们,担心你们在外是不是受了欺凌,是不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本宫来了,还带来了聚宝山卫。”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朱瞻基的讲话完毕,几声欢呼后,方醒面无表情走过去,想起这些人的子孙们在几百年后,依然不忘故国,义无反顾的投身到那枪林弹雨中去,心中感慨万千。
“中原地区历经治乱,百姓向外迁徙的历史已不可考,也无需考。”
“你们带着微薄的财物来到了这里,有的甚至是两手空空,可你们没有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