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剑翁)-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也是抢掠汉人的异族。

董平道:“那些俘虏怎么办?”

晁勇想了想,道:“看看各部要不要换他们回去,不换的话就全部烙上奴印,送到朝廷矿井里吧。”

大梁先后从越李朝获得了三十多万壮年奴隶,全部分散到了各地的矿井中,石炭、金、银、铜、铁等等不同的矿井,每个矿井的越李朝奴隶不会超过一千人,大梁有足够的矿井安置他们。如果不是防范他们暴动的话,几个大型矿井就能安置这些奴隶了。

以前朝廷的矿井都是雇佣百姓,而奴隶只要让他们有力气干活就行。自从有了那些越李朝奴隶后,朝廷的专卖收入净利润便更高了,因此户部对兵部发动小规模的战争也是支持的。

而且民间也出现了奴隶,大户人家以前也有奴仆,但是宋朝时候奴仆的地位便得到很大提高,主人也不能随意伤害奴仆,可以说奴仆更像雇工一样,起码的人身权利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但是在大梁朝廷出现异族奴隶后,大户也纷纷购买异族奴隶,唐朝时盛行的昆仑奴时隔多年再次泛滥起来,还有很多奴隶则是东南亚一些小国的。这些大户倒不是用这些异族奴隶伺候生活起居,异族奴隶笨手笨脚,生活上还是使唤惯了的奴仆们顺手。他们买异族奴隶基本都是用于种田。

由于朝廷大量拍卖土地,因此出现了很多大地主,这些地主不愿雇佣大梁百姓,因为朝廷制定了佃户的最低收成,保证佃户的利益,所以他们宁愿花钱买异族奴隶去耕种。

大量异族奴隶出现,还引起了朝廷很大争论,就该不该让那些商船在外国劫掠奴隶争论了良久。最后晁勇也支持奴隶的出现,因为地主使用农奴,让很多百姓无地可种,迫于生计,他们只能配合朝廷迁移,有利汉人的扩张,而且朝廷也可以从奴隶船收的大量税收。

可以说现在大梁对奴隶的需求很大。

第五百一十一章草原路

草原的早晨清冷,可惜城中总有一些狂风都带不走的恶臭。

晁勇出了院子,感觉到空气中的臭味,忍不住对旁边守夜的石勇道:“今天把城中所有的克烈人都赶到河里去,让他们洗澡,不入水的全部打上奴印,送到矿井去。”

城中除了战俘,还有附近一些部落的妇孺,晁勇说的显然是妇孺。

石勇虽然有些不解太子因何生气,但还是拱手领命。

晁勇正吃早饭间,便听得一串马蹄声飞快的由远及近。

马蹄声在府外结束,然后一个都头便跑进来,报道:“有近万蛮人从北方而来,说是捉了耶律延禧的嫔妃和皇子,要换回他们部落的战俘和女人。”

晁勇还准备今天带兵北上镇州捉拿辽国余孽,没想到蛮人这么孝顺,点头道:“好啊,一个契丹皇室可以换十个蛮人,归顺我们的,妇孺可以还给他们;不归顺的,可以拿牛羊来换,不然妇孺和战俘全部贬为奴隶。”

“是。”

晁勇不紧不慢的吃完早饭,这才带着帐前五将和亲兵往北门而来。

昨夜负责守城的韩世忠已经在北门和蛮人交涉,不过看样子还有些分歧。

韩世忠看到太子到来,忙下城来迎:“参见太子。”

晁勇点头道:“恩,蛮人还在纠缠吗?”

韩世忠道:“那些蛮人觉得一个契丹皇室至少应该换一百个蛮人,开始他们还想用一个契丹皇室换一个部落的人呢。”

晁勇摇头道:“这些蛮人也太不把自己当人了,契丹人也是一个脑袋,凭什么用一个就想换一个部落。好了,打开城门吧,我去和他们谈,谈不妥了,就杀散他们,敢来堵我们城门。”

“是”

韩世忠闻言,慌忙让部下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便看到几个蛮人骑马堵在十余丈外,后面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乱糟糟蛮兵。

前面的蛮人看到大梁太子领兵出城,纷纷拨马往后退去。

克烈翻译看到对面大纛,突然道:“来的是马尔忽思汗,他是带我们反辽的磨古斯汗的儿子。”

晁勇听得是反辽的磨古斯之子,奇道:“磨古斯反辽被杀,他的儿子怎么还能成为汗?”

“磨古斯只是一次出兵时不幸被辽人抓住,部落并没有被辽人打散,磨古斯被抓后,马尔忽思汗就成了部落首领,向辽国称臣。辽国抓不住马尔忽思汗,只好承认了他的汗位。不过磨古斯是所有克烈部落的汗,马尔忽思汗只是几个部落的汗。”

晁勇点头道:“你去请他出来答话。”

“是”

马尔忽思汗麾下有五千善战的部落勇士,因此才能让辽国接受他的称臣。但是耶律延禧带着两万兵马逃到雄州后,他也是压力大增,不得不和其他小部落一起向耶律延禧供奉牛羊马匹。

昨曰的大战,他也带了三千人参战,战败后就纠合了招州附近几个部落的人,马不停蹄赶到镇州,把耶律延禧的老窝给抄了。

只要用那些没用的契丹人换回南边克烈各部的妇孺和被大梁抓去的战俘,得到南边克烈各部的支持,他很快就能统一克烈各部,成为克烈部大汗,重现父亲的荣光。

马尔忽思汗的主意很不错,只是他没想到大梁居然只愿意拿十个克烈人换一个辽国皇室。即使算上耶律延禧的嫔妃,他总共抓到的辽国皇室也不过几十人。如果那样换的话,他只能换回几百人。这一点恩惠是无法让南边各部投靠他的,所以他让部落会说党项话的人讨价还价。

马尔忽思汗帐下几个部落连上妇孺总有上万人,但是他们和中原隔着辽国和西夏,没有一个会说汉话的,只有几个会说党项话和契丹话的。

没有了妇孺,草原部落并不会灭亡,他们可以去抢其他部落的女人繁衍生子,延续部落。

因此大梁虽然得了防州,抓获了好几个部落的妇孺,但是并没有蛮人来投降。

马尔忽思汗听到大梁太子请他答话,便也打马出来,在马上向晁勇躬身行礼。

两人的对话便通过投靠大梁的克烈人展开。

晁勇看着马尔忽思道:“我的龙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梁的土地。从今曰起,这一片草原就是我大梁的土地了,如果你们归顺我大梁,我可以让你们继续生活在这片草原上。如果你们不愿归顺,你们可以带人离开这片土地,否则大梁铁骑将剿杀所有觊觎大梁国土的人。”

马尔忽思听到晁勇这么霸道的宣言,也是一愣,后面的蛮人已经有人忍耐不住舞起弯刀来,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他们才是这片草原的主人。

马尔忽思也闪过一丝愤怒之色,不过看到左边大梁军营的骑兵已经集结起来,也只能忍着怒火,道:“如果我们归顺大梁,我们每年需要向大梁进贡多少牛羊?”

晁勇摇头道:“你们归顺了我大梁,就是我大梁的百姓,不需要进贡任何东西。大梁的商人将没有限制的来到这里,你们的牛羊可以换更多的东西。”

听到晁勇的话,各部蛮人纷纷难以置信的交头接耳起来。

即使都是克烈人,小部落要让大部落庇护,都少不得进贡牛羊,他们反抗辽国,也不过是因为辽国索要的贡品超过他们的承受力了。

马尔忽思却怀疑道:“我们是不是要向党项人一样为你们征战?”

晁勇听了马尔忽思的问题,对身边的翻译道:“你在宁夏路几个月,想必也知道我大梁的兵制,你和他说说吧。”

晁勇一直想实施全民义务兵制,但是大梁初定,不能强制推广。因此大梁现在的兵制还是自愿参军,丰厚的军饷、封侯拜将都很吸引人,因此大梁也不愁兵源。

党项附庸军也是党项各部自愿靠刀枪过活的勇士,他们不同大梁正军,只是因为他们不是从东京艹练出来的,饷银和大梁正军却是一样的。

定居下来的党项部已经和汉人一样报名,然后去东京艹练。附庸军则是仍然在放牧的部落出来的,不过大梁也已经给他们划定了草场,他们已经无法游牧,等待时机成熟,大梁将会取消附庸军,所有兵马都由东京艹练,加快同化各族。

马尔忽思也听过宁夏路的一些事情,只是他不相信会有那么好的事情,加上不少党项人从军,因此他一直都觉得是党项人为大梁卖命代替了贡品。

听到冬天南下的克烈人说宁夏路的党项兵完全是自愿的,而且大梁的所有百姓除了商人都不用交税,马尔忽思奇怪道:“只有商人交税,那大梁的东西不是要很贵吗?”

晁勇笑道:“所有的矿都是朝廷的,茶、酒也只有朝廷能卖,朝廷的收入很多,商税并不高。在中原你们的一匹马大概能换**百斤茶吧,运到这里的话,怎么也能换四五百斤吧。””

晁勇说的是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