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牛马商人们就直接和大客户联系,订好数量和品种之后,直接送货上门,这里就荒芜了。
原先的地方被围墙给圈了起来,这就是武学!大明武人的最高学府!
进了大门,孟瑛和柳升进了山长的房间。
“都叫起来,准备检校。”
孟瑛随口吩咐道,等人出去后,他对柳升苦笑道:“也不知道那兴和伯是否预见了些什么,咱们一挤兑就自己走了,本以为这是武学的好开端,可谁知人心不足,现在咱们坐蜡了呀!”
柳升在武学中并未涉足太深,他问道:“可有交代下面的卫所尽心挑选?”
孟瑛微微摇头,无奈的道:“交代了,还说了在北平还要进行一次检校,可……走,咱们去看看吧,看看这些所谓的种子是怎么回事。”
……
“检校完了。”
朱瞻基回来后没有休息,整日在陪着朱棣养病,顺便接受帝王之术的教导。
“啊?”
方醒打完盹就在做手工活,地上摆满了零件,半个婴儿车已经有了雏形。
“有几成合格的?”
“五成不到。”
朱瞻基蹲下来,帮他递零件。
没几下,婴儿车组装完毕。看着油漆都没上的木车,方醒满意的道:“看看,以后你也亲手做一架,一个个孩子传下去。”
朱瞻基来回推动着婴儿车,漫不经心的道:“皇爷爷没管,在冷眼看着五军都督府怎么弄,听说金忠也去了,这次算是主动了些,只是孟瑛难免要被责骂了。”
方醒把婴儿车反过来,然后滑动轮子,单眼吊线在查看轮子是否跑边。
“金忠肯定会把孟瑛整疯,还有,这事陛下可准备追责?”
朱瞻基学着方醒单眼看着旋转的车轮,闻言说道:“很难,此时才是真正的法不责众。所以皇爷爷当时同意重开武学,就是着眼于以后的更替。”
“陛下现在更能忍得住了,若是以前,多半会马上发作。”
“皇爷爷生了病,那看人的眼神都不对了,冷飕飕的,好像能看穿了你。”
“那是正常,那些狗皮倒灶的事,陛下估摸着都知道,只是时机不对,不好下手。”
老朱的疑心病肯定犯了,不然也不会把聚宝山卫调进来看守皇城,这是明晃晃的在告诉军方。
朕不相信你们!
果然,下午孟瑛就进宫请罪,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案。
凡是不合格的生员全部退回去,而且都去了军籍。
大明的军籍现在慢慢在松动,原先嚷着要回家的那些将士们反而变得沉默了。
回家去做什么?现在粮食不缺,卫所已经渐渐退出了农垦,成为专职军队。
而且据说提高军饷的动议已经被朱棣压下了,按道理这是个坏消息,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个信号。
朱棣若是不允,那就会直接打回去。
眼瞅着以后从军就要成为一门好职业,愿意退的人不多啊!
“那些人不是将官子弟,就是他们的亲戚,还有些是花钱买来的名额,有人要倒霉了。”
老朱卧床已久,胸中估计正憋闷的慌,贪腐者这就是主动把刀子递给了他,不动手?呵呵!
而且方醒对武学的检校标准也有些怀疑,所以他说道:“武学的山长可定下来了?”
朱瞻基点点头道:“孟瑛以为会是自己,可我估计多半不是。”
“那就好玩了!新任山长肯定要检校一次,到时候发现还有遗漏,孟瑛大抵要哭了。”
孟瑛自己大概也觉得气氛不对,所以马上下文斥责犯事的卫所,然后又按照朱棣的吩咐,派人去贪腐的卫所清查。
一时间,整个军方乱哄哄的。
朱瞻基在东华门外晃荡了半天,然后去太子那边请安问好。
朱棣一醒来,朱高炽的权利就大幅缩水,那些重要的事情都要汇报上去,由朱棣处置。
“武学之事你别插手。”
朱高炽一见面就告诫了他,朱瞻基应了:“父亲,武学现在是个漩涡,皇爷爷大概看人。”
“不是看人,而是防人。”
朱高炽的心思比朱瞻基高出不止一筹,他难得找到教训朱瞻基的机会,就指点道:“你皇爷爷卧床期间,外面多有骚动,可最大的问题还是军队,所以你皇爷爷就任由他们去折腾,越热闹越好。”
“若是能有几处造反,于我家是好事,明不明白?”
朱瞻基点头道:“孩儿明白了,皇爷爷摆出虚弱的架势,就是想看看军队的动向。”
朱高炽觉得自己这个老爹看似粗暴,可内里的心思却没人能看透。
“婉婉呢?”
“婉婉在睡觉。”
“那就让她多歇息吧,这段时日苦了她了。”
朱高炽的慈祥只维持了片刻,然后面无表情的道:“书院要开学了,瞻墉马上就去,你母亲说要断了他的车马,你以为如何?”
朱瞻基谨慎的道:“孩儿以为不可,若是被外人看到,多半会以为我家出了什么事。沸沸扬扬的到处传,这不好。”
第1270章 愣头青,朱棣的战略
“见过伯爷。”
方醒大清早赶回家中,正好遇到于谦来访。
于谦穿着一身青衫,并未着官服,神色看着很轻松。
_
“家人接来了?”
方醒带着他往书房去,边走边问道。
“接来了,一家子团聚,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于谦很轻松,等进了书房,方醒就毫不客气的道:“你会试和殿试时的试卷内容我看了,愣头青!”
“会试惊语,殿试你还惊语,没惊到考官和陛下,倒是把自己从乡试的第六名给惊到了殿试三甲,差点回家再读,说说,你觉得自己可是做对了?”
解缙没了重归宦途的希望,所以把一腔热情都寄托在于谦的身上,多有教导。按道理于谦应该知道那些忌讳的内容。
可在这个问题上,于谦却坚持不肯认错。
“在下以为既然是殿试,陛下御览,那便要把自己的心思写出来,如此方能无愧。”
这个家伙还是懵懂啊!
老朱哪有心思去一一看试卷?最多是抽出十多份来看看,而且大体上不会驳回考官们定下的名次。
“你的文章想要陛下御览,那得等到你入了陛下的眼,然后陛下才会令人把你会试和殿试的试卷拿来细看。”
于谦的嘴唇颤动着,一时之间脑海中关于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有些崩塌了。
“陛下每日国事操劳,若是什么都管,那便是本末倒置,你以为如何?”
方醒觉得于谦还是有些理想主义了,把这个世界想象的太美好。
“幸好没有给你授官,否则就你这个懵懵懂懂的性子,出去不是祸害百姓就是祸害上官,且好好的学吧。”
于谦呆坐着想了许久,最后起身,躬身道:“多谢伯爷,谨受教!”
方醒知道这位原先就是个倔的,改肯定是改不了。
“你还得去学学人情世故,多去下面和百姓打混,才知道大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于谦看了方醒的那本‘吾国’,对他的‘大材斑斑’崇拜的五体投地,所以对方醒的呵斥没有反感,决定回去要经常出门去走走。
等他到了前院时,解祯亮正好急匆匆的出来。
“廷益等等。”
解祯亮从胸中胡乱抓了一把,抓出几张宝钞,数数不对,又摸索了一阵,最后全给了于谦。
“京城居,大不易,你家人也接来了,自己还租了小院子,周转肯定不方便,这钱你拿着,不是给你的,是借给你,等你以后为官做宰了再还吧。”
解祯亮不容他拒绝,把钱一塞就跑了,身后还跟着只半大撵山犬,一人一狗跑的飞快。
于谦拿着钱,突然笑了。
如果真是解祯亮想资助他,那么肯定不会胡乱放钱。
想想从书房到这里的距离,自己走的慢,足够小刀抄近路把钱送到解祯亮的手中。然后解祯亮怕晚了,就把钱钞往怀里胡乱的一塞……
连送钱都讲究方式,担心自己不接受……
“多谢祯亮兄!”
于谦拱拱手,然后大步离去。
……
朱棣的身体渐渐的好转了些,已经能下床了,只是御医还不让他出寝宫,说是秋季北平干燥,会导致病情加重。
而方醒也每日都在东华门附近巡视,心中牵挂着家中的张淑慧。
“还有多久?”
朱瞻基经常溜过来和他聊天,两人找个没人的地方,然后各自拿出美食聚餐。
方醒最喜欢宫中的羊肉,而朱瞻基却偏爱方醒的辣条,两人各自找准食物开动。
吃了一阵后,朱瞻基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