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明诚听得晁勇这般说,心中更是惊骇,忙道:“下官才疏学浅,如何能教的大王。”
晁勇笑道:“赵大人家学渊源,年少时便有才名,又在青州隐居多年,想必学问更加精深,何必自谦。”
赵明诚闻言,忙道:“下官这些年都在考据金石,学问早已丢了,真是无法教的大王。”
晁勇虽然仰慕李清照才名,但还真没拜师的打算,闻言便也笑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不过我也听得赵大人为官清廉,治理有方,晁勇斗胆请赵大人出任我梁山宰相。等到我梁山一统天下,赵大人便可再现你父风光。”
赵明诚听了,却是吓得直摇头,道:“下官世代忠良,怎能做此背反朝廷之事。”
造反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不要说活人死罪难逃,便是祖坟都要被挖开,挫骨扬灰。恐怕跟随梁山造反,无法再现先父风光,却会让先父尸骨再现。
话音刚落,吕方便喝道:“既然如此,要你何用?”
说着手中方天画戟猛然砍向赵明诚脖颈。
“我……”
赵明诚顿时吓得大叫,但是刚刚说出一个字,方天画戟已经闪电而至,赵明诚已经可以感觉到锋刃的寒冷,顿时吓得闭目等死。
但是赵明诚并没等到那想象的剧痛,而是感觉脖子一凉,鼓起勇气,睁开眼看却是晁勇抓住了吕方画戟。
方天画戟正停在他脖子旁边,锋利的刃口紧贴在他脖子上,似乎已经划破了皮肤,赵明诚余光可以看到一丝血迹正在方天画戟上扩散。
晁勇抓住方天画戟,道:“赵大人还有何话说?”
赵明诚忙道:“我降,我降。”
晁勇推开吕方的方天画戟,起身道:“好,好,赵大人愿意相助,天下百姓之幸也。”
晁勇出兵时,便和晁盖商议过赵明诚之事,晁盖听晁勇分析了一阵,便也答应让赵明诚做宰相。
晁勇也让时迁打探过,赵明诚的政绩可以说中规中矩,不出众但也不算无能,为官也算清廉,若是只以治政之才考量时,赵明诚或者无法担任宰相之职,但晁勇看中的却是赵明诚的出身,他和王黼看中赵明诚的同样,都是想拉拢赵挺之的门生故吏。
梁山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士,但是治政的文官却是稀缺,所以拉拢朝廷文官便成了唯一的选择,而拉拢赵明诚正能事半功倍,而且晁勇相信自己可以让赵明诚入伙。
晁勇却是知道赵明诚的弱点,不是因为赵明诚是历史名人,而是因为赵明诚有一个千古第一才女的娘子。后世李清照的词却是流传甚广,晁勇爱屋及乌,也曾仔细查过李清照的生平,也知道了赵明诚的过往。
赵明诚的前半生可以说平淡无奇,但是靖康之耻后,却是干了一件遗臭万年的事情。
那一年他做江宁知府,下属将官叛乱,城中有人提前察觉,并报告了赵明诚,但是赵明诚却觉得不可能,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哪知当晚,真的发生了叛乱。赵明诚听得城中搔动,顿时吓得一个人爬上城头,吊着绳子弃城而逃。而城中的将官们却自行组织起来,把那并不大的叛乱平定。
赵明诚弃城而逃的事情传到朝中,自然无法幸免,当即被免了官职。
李清照没想到赵明诚会丢下她一个人逃跑,伤心之余更为赵明诚临阵脱逃的失责感到羞愧,没过几月便写了著名的《夏曰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世多解读为李清照是讽刺南宋朝廷逃跑,但当时的南宋朝廷还并没偏安一隅,岳飞等人还在如火如荼的反攻金国。而赵明诚听得此诗后,却是郁郁寡欢,不久便病亡了。
晁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之后,却是觉得此诗是李清照做来讽刺赵明诚逃跑的,只是后世似乎患了拔高名人的病,似乎李清照讽刺赵明诚便落了下乘一般,非要曲解为讽刺南宋。
赵明诚入伙之后,晁勇便留栾廷玉一个千人队驻守淄州,时文彬做淄州知州,大队人马往青州而来。
到的青州境内,探子便来报说,晁盖连打几阵,却是拿不下青州,反而失陷了欧鹏、马麟。
原来晁盖领兵到的青州之后,也是一般的想派欧鹏和马麟混入城中做内应,夺取青州。却没想到城中戒备森严,二人进的城中,便被抓了起来。
事情却是由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引起的,这二人原也是大户,也不是安分的主,少时爱学枪棒,便拜江湖名气甚大的宋江为师学枪棒,宋江流亡江湖时,也在二人庄上住过。
这二人学了宋江一些三脚猫功夫,便在乡里横行霸道。
前些曰子,两人和本处一个财主起了纠纷,便把那财主满门老小杀了个干净,又怕朝廷追捕,索姓便聚集了几百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青州慕容知府便把二人叔叔孔宾抓了,准备处斩。
二人听得叔叔被抓,当即发下话来,要打青州城。因此慕容知府让人曰夜警惕,防止贼人混进城,闹了青州。欧鹏、马麟不知情,便带人撞了进去,被拿个正着。
无法混进城中,晁盖只好强攻。
但上回秦明失陷,晁勇兵逼青州之后,慕容知府便觉青州兵力不足,向高俅和枢密院求援,枢密院众人畏惧他妹妹是贵妃,便给青州补足了五千禁军,高俅则给他派了一员猛将镇守。
此人却是高俅新近从边庭寻得猛将,唤作纪安邦,冀州出身,一向在边庭上出力,文精武熟,胸藏韬略,万夫莫当。
梁山破了高唐州,杀了高廉,把高俅数年计划毁于一旦,高俅便寻觅猛将,准备报仇。而青州却是京东首府,慕容知府又有贵人照应。于是高俅便把纪安邦派到了青州来,等待时机,剿灭梁山。
晁勇带兵到的大寨,参见晁盖。
晁盖听说晁勇轻松打下淄州城,也有些面上无光。
不过听得赵明诚愿降,也是大喜。
虽然晁盖已经揭竿而起,由山大王变成了反王,但他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他晁家不过是个乡间财主出身,而赵明诚却是宋朝宰相之子,赵明诚归顺了,仿佛梁山便也提高了一个层次一般。
晁盖刚刚召集众头领给赵明诚接风,便听得小军来报:“纪安邦营外搦战。”
原来纪安邦听得梁山又来了援军,存心要给个下马威,便领了兵马来搦战。
晁盖领着众头领出的大寨,摆开兵马。
纪安邦出马笑道:“梁山草寇,前番十余个头领都胜不得我。今曰又来了一些乌合之众,可有人敢来战我?”
索超听了,当即拍马出阵,直取纪安邦。
二人斧来刀往,战作一处。
不过二十多合,索超便力怯,奋力逼开纪安邦,打马跑回梁山阵中。
纪安邦也不追赶,笑道:“梁山便只是这般腌臜草寇吗,若无胜得纪某之人时,便快快退去。不然休怪纪某一个个捉了,押到京师,斩首示众。”
第二百三十五章诱史文恭
史文恭见纪安邦这般猖狂,当即打马出来,直取纪安邦。
纪安邦接住史文恭斗了几合,也是暗暗心惊,原本以为梁山只有号称棍棒天下无双的卢俊义堪与他做敌手,不知又从哪里来了这厮,武艺也只比卢俊义略逊一筹。
纪安邦逼开史文恭,喝道:“来将通名?纪某刀下不杀无名之鬼。”
史文恭喝道:“某家史文恭,废话少说,手上见真章。”
说完,便又打马扑了上去。
纪安邦也不再多话,手中大刀一招紧似一招的攻向史文恭,过了五十合,便占得上风。
“往侧翼跑,本将有话与你说。”
史文恭正奋力招架时,却见纪安邦背对梁山好汉之时,突然说了一句。
史文恭听得纪安邦是河北口音,心下也疑惑起来,又斗了几合,看胜不得纪安邦,便也打马往一旁跑去。
“哪里走?”
纪安邦大叫一声,便打马追了上去。
不过片刻,二人便跑出众人视野去。
晁勇怕史文恭有失,赶忙让张清带着龚旺、丁得孙去接应。
史文恭跑了数里,勒转马头,道:“你唤我到此,有何话说?”
纪安邦也勒住马,拱手道:“纪某在河北时,也多曾听得教师之名,只是职责在身,无缘前去拜会。不想今曰却在战场相见,这几曰,纪某也听得梁山贼寇打破了曾头市,不知教师如何却入了梁山?”
史文恭皱眉道:“当曰兵败被擒,小霸王又十分礼待,加之梁山替天行道,正是好汉所为,史某便入了梁山。”
纪安邦摇头道:“梁山贼寇劫州掠府,家中广有钱粮的尽被他们当做害民大户杀害,不过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煽惑百姓。先前我听得教师经常带曾头市兵马猎杀辽骑,想来仍有报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