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剑翁)-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几曰,八月便过去了。

九月初一,晁勇率马步军十万,水军一万誓师出征。

史文恭、呼延灼、栾廷玉、花荣、秦明领五万老兵,孙立、张清、黄信、韩滔、彭玘率领五万新兵,晁勇帐前四员大将李逵、孙安、石宝、方杰,军师许贯忠。

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在跟随呼延灼攻打梁山前便是一州团练使,上了梁山后晁盖便有意让两人和呼延灼平起平坐,单独领兵,但是二人自愿做呼延灼副将,晁盖也不想让人误会是不放心呼延灼三人,便让韩滔和彭玘做了呼延灼副将。

大梁建国,韩滔、彭玘跟着呼延灼攻打京畿路时,多有立功,因此这次被提拔为将军,统率新军。

镇三山黄信则是一直做秦明副将,攻取京东、河东都有建功,加上资历也够老,一同升做将军。

(万夫长阶官为将军,千夫长为校尉,百夫长为都头。)

一起升做将军的还有一直做关胜副将的井木犴郝思文、丑郡马宣赞,没羽箭张清、黑旋风李逵。

李逵虽然也是将军,但只是阶官是将军,并没得到实职出任万夫长。李逵不愿带兵,当然他也带不了一万人。

拼命三郎石秀、急先锋索超、赤发鬼刘唐、九纹龙史进、圣水将军单廷圭、神火将军魏定国等人却是在林冲麾下,因为林冲部一直没有得到作战的机会,他们也没有建功,无法升迁。

也因为林冲麾下有这么多精兵猛将,晁勇才放心林冲单独率兵剿灭王庆。

晁勇并没有虚张声势,玩什么十万兵马号称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的伎俩,而是实打实的十一万兵马。

一同誓师出征的还有林冲一万兵马,朱武为军师,陕西已经调集五万番兵,将在西京和林冲会齐。

虽然大梁两路兵马出兵都不多,但是却有震动天下之势。

这些曰子,经过邸报和口口相传,太子造出飞船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

面对可以飞天的大梁军队,反抗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何况大梁刚刚扫灭了西夏。

两路大军刚动,便有不少归附南宋和王庆的州府望风而降。

长江以北的淮南东西两路原本也有一些州府归顺了南宋,但是听得大军南下,许多官员或弃城而走,或开城出降,一场兵戈都没有起,晁勇率领的十一万兵马便到的长江边上。

宋朝的主要敌人是辽国、西夏,军队也主要是步军,水军只有殿前司和步军司下面有两支虎翼水军。在高俅的统帅下,虎翼水军早已成为演练杂技的表演队伍,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因此蔡攸攻打梁山时,才调用了刘梦龙率领的长江水军。

刘梦龙率领的长江水军可以说是宋朝最大的一支水军,除去这支水军,各地有水军也是零星的一两个指挥,说是几百会艹舟的兵马更合适一些。

大梁的水军却是由梁山水泊渔夫和刘梦龙麾下归降的大江水军组成,战船则是在梁山打造和虎翼水军处获得的,可以说是兵精船坚。

刘梦龙水军战败归降梁山后,宋朝并没来得及在大江重建水军。

童贯在湖州建立南宋后,才让人开始赶造战船,招募水军,想要在大江拦截大梁兵马。同时在江南各州府广招兵马,准备抵抗大梁南下。

侯健飞天,晁盖宣布九月初一发兵剿灭王庆、童贯后,江南便大为震动。

童贯拥立宋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后人赵子偁建立南宋几个月,大江以南州府纷纷归顺,但是童贯亲兵被方百花设计分崩离析,西军归顺大梁,大梁扫灭西夏后,这一系列事情传开后,许多州府便动摇了。

南宋真正能控制的州府也不过是江南东路十余个州府,和吕师囊的势力相差无几,不要说和大梁相比了,便是比起吕师囊势力来,都要弱不少。

童贯亲兵瓦解后,江南东路便没有什么可战之兵了,迫于大梁的压力,南宋从江南东路便招募了二十万兵马,先前都是江南大户害怕大梁杀大户才主动出钱粮供养大军。但是大梁扫灭西夏,大赦天下,也包括了大江以南的百姓。

那些大户不用再担心大梁秋后算账,也就不愿出钱粮为南宋养兵了,何况大梁已有兵临天下之势,他们就是养那些新兵,也一定敌不过大梁兵马,说不定还会因此造下新的罪过。

无论是南宋皇室出面,还是宗泽、蒋猷出面,这些富户都是推说家中钱粮已不敷使用,他们愿意和百姓一样按数缴纳钱粮,但是无力再和以前一样大笔出钱粮了。

南宋朝中又收拢了许多刚直不阿的官员,他们又大力阻止朝廷学大梁杀大户富朝廷,最后南宋朝廷只能增加赋税,沉重的赋税又让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大梁大赦天下后,江南各地为害百姓的情况都几乎绝迹,还有不少大户主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大治之世也不过如此,但是南宋朝中却是高兴不起来。他们知道那些过去为害百姓的权贵不是突然向善了,而是害怕增加新的罪孽,让大梁一统天下后问罪。

南宋朝中上下宁愿这些权贵继续为害百姓,这样也能说明他们会和南宋共存亡,但是他们突然向善,却说明他们也不看好南宋能抵挡住大梁。他们觉得大梁迟早一统天下,他们害怕秋后算账,大梁兵临城下时,他们自然也不会出死力抵抗。

不光是大户这般想,江南各州府治下的百姓也无不如此认为。

南宋虽然严禁传播大梁的事情,但是在大梁细作的渗透下,大梁的丰功伟绩还是不断在江南传播。便是很多难逃的宋朝皇室都觉得无法抵挡大梁。

第四百八十一章渡江之战

糊里糊涂做了皇帝的赵子偁召集南宋文武商议如何抵挡大梁时,甚至有人直接建议归降大梁,免启兵戈,保全赵子偁姓命。毕竟大梁太子有斩杀西夏国主李乾顺的先例,一旦开战,大梁太子获胜后,未必不会斩杀赵子偁。

赵子偁还真有些心动了,他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子孙,但是先前不过是一个闲散宗室,甚至被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赶到了南京应天府,靠着宗室土地的收入过活。

当初皇帝在南京和西京给宗室拨的土地不算少,但是随着南京和西京的宗室大量生育,这些土地要供养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皇室就落魄了。前些年皇族不能出仕,没有前途的皇族只能闭门专心造人,每年都有大量皇族出生。东京的皇族为了钱财都不得不和商人结亲,南京和西京的皇族就更不值钱了,愿意出高价和他们结亲的商人都很少。

赵子偁便是勉强度曰的皇族之一,因此赵子偁对宋朝并没太多感情,因为他没有享受到皇族的任何特权,反而被皇族很多规矩束缚。很多时候,他更羡慕普通百姓的生活。

南京应天府宣布归顺大梁,也出兵抓捕南京皇室,不过赵子偁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侥幸逃出城,一路南下,原本是想着逃离大梁屠刀,以后隐姓埋名过活。只是逃到江南时盘缠用尽,恰好童贯张榜寻找南下的宗室。赵子偁便主动找了上去,没想到却成为了南宋皇帝。

刚开始赵子偁还觉得是宋太祖保佑,让他做了这皇帝。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他只是一个傀儡,朝廷所有政事都是由童贯做主,畏于童贯的威势,他也只能老实的做着他的傀儡。后来童贯的亲军崩溃,同宗的赵子崧南下请了宗泽和蒋猷出仕,童贯迫于形势,也只能同意把他的权利分一部分给宗泽和蒋猷。在宗泽和蒋猷的努力下,南宋很快便收拢了一些民心,赵子偁刚刚觉得宋太祖还在保佑他的时候,西军归顺大梁,大梁扫灭西夏的消息便陆续传来了。赵子偁便觉得他是坐在火山口上了,下面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把他烧成灰烬了。

赵子偁也打听到大梁封了赵佶做昏德公,衣食无忧,这正是他先前想要过的生活,生逢乱世,皇族的身份最容易带来杀生之祸,能衣食无忧的过完后半生已经很难得了。因此听到有朝臣建议出降格外心动。

只是宗泽、蒋猷等人马上出面驳斥了投降派,要求南宋全力抵抗大梁。

赵子崧也不甘祖宗基业就这样断送,力挺宗泽等人。

能和他们相抗衡的也就只有童贯了,童贯亲军虽然散了大半,但是在赵子崧南下前,便在江南培植了不少党羽,若不是后来宗泽等人借招募新兵的机会,夺了不少兵权,恐怕童贯还是只手遮天。

大敌当前,宗泽等人也不能和童贯一味内斗,因此南宋朝中便是分作两派,一派以赵子崧、宗泽、蒋猷为首,可以说是宋朝的忠臣良将,一派则是以童贯为首,可以说是宋朝的歼臣。不过两派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住南宋。忠臣良将是为了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