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师(老虎)-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廷和也真想学江夏那样,大吼一声:“老子也辞官不做了,大明爱咋咋地。”

不过他很清楚,他如果说出这句话,江夏指定会跑回来把官帽捡起来,然后说一句:“恭喜杨大人从此以后可以不在操劳,得以颐养天年。”

所以江夏这一个举动,他肯定是学不了的。

不仅仅学不了,并且他还不能让江夏真的辞官。

杨廷和人生之中第一次感觉如此的憋屈,年纪到了他这个阶段,按理说是很少大忧大喜了。可偏偏江夏这一手,直接令得他憋屈到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因为杨廷和悲哀的发现,他还不能真让江夏走了,他必须留住江夏。

杨廷和扭头看了王琼和夏渊明一眼,二人立刻会意,赶紧叫道:“诶,太傅大人,冷静,冷静啊。。。。。。”

王琼一边叫着,一边跑到门口将江夏拦住。

夏渊明也跟着走过去,劝道:“冷静,不要动怒嘛。太傅你和我孙儿交好,按辈分我是你的长辈。今天我夏渊明就厚着脸皮摆一个长辈的架子,希望太傅你一定要冷静。大明需要你,大明离不开你啊。”

江夏把头扭向一边,也不说话。但是脸上的怒容却十分明显。

杨廷和又看向杨一清,杨一清轻哼了一声,那意思是:“现在知道求我了,早干嘛去了?”

杨一清虽然面子上不爽,但实际心里却乐开了花。

别人不知道,其实他是很清楚的。昨天他劝了江夏一夜,江夏始终都没有答应出面接手处理吐鲁番和瓦剌大军联手进犯的事。

但是今天一早,江夏却派人送了消息到杨府,说他决定要出面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如柳服食过易螃蟹的丹药以后,情况好转的非常快。易螃蟹保证李如柳两年之内不会出任何问题,两年到了再服那第二颗丹药,保管能再保两年平安。

所以江夏这才决定,先处理好大明的事。

如今江夏一番故作姿态,让杨廷和彻底下不来台,心里早就有了底的杨一清看着不由觉得暗爽。

虽然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点儿无聊。但不得不说,这样做真的很爽。

杨一清把头扭向一边,杨廷和没办法了,只得捧着江夏的官帽走到杨一清跟前道:“杨大人,麻烦帮忙劝劝江太傅吧。以往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

杨一清嘴角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扭头过来看向杨廷和。

能够让杨廷和如此一个顾命大臣直言不讳的认错,恐怕整个朝堂之中也就江夏有这样的手段吧。

杨一清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伸手接过杨廷和手中的官帽,学着江夏的语气说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了以后还是好孩子。哦哦哦。。。。。。不对,本官失言。是改了以后,还是好大人。”

说完,杨一清走到江夏面前,将手中的官帽递给江夏道:“好了,别再闹了。这次的事你就劳累一下,相信你若成功力挽狂澜,杨大人他们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的。”

“若江夏力挽狂澜,当可任宰执。政事、兵事,皆由你负责。皇上未曾亲政之前,我们六个顾命大臣之中,以你为首。”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下不仅仅是杨廷和、王琼、夏渊明愣住了。就连江夏自己,以及杨一清两个人也被李东阳给弄怔住了。

宰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这是一个超脱了大明这个朝代历史的官职。

第四五一章宰执

宰执。宰是宰相,执是执政。

这个官职在大明是没有的,因为大明采用的是内阁制。对于大明来说,内阁首辅的职能就跟宋朝时期的宰执差不多。

而现在大明新君幼主,六大顾命大臣统领朝政。政事、兵事全都是六个顾命大臣一把抓。皇上没有太后协助,没有太上皇指点。也没有哪个有能力的皇室宗亲摄政。

所以江夏他们六个人加在一起,等同于大明的皇帝一般。

只不过他们六个人如今依然分成了两个派系,两个派系泾渭分明。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各自代表着各自的利益,很多时候一个问题需要纠结争论拖延很久才会有决定。

这样的格局,其实是很需要打破的。

如何打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六个人里面挑选出一个人来,领导其余五个人。

这样一来,平衡就会被打破。有人做最后的决断,决断事务的效率要高很多。

只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江夏,毕竟他年纪太轻了。

现在李东阳提出让江夏担任宰执,在皇上亲政之前领导其余五个顾命。这个提议江夏也就当听听就算了,杨廷和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杨廷和却皱着眉头沉默了,似乎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江夏冷笑了一声,心中暗自嘲讽:“装,我看你能不能装出一个a与c之间的东西来。”

谁知道杨廷和最后竟然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我答应。只要江太傅这次能够把吐鲁番和瓦剌的联军赶出大明,那么我就同意由太傅大人任宰执一职。”

杨廷和表态以后,杨一清连忙表态:“此事我举双手赞成。”

李东阳看了一眼王琼和夏渊明,问道:“你们二人如何?”

王琼和夏渊明极有默契地对望了一眼,二人同时点头道:“我(老夫)也没有意见。”

“好。”李东阳点了点头道:“口说无凭,我们现在就写下圣旨请皇上盖印。一旦太傅大人凯旋归来,我们就立刻宣读此圣旨,让江大人统管政事和兵事。”

“好。”众人纷纷附和。

江夏死死地盯着杨廷和,他搞不懂杨廷和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步。因为这件事一旦促成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杨廷和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比如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从此以后肯定会首先选择投入到江系之中。那些已经投入到杨系的,同时也有可能背叛杨系,改投江夏的江系。

总之这一切对杨廷和绝无任何好处,江夏实在是想不通杨廷和为什么会答应。

不过管他呢,反正他已经答应了。自己本来就已经决定了要去接手对战吐鲁番和瓦剌大军,成了能够有此好处也不错。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不会有处罚。

就算事后杨廷和想要反悔,这件事也能恶心他不短的时间了。

如此一来,江夏也不再多想,只是笑着对杨廷和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杨大人如此慷慨。”

说完,江夏哈哈笑了两声。

杨廷和突然也对江夏行了一礼,一脸嘱托的表情:“也请太傅大人此次多多费心,一定要把吐鲁番和瓦剌的大军赶出大明,弥补老夫犯下的差错。”

江夏略微一怔,心中倒是有些迷惑了。这老头不会真是幡然醒悟,觉得自己要以大局为重,暂时不争权夺利了吧?

江夏想了想后,也不论杨廷和这是真心还是假意,点头道:“杨大人放心,江夏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杨廷和亲自执笔写下了封江夏为宰执的圣旨,接着六人一起去找朱载江请玉玺。其实这就是一个过场,难不成他们找朱载江要玉玺,朱载江还能不肯?

在圣旨上盖下玉玺以后,圣旨就先由李东阳保持,只待江夏凯旋归来就公布出去。

敲定此事以后,江夏他们再请一道圣旨,封江夏为“西北平乱大将军”,拥有调动天下兵马之权。

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

等江夏班师回朝了,就得把兵权重新还回来。

江夏出了皇宫以后拒绝了杨一清吃酒楼喝酒的邀请,而是先去了一趟讲武堂。

这一次去接手西北之战,不得不说江夏这讲武堂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从成立到现在,讲武堂也训练了接近小半年的时间。也许他们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绝对足够精锐。

江夏来到讲武堂没有提前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就进入到了讲武堂里面。

刚刚走到讲武堂的门口,江夏就听见里面有“哈!哼!哈!咦!”的声音发出来,看来里面正气势如虹啊。

江夏刚准备往里面走,两名守在门口的锦衣卫立刻伸手拦住江夏,问道:“何人?讲武堂重地,不得乱闯!”

“大胆,此乃当朝太傅江夏江大人。”跟在江夏身旁的韩慕枫道。

说完,韩慕枫取出了一块铭牌递给那锦衣卫。

锦衣卫一看大惊,两人共同跪地道:“参见太傅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尽忠职守,不知者无罪。”说完,江夏摆摆手,走进了讲武堂。

讲武堂的课程可分为文武两大类。文的一类,主要是兵书学习、战例分析、行军经验、以及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