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术可得到命令后刚准备向宋朝提交抗议书,没想到宋朝的却先到了,言辞比之他们还要严厉,不仅要求他们即可交出挑起边衅,杀伤边军的金军将领,还要赔偿因此造成的一切损失。而且此为最后通牒,自即rì起终止和谈,若不答应后果自负。

这封通牒将银术可给气的差点背过气去,这么多年了只有他们大金国给别人发最后通牒的事情,还从未有哪个国家给他们送过,当然是言辞拒绝。可他很快发现大宋这次不是说着玩儿的,宋军迅速在界河南岸调集了数万大军,连营数十里,而且侦骑活动频繁,不断有人在界河中勘察水文,并多次进行多兵种渡河演习,甚至侵入界河另一侧。

当燕京方面宋军备战的不幸消息传到兀术的耳朵中,这让他不禁有些心慌了,近半的兵都放假回家了,而燕京府的军队已经让他调去支援居庸关了,自己手头缺兵少将的如何能应对宋军的两面进攻?他命令赶紧点集军兵备战,可短时间内哪里召集的起来,只能命南京平州的驻军悉数开往燕京府…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现在用在赵柽身上正好,眼看九月将尽,十月即将到来,也就预定的战斗全面展开的rì子越来越近。他之所以将起始rì定在十月也是经过审慎考虑的,一个是秋收已经完成,税赋已经入库,不仅可以为战争提供充足的资金,还因为是农闲季节,有利于提供人力,再一个就是进入冬季后气温下降,江河封冻,便于骑兵机动,减少疫病的发生。

但是同样有一个矛盾产生,那就是信风季。中国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两支主要的季风环流,即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亚洲东南方的海上,冬chūn季刮东北向的信风,而到了夏秋,则会刮西南向信风。

当夏季五月至十月间,亚洲东部地区气候暖和,风从赤道向东部吹来,称西南季候风。西亚、东非的商船可趁着风势向中国航行。冬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亚洲东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风从中国沿海向赤道吹去,称东北季候风。商船又可趁着风势,从各港口启程,穿过马六甲海峡,向印度洋沿岸航行。

一般来说,这种季候风对古代帆船的航行影响很大,往来必须受到风向的制约。四、五月和十月为夏、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但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有所不同,因而季风的划分也不完全一致,并且它们的转换具有暴发xìng的突变过程,中间的过渡期很短。

这就要求赵柽抓住其中短暂的时机,也许只是几天的功夫,却要完成整个登陆部队和物资的输送任务,而一旦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水面结冰,可木船是没有破冰能力的,所以时间是极其紧迫的。随着佯攻的两路部队按计划展开,赵柽更加心焦,杭州他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他将仪仗全部留在了杭州,对外声称皇帝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宜见客。而人却已经悄悄的前往明州水军基地。

赵柽火急火燎的来到明州,此时的程僖绶已经依照命令做好了战斗准备,两个陆战旅集结在此,物资已经全部上船,就等合适的信风到来便可扬帆北上。可他的到来并没有感动老天爷,风斗依然半死不活的在杆头晃动着。

赵柽急的冒火,脸上和言语间却不能表现一丝的焦急,反而要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像自己只要轻轻挥下手便会东北风大起一般,因为他知道古代战争的强弱胜负,与技术条件相比,往往更有赖于将士的勇气和谋略以及士气的高低,如果他这个尽人皆知的神仙皇dìdū束手无措,岂不先灭了自己士气…

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海

中国海上贸易贸易兴起于盛唐,在东南地区出现大型的海港,政府并设置了专门管理航海贸易的市舶司和市舶使;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继续发展。这都为宋元时期航海的全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宋朝建国后,先是与契丹,后与党项之间的冲突导致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阻碍和断绝。但是天无绝人之路,陆路走不通了,却促进宋朝开辟了海上的商路,到了宋朝中期,“海上丝绸之路”全面繁荣,中国能够直航直航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并首次到达红海与东非水域。

宋朝时期,航海技术已经有很大的提高;最突出的是‘司南’的广泛应用。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有了重大的突破,船队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

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船队能够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他们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而且已经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的作业工作以防止船舶渗漏致沉。

而赵柽的商队则提早使用上了他带来的盘形指南针,精确度大幅提高,应用也更为简便和广泛,海上航行已普遍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加上前人积累的牵星术、地文、潮流、季风等航海知识,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密隔舱技术,使他们的海舶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行。

经过十数年的努力开拓。在前人的基础和赵柽的全力支持下,盛中堂不仅开通了传统的东南亚、扶桑、高丽航线。还与西亚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甚至曾经远航至印度洋。经过不断的积累,现在转职后的大宋水军已经掌握了周边地区比较精确的海道图,这为大宋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同时也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在开埠后能迅速形成规模远航欧亚大陆,为国家赚回大量的真金白银。

赵柽登基后,需要大量的资金重建军队。整顿吏治,安置流民、剩员,但是他不愿采用增加税赋的办法来筹措资金,那只有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来增加收入,于是政府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健全了市舶司机构。在航海技术进步和对外贸易兴盛的推动下,造船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少地方设有造船务、造船场和造船坊,特别是广州、泉州及杭州、明州等地,是建造海船的主要基地。

明州以其优异的海上、内地交通条件。在太宗时期便得到长足的发展,它与广州、泉州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古代三大贸易港之一。赵柽不仅将这里设置为两浙市舶司,还把水军司令部安排于此,同时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把明州打造成了军舰生产基地…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呈现在赵柽眼前的是上百艘战船,其中仅载重万斛的‘神州级’战船就有二十艘。每艘船配备火炮二十门,可以搭载一个奇装满员的步兵营;中等的‘客舟级’也装上了十门火炮。能搭载两个都的士兵。因为金军水军和大宋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而且主要任务是输送登陆部队和作战物资。所以还有部分运输船随行。

留给赵柽的座驾则是一个超级巨舰,比神舟级的还大倍余,当然是指这个年代而言,比之现代的钢铁怪兽们它也只是个小弟弟,但在载重千吨的海船这个年代已经是了不起的杰作了。全船分四层,长四十丈,高二十九丈,阔七丈五尺,共有六桅,需要一百五十多名水手操作。船的下层装土石压舱和淡水及物资,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和炮位,上层是指挥作战场所和居所,设施完善,而且相当的舒适。

老天爷终于开了眼,在赵柽登上旗舰,赐名‘神武’后,风突然加大转向东南,信风终于到了,全军上下齐声欢呼,无不称奇,皆言皇帝通灵,招来信风,此战必胜。而赵柽在一片万岁声中也默认了,这事儿虽然诡异,但是他认为也只是巧合,可是绝不能说破,常在海上走的人多信神灵,现在正好借此鼓舞士气。

机不可失,赵柽立刻安排下去,昭告天下言金兵寇边,杀我边民,犯我边境,袭击军队,大宋将出兵北伐,绝不容金贼猖狂。这诏书中所言四分真,六分假,总不能说大宋这个礼仪之邦挑起战端的吧!寇边的‘真相’虽有欺瞒民众之嫌,可历史的真相又有几个人知道?

诏书一出,果然是群情激愤,支持朝廷用兵,可也有聪明人从中品出点滋味,为什么金军刚一动,己方大军便已经做好准备,并给予了坚决的反击呢?不过他们的质疑声太弱小了,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杀声中了,现在都想着雪耻报仇呢,还有谁在乎是谁打响了第一枪啊!

五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