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白的科举人生-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他硬梗着脖子不肯认,那就是给他自己和江家招祸。反正父亲从小就教过他与弟弟:人在江湖,保住小命最重要。
  保住小命的前提,就是识时务。
  对于这点,星星和阳阳可谓是做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对于江绯白告诫他们的真理,可谓是从小熟练运用到大。
  正所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求饶。两人对于这一套玩儿的溜熟。
  星星也无所谓走不走心,反正父皇母后皇爷爷之类的称呼,那是叫驾轻就熟,一点都没有皇帝担心的那种,因为从小叫江绯白父亲而与他们一家产生的陌生感。
  近几日,与朝臣的见面,大家对太子殿下的初印象,也是极为不错。小小年纪,举止得当,说话有理有据。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太子殿下跟着陛下出入御书房,遇到大臣讨论一些不太紧要的问题时。
  今上总会转头问:“宇儿有何见解?”
  根据这位殿下的表现,大家都看的出,太子殿下对朝廷内部的事情,可是熟悉的很。
  没有一点陌生的样子,这可不是刚回来几天就能迅速学会的。就连三年前朝廷发生的事情,太子殿下也能随意就提出来溜一遍,用以论证他的说法的正确性。
  不止这样,对于实处的民生问题,太子殿下也不是一无所知,更加能与一众大臣侃侃而谈。
  比如何时播种,何时浇水施肥,什么土地适合种什么类型的种子,也能要有理有据的说出个一二三。
  至于见识方面,那可真不像是一个待在大德寺后院十年不曾出门的孩子。
  有位大臣在给皇上说到今年湖州上供的锦绣时,说到湖州那地多产蓖麻蚕,太子殿下等众人休息时,也是相当委婉的给众人科普了一下。
  “湖州多产木薯蚕,湖州北边与广平接壤处的几个小村子,才产蓖麻蚕。”
  大家只觉得,这位殿下像是亲眼见过一样,要不然怎么能知道的这么全面?
  太子殿下当然是亲眼见过,他不止见过,还和阳阳一起买了许多当地的蚕,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让人送回兴庆府,给刘氏养着玩呢。
  因为那蚕,不仅仅是会正常的吐丝,关键是吐出的丝,颜色各有不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当地人靠着那种技术养家糊口,当然不会告诉他们,但是对于他们花高价买几只蚕回去,却是十分乐意的。
  结果也很理想,不出几个月,江绯白就写信告诉星星:“这种蚕丝,本也没什么十分新奇,就是要费好一番功夫。”
  “需要每日给蚕喂食不同颜色的食物,如此经过好几代的繁衍,自会产出不同颜色的丝。”
  所以,星星对于蓖麻蚕与木薯蚕的事情,可谓是相当熟悉了。从小爹爹就告诉他:遇事先忍让三分,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他听见那位蒋大人,一个三品朝廷大员,对于这种他完全不了解的事情,说的南辕北辙,众人还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忍到大家都中场休息的时候,才委婉的提出来,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念了好几遍道长教他的清心咒。
  对于萧默宇的表现,皇帝也只是象征性的说了一句:“宇儿,说话要含蓄有礼。”
  太子殿下对皇帝行礼,“孩儿谨遵父皇教诲。”
  大家一看,得了,这是明晃晃的认同太子殿下的行为了,只好跟着拍皇帝马屁。
  “太子殿下博闻强记。”
  “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学识渊博。”
  “太子殿下不愧是陛下您的嫡子,有您当年的风范。”
  ……
  皇帝当然是满意太子的表现。其实他也很烦这些大臣动不动就来个直言进谏,或是集体高喊:“望陛下三思啊。”
  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因为让谁去办,拿出来在朝堂上吵吵嚷嚷的来回说半个月。
  等这边吵出个结果,那边的事情,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还不是争权夺势给害得。
  陛下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烦透了。见到蒋大人吃瘪,他心里隐隐的还有一点开心呢。
  只是嘴上不好明说,还要给大臣留一点面子。
  之后,大家也渐渐的知道,太子殿下这些年,可不是只会生病体弱,该学的东西,那是一点都没落下。
  看着殿下现在那百里透红的脸色,自家那个从小斗鸡走狗的皮孩子,怕是都没有太子殿下的身体更健康的。
  于是,渐渐的觉得,坊间不靠谱的传闻,大概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
  要不然,太子东宫里那个夜间住在太子隔壁,白日不是与太子一起学习,就是在太上皇处,好处好喝与天上皇逗趣的孩子是哪里来的?
  太子回宫这么久,也没有刻意隐瞒消息,宫内传出的消息与大臣亲眼所见相结合,一想就觉得那小子不得了。
  因为东宫的宫人经常听见那小子在私下里,不止一次的管太子殿下叫哥哥。
  太子殿下开始几日,在夜间担心那孩子换了地方睡不习惯,每每夜间,都要亲自去隔壁看看那孩子的情况。
  平日里关于那孩子的,从吃穿住行到读书学习,骑马晨练,真是事事关心,简直是比一些当父亲的都尽职多了。
  还有许多老臣,在给太上皇请安的时候,亲耳听到那孩子叫太上皇“萧爷爷”,与太上皇有来有往,玩儿的很是开心。
  反正当场的大臣心里觉得,他们家的孙子,都没有那么随意的与他们逗趣过,让他们除了惊讶,还有一丝羡慕呢。
  有人当时就问:“陛下,这小公子是哪家的?生的如此让人喜爱。”
  太上皇也只是笑眯眯的摸着阳阳的脑袋,“老头子的忘年交,一个小友家的孩子,年后,你们自会知晓的。”
  得了,这就是不让他们随意打听的意思了。
  明面上不打听,但是心里却是更加好奇了,眼看着宫里对太子殿下的态度十分不错。
  加之太子殿下本人也是个好的,以后继承大统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要是也能像今上与太上皇一样,和平交接皇位。
  那大家就没有必要为了早日站队而烦恼了。
  不用冒着生命危险的站队,那有想法,想要更进一步的人,自然就要把主意打到太子殿下,以及他身边的人身上了。
  目前看来,东宫住的那个孩子,就是第一人选。
  只是大家也不是那么莽撞的人,连人家到底是谁都没有弄清楚,就火急火燎的冲上去。
  这不是有想法,是真的傻。
  东宫里,星星将所有人都赶出去,与阳阳在桌边围着一个小小的锅子,有滋有味的唰着火锅。
  “哥哥,留在这宫里,也不是没有好处,要是我现在在爷爷家里,可就不能随时吃到这么鲜美的牛肉了。”
  星星吃了一口青菜,“谁说不是呢,说是京中,牛肉还没有大王山下的牧场里养的美味呢。”
  说到大王山,阳阳有些惆怅,低低地叹口气。
  “弟弟现在是想明白了,爹爹自从把咱们二人赶出家门开始,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星星翻个白眼。
  “我看你是最近与皇爷爷玩儿的太开心,压根就没用脑子想过事情,要不然,也不会现在才想到。”
  阳阳毫不在意的吃一大口羊肉。
  “反正爹爹说过,今年要回京述职,到时候,找他问清楚就是了。”
  星星有些惆怅,“问清楚有什么用,哥哥还不是要留在这皇宫继续给那些大臣表演。”
  “你就看开些吧,一回来就是太子,情况相当乐观了。大不了以后弟弟留在京中陪你就是了。”
  想了想看看四周,悄悄的补充一句:“爹爹在京中不是留了不少人吗?令牌就在咱两手中,要想悄悄出宫,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爹爹说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意使用。”
  星星点点头,“想来爹爹还是在意我的,我就不与他计较他一句话都没说,就将我送回京城的事情了。”
  阳阳翻个白眼,“爹爹从小到大都偏袒着你呢,别以为我不知道,爹爹私下里给你补了多少课业。”
  说到这里,阳阳觉得嘴里的羊肉也不香了。
  “我倒是不在意哥哥你是谁家的孩子,反正总归是我江星辰的哥哥,但是以后君臣有别,唉……”
  星星听这个向来没心没肺的弟弟难得的伤感一次,被他的叹息搅扰的,觉得嘴里的美味也失去了想象中的味道。
  放下筷子,正准备安慰阳阳几句。
  阳阳拿起筷子,继续大快朵颐。边吃边从锅里给星星捞出来几根青菜。
  “大哥,你就爱吃这个,给你吧。”
  大吃一口牛肉,嘴里含含糊糊的说:“爹爹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