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一旁看着,等待着前线部队传回来战报,然而却是没有办法具体插手什么。
受限于当代的通讯水平,赵东云不可能和后世的蒋光头一样在大后方遥控指挥部队作战,不是他不想这么做,而是他做不到而已,当代受限于情报收集能力,通讯水平,根本不可能说让数千里外的赵东云直接指挥前线部队作战的。
身为一军统帅,赵东云所要做的,能够做的就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制定整体的战略计划,决定苏系这个军政工商利益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其他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说渡江战役,甚至江南战略的制定,这些其实都是由参谋部制定的,赵东云也只不过做最后的决定而已。
而到了现在的具体战事进行中时,赵东云就更只能在后方干瞪眼了。
除了及时听取前线战事回报外,赵东云做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给前线将领发去私人性质的慰问、鼓励电报,不外乎即使许下各种承诺:你打赢了,升官进爵不是梦!
就在京师的赵东云干着急的时候。
和州对面的马鞍山前线,第十七旅遭到了成军以来的最大危机!
第十七旅渡江以来已经苦战三天,而现在更是遭到了第四师补充旅和两江第七师总数超过两万兵力的两面夹击。
“第十八旅的部队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潘峦清现在已经不复之前的从容,现在的他披着将官外套,直接带着大量军官巡视第三十四团的战线,一边巡视着,一边还不忘询问身边的副官。
旁边的副官道:“十八旅三十五团的一个营已经即将抵达,预计半个小时后就能够增援我三十四团!三十五团的后续两个营预计要一个半后才能够抵达!”
第十八旅虽然已经成功渡江,但是奉皖两军的战斗地点也并不是在滩头,而是在滩头外大约五公里处,当初第十七旅为了保障滩头以及渡江部队的安全,是把战略纵深前移了大约五公里。这个距离刚好是奉军北岸炮兵的最大支援距离,同时皖军的火炮也会因为射程不足不会威胁到渡江部队的安全以及浮桥的架设工作。
如此以来,后方的弹药补给以及人员增援要想抵达前线,下船后还需要前进大约五公里左右,五公里,这也就是普通人的步行时速,不过军队的整体行军速度向来是不如单人不行速度的,普通人一天步行三四十里公里非常轻松,然而对于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来说,每天行军速度普遍在二十五公里上下,要想达到三四十公里的话就得需要轻装行军了。
第十八旅的部队下船后,收拢部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够根据各个作战命令前往前线,哪怕是轻装行军,至少也需要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以上。
然而现在第十七旅的情况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能够改变战事的结局。
潘峦清冒着战火巡视前线,鼓励着每一个遇见的军官和士兵,告诉他们此战我们是必胜的,敌军现在的猛烈进攻不过是最后的垂死挣扎而已,只要等我们浮桥架设成功,后方的大量主力部队和补给渡江后,那么就能够迎来彻底的胜利。
第十七旅正在用尽自己的最后一丝精力抵挡着皖军进攻的时候,北岸的孟恩远也是走到了江边,在他身旁的乃是特遣工程团的团长方必云。
“上校,你的浮桥还要多久才能够搭建完毕?”孟恩没有太多的客气,一上来就是直接问方必云:“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你要知道,我的部队已经是全部准备妥当,就等着你的浮桥了!”
方必云听罢后朝后略微看了看,在他们的身后是数以万计的第四军士兵们还有数以万计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的民夫,这些人从今天上午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就等着浮桥架设成功的那一刻了。
只要浮桥一架设成功,那么这些人就能够迅速跨过长江,大量战斗兵员过江的同时,还会把大量的弹药、补给送到对岸去。
目前奉军囤积在和州方向的总人数是相当多的,除了第四军固有的野战部队人员外,还有军需部组织的一样一万余人民夫,这些民夫将会跟着第四军一起渡江南下,为第四军提供长江以南的运输补给任务。
实际上,为了支持第四军的南下渡江作战任务,动员征发的民夫远远不止万人,和州位于长江边上,距离他们最近的补给中转站信仰足足有好几百公里呢。
奉军为了弹药、粮食等运输到长江边上,特地开辟了汝安补给线,为了给第四军提供弹药的补给,军需部又是开辟了六安到和州、滁州到和州这两条路上运输线,往返在这两条补给线的民夫数量超过五万人。
其实这个数字都算是小的了,为了维持整个奉军能够顺利发动江南战略,军需部在江北、河南、山东等地,包含铁路运输、海运、河运、陆地徒步运输等方式在内,一共投下去将近三万多人的现役后勤部队以及超过三十万人的民夫。
为了保障上述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奉军投入了第三军全部以及数十个超过三万人的巡警部队。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战争,后勤永远是第一位,尤其是这个时代,再优秀的战术都是建立在后勤充足的基础上。
具体到现在的渡江战役,奉军为什么着急架设浮桥,还不是因为有了浮桥后能够便利的把大量补给送过江去。
一支军队所消耗的补给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像第九师这种主力部队,每天需要消耗大约五十吨的,而第十七旅又处于不间断的激战当中,每天所需要消耗的弹药、粮食等补给就超过五十吨。
五十吨对于后世来说兴许就是几辆载重卡车的事,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奉军运输能力,尤其是还只能依靠小型船只渡江、人力挑云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管怎么说,浮桥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架设起来,将会直接决定第四军的渡江战略成功与否。
方必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略微沉默了一会后才咬着牙道:“如果暂缓浮桥的加固工作,只要求人员通行的话,我有信心在晚上七点钟完成!”
孟恩远知道自己就算再给方必云压力,他也不可能凭空让浮桥的架设工作快多少,当即道:“好!”
随即他转身对另外几个军官道:“让部队准备好火把,等浮桥一完成,立马连夜渡江!”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和州、马鞍山的长江两岸的炮声就从来没有停下来过,而随着时间的过江,奉皖两军的前线将领们也是越来越着急。
皖军看到自己久久攻不下,已经是逐步投入了全部兵力,雷震春已经是红着眼亲自带着督战队上前线了。
面对皖军越来越猛烈的工事,奉军的第十七旅也是越来越难过,持续的伤亡和弹药的不足都成为第十七旅难以克服的难题。
第三十四团已经是连接撤退三次,甚至在得到了第十八旅的一个营增援后,依旧很难抵挡住第四师补充旅的全力进攻。
然而当第十八旅的两个团相继渡江,并投入战斗后,前线局势却是开始稳定下来。
下午五点,第三十三团再得到少量增援后,还尝试着进行了小规模的反攻,重新回到了一小段阵。
晚间六点,雷震春看着前方的奉军阵地深深的叹了口气,奉军的阵地前已经是铺满了尸体,那些都是他麾下士兵的尸体。
让他叹气的并不是自己部队的伤亡惨重,而是透过望远镜,他已经是看到远方的长江上,一道浮桥已经逐渐成形,顶多只要一两个小时,奉军的浮桥就能够顺利搭建成功,而到时候奉军就能够通过这道该死的浮桥迅速从北岸增援南岸。
此时雷震春已经是知道要想把奉军赶下长江是不可能的事了,接下来他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把奉军赶下江,而是如何把这些奉军的渡江攻势给挡住,至少要拖到第二混成旅以及第四师的其他两个旅以及其他皖军部队赶到。
深吸口气后,他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暂缓攻势准备转入防御作战!”
第四百零一章诡异的平静
初春的太阳已经慢慢落下山,只留下天空上的通红晚霞,晚霞下马鞍山长江两岸却是不断的划出道道流星般的光迹,这些都是北岸奉军炮兵部队发射的炮弹,近百门火炮不间断的发射,数不清的炮弹朝着南岸飞去,以支援南岸的第十七旅以及第十八旅发起反攻作战。
没错,就是反攻!
自从下午六点皖军看到形势不妙主动停止了大规模攻势后,当面的潘峦清却是果断的下达了发起反攻的命令,尤其是得到了第十八旅两个营增援后的第三十四团更是连接发动了多场攻势,尽管没有杀伤多少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