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实际上南北大战爆发的时候,河南的大半部分地区,尤其是开封以南地区都是在南方联邦的控制下,北洋系的王汝贤这个河南都督其实只控制了河南北部而已。
一月初,王汝贤之第八师和王士珍麾下的第三混成旅进攻河南郑州,守城的是南方联邦第一镇,双方激战数日后,张彪向张之洞去电说伤亡惨重,弹药紧缺,友军支援不利云云,这时候王士珍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第六师也即将抵达郑州,所以见势不妙的张彪就是率部南撤,他这一撤到好,直接连许昌也不要了,然后和第二镇一起跑到了信阳,然后各种通电说决死保卫信阳云云……
没费多少力气拿下郑州后,王士珍又是接受了许昌等地,休整了小半个月后才是率领部队继续南下进攻信阳。
这一次南方联邦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如果让他们应对第八师和第三混成旅还好,勉勉强强还能打,但是当王士珍把自己的嫡系主力第六师也投入战场的时候,南方联邦当中的湖南新军第三镇很快就支持不住先崩溃了,侧翼的第三镇崩溃后,直接导致张彪和黎元洪的部队也是陷入险境,于是乎又一次大崩溃上演了,而这一次人家直接逃回了武汉。
到三月底的时候,王士珍已经是率领部队正式进入湖北境内,准备对武汉三镇发起总攻,不过这一次和前两次不同了,如今武汉已经是张之洞的老巢,而且还是南方联邦帝国所谓的首都,这要是失守了估计会很不秒。
加上近几个月来张之洞又搜罗了不少援军,扩编了不少部队,据称围绕武汉三镇部署的南方联邦部队已经高达六个镇,号称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而且南方之湖南、江西、甚至四川的部队都还在源源不断的被张之洞抽调到湖北来,但是以王士珍目前的三万多主力,再加上沿途编练的万把辅助兵力要拿下来估计不容易。
而且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南方联邦还有海军,南北分家的时候,大部分海军船只可是投向了南方联邦,尤其是长江一带的南方联邦作战船只可不少。
武汉三镇虽然还没有拿下来,但是王士珍如今好歹已经拿下了湖北北部地区,这湖广巡阅使的名头总算是沾了点边,而且他还插手了河南南部,不但在这些的确索取军费而且还就地征兵,王汝贤这个河南都督虽然有心反对但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人家王士珍没有直接把整个河南吃下来就已经够给你王英楷面子了,至于你王汝贤嘛,想要争地盘还嫩了点,如果没有王英楷在后头撑着,估计河南北部都保不住。
相对于王士珍率领的第二军进展迅速,在湖北那边搞的风生水起,这才三个月功夫就打下来了半个河南和半个湖北的地盘,段祺瑞的动作就要缓慢的多。
其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段祺瑞南下没有铁路支撑,这一路上除了利用运河运输外,大部分都是依赖步行南下,加上江北和山东那边局势还算稳定,端方和铁良麾下的南方联邦之第二军、第三军在前期中虽然击溃了姜桂题的江防军,迫使姜桂题向山东退却,但是他们短时间内也无力北上山东。
局势还算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加上段祺瑞一路上也忙着扩军招兵,王士珍南下之弄出一个第八混成旅和近万兵力的民团,他段祺瑞也是扩编了一个混成旅,并且和姜桂题称兄道弟,又和张怀芝拉拢关系。
所以等他段祺瑞从山东南下出发的时候,他麾下的第一军兵力比较强势,而且也不存在王士珍和王汝贤相互不对头的那种情况,他二月份从山东正式南下江苏、安徽作战,麾下第一军辖有其嫡系的第四师、第二混成旅以及一个所谓的第四师补充旅,这个补充旅虽然喊着补充旅的名头,但实际上是编制的混成旅。
然后还有山东张怀芝的第五师、北洋旁系姜桂题之第六混成旅。
一共是两师三混成旅,这第一军的兵力比王士珍指挥的第二军多多了。
但是段祺瑞面临的麻烦也多,首先是缺乏铁路,后勤物资非常麻烦,只能依赖运河和路上民夫进行运输,而且南方多水网,北洋部队相对而言重型装备比较多,这大小火炮上百门呢,面对密密麻麻们的水网还真不好运输,就连北洋的另外一个优势‘骑兵’也不好施展。
同时段祺瑞要面临的战区也比较大,不仅仅有江苏,而且安徽也是,这又是被迫分兵到安徽。
不过尽管有重重困难,但是也架不住段祺瑞对地盘的渴望啊,二月下旬,段祺瑞率领主力部队在江北和南方联邦之第二军,也就是铁良麾下的第四镇、第五镇展开激战。
双方激战将近半个月后,铁良所部损失较大,最后被迫南撤,同时段祺瑞派遣到安徽的第二混成旅也是顺利攻克蚌埠。
随着南方联邦之第二军、第三军撤往南京、镇江一带,段祺瑞也是事实上控制了江北、安徽北部地区。
然而就在段祺瑞信心满满的准备渡江攻克南京和镇江的时候,却是在渡江的时候遭到了南方联邦海军舰艇的密集炮击,损失不小的段祺瑞也是放弃了趁机扩大战果的想法,转而是消化现有战果,巩固地盘中来。
到了1907年四月份,南方联邦各军依旧控制着武汉三镇、合肥、滁州、南京、镇江、南通等长江流域的重要据点城市。而这些城市以北地区则是落入了北方共和政府掌控中,并分别由王士珍、段祺瑞等人所割据。
而到了四月份,在历尽了前面数月的激战后,双方,尤其是北方共和两军的弹药和军械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一时间王士珍和段祺瑞都是凑不出来足够的炮弹和子弹来发动下一波大规模的攻势,所以只能是暂停攻势,转而大规模向福元机器厂,嗯也就是向赵东云采购弹药,同时也向各大洋行采购各类的军械弹药,为下一次的大规模工事囤积弹药。
可以预见的是,也许是一两个月以后,也许是三四个月以后,等北洋两军囤积够了足够的弹药后,就会发动下一波的大规模进攻,而到时候南方联邦能不能抵挡下来就是个问题了,一旦抵挡下来后,那么就有可能形成长期的南北僵持,如果当不下来,这南方联邦帝国就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了。
相对于南方两大战事引人瞩目不同,山西和陕西那边的战事虽然也打着,但是却引不起外人关注。
第两百三十三章山西战事
吴凤岭去年年底率领部队途径正太铁路从石家庄杀进了山西,效忠于南方联邦的山西巡抚恩寿率领麾下的第四十三混成协以及大量旧军进行顽抗,但是恩寿集结起来的山西军队虽然不少,但是能打的新军却是不多,满打满算只有在袁世凯死之前编成的一个标而已。
至于第四十三混成协的剩余一个标都是从旧军改编而来,甚至连枪支都是杂乱的旧枪,火炮也没有几门,这第四十三混成协都如此不堪了,你就更别指望恩寿手底下的其他数千名各式旧军了。
吴凤岭这人虽然在北洋体系里不如北洋四巨头那么出名,但人家好歹也是袁世凯死之前的北洋七镇统制之一啊,手底下的第二镇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洋嫡系部队,战斗力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比段祺瑞的第四师和王士珍的第六师还要强,这收拾一个山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于是乎小打了半个月后,吴凤岭硬生生的依靠优势兵力冲破恩寿设置的重重兵力拦截,然后一路杀到太原,并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拿下了太原。
但是拿下太原后吴凤岭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因为他也陷入了兵力不足的情况,而当时他虽然拿下了太原,但是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府县依旧效忠于南方联邦帝国。
于是乎他又是被迫分兵一个接着一个府县去打,而山西的地形也不是直隶那种大平原,这铁路也只修到了太原,而山西其他地方可就没有了,导致第二师进军山西西部以及南部的速度极为缓慢。
从石家庄出发到攻克太远,吴凤岭只花了半个月时间,然而后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都没能彻底的控制山西各地府县,其中的缘由不仅仅是地形不利于大军机动,更主要的还是他兵力不足,分兵之后导致各路的兵力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南下部队更为如此。
毕竟他忙着收复山西各地府县,想要把整个山西都纳入掌控股份范围的时候,人家陕甘总督赵尔巽也没闲着啊,他汇集了陕西和山西其他地区的兵力,甚至还有从甘肃等第增援而来的兵力,准备反攻山西呢。
面对赵尔巽四处搜罗兵力在山西进行抵抗甚至反攻,吴凤岭的部队虽然胜仗不断,把南方联邦的那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