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师(老虎)-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主道:“江夏回了京,现在西北边关又是这幅局面。若是你明知道江夏回来了还不来找我,那我就看错你了。”

“是,主上教训的是。只不过属下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明日商议西北边关一事时,属下要不要同意由江夏去接管西北的局面?”

“糊涂!”杨廷和一问完,竹帘后的凤主便不悦地骂了一声。杨廷和身子一躬,紧张地说道:“请凤主示下。”

凤主道:“现在除了江夏,谁还能力挽狂澜,完美处理好西北边关的事?江夏若是自己提出去接管西北的局面,你必定要毫不犹豫的答应,明白没有?”

“属下明白。”杨廷和应了一声后沉吟了一会儿,最后他还是决定问出声来:“主上,难道就不用担心江夏手掌肃州、京营、陕西三支大军的兵马,之后会对我们不利?”

“现在要的是保住大明,而是去管对我们有利还是没利。这么久以来你还没看懂一件事,我对你多少是有些失望的。”凤主叹息道。

杨廷和心中一凛,连忙说道:“请主上示下。”

凤主道:“难道你就还没有看出来,江夏一直都没有主动对你出过手,都是你出手后他被动还击。为什么会这样你想过没有?

不是因为江夏怕你,而是他不想大明因为你跟他的争斗而出现动荡。江夏那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情义,他被先帝临终托孤之情给限制住,出不来了。

连你多番对他紧逼,他也没有强势还击,就是因为他在等。他想让大明安安稳稳地过渡到皇上长大,等皇上亲政了再收拾你。

所以现在即便他掌兵权,他掌朝政也无所谓。非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对你下失手。咱们如果在皇上亲政以前无法灭除江夏,那么我们之间的交手还会在皇上亲政以后持续进行。”

凤主这样一说杨廷和又听不懂了,他问:“皇上亲政以后不应该会第一时间对我们动手?”

此刻只听见凤主微微笑了笑,说道:“人心难测,帝王之心远比人心更难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又怎么能妄下断论?”

次日。早朝。

早朝之上,噩耗再次传来。

凉州卫、厦姚县相继失守。如今吐鲁番和瓦剌联军正在猛攻通往宁夏中卫的国丰城。严嵩再次连发三封八百里加急求援,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早朝上,对于这个问题六大顾命大臣都没给任何答复,只是收了兵科给事中的折子,然后散朝。

早朝散去,江夏他们六人一起到乾清宫坐下,拿着折子开始商议,首先商议的便是凉州卫、厦姚县的折子。

幸亏攻破厦姚县的只是吐瓦联军的先头部队,主力部队还在急行军当中,否则大明真的危矣。

杨廷和念完折子,没经过任何迂回和掩饰,直接就看着江夏,问道:“大家对此事如何看?”

杨一清知道江夏不愿意出京师,他自己去也没有用,所以干脆不再说话。王琼已经排出了王守仁,暂时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去处理眼前的局面。

夏渊明则更不用说了,他是都察院的人,对兵事不熟悉。

所有人都看着江夏,因为按照江夏的脾性这个时候应该会站出来解决问题才对。可是江夏却一反常态,闭口没有言语。

这一下杨廷和倒先急了。。。。。。

第四五零道李东阳语惊四座

在杨廷和原本的计划当中,今日乾清宫议政会的剧情应该是这样的。

先得江夏发怒,指着严嵩无能,自己举荐不当要担责。然后自己可以巍然不动,当他的话如耳旁之风,不去管他。

接着大家商议如此应对眼前的局面。以江夏的脾性肯定得站出来,将这件事承担下来。自己在故作犹豫,等待江夏着急发火了,再点头答应。如果能够趁机利用这个机会,找江夏换取一些其他的好处,那就更好不过了。

可这一上来,江夏就眉头微皱,一言不发。直接让杨廷和乱了阵脚。

杨廷和忍不住再说了一句:“眼下西北边关已破,吐鲁番和瓦剌强强联手气势如虹,一路上势如破竹正往京师而来。情况危急,各位还是拿出点办法来大家一起商议吧。”

江夏抬头看了杨廷和一眼,杨廷和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暗道一声:“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开口了吧。”

岂料,江夏来了一句:“此事你们商议吧,我没什么意见,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我近些时日都不能出京师去,所以这事我暂时管不了。”

“什么?”杨廷和顿时惊讶失声。

他死死地盯着江夏,想要看清楚江夏究竟是故作姿态,还是真的有如此打算。可是看了半天,杨廷和只觉得江夏是越来越像确定了有此打算。

这怎么行?除了江夏,大明还有谁能够去力挽狂澜?

杨廷和都忍不住有些慌了,他看了一眼杨一清,大概意思是这是你女婿,你劝劝他啊,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杨一清直接把头一扭,没有理会杨廷和。

原本杨一清的意思是,你当我没劝过啊,我昨天晚上都已经劝大半夜了。难不成你还要我这个当岳父的给他跪下不成?

但是杨廷和却误解了杨一清的意思,以为杨一清是在为之前江夏离开时,他所做的那些事在和他置气。

杨廷和又看向李东阳,觉得李东阳德高望重又是江夏的师父,肯定会以大局为重。

李东阳也的确不负杨廷和所望,接受到杨廷和的眼神以后,李东阳问江夏:“何故近日不能出京?”

江夏扭头看了李东阳一眼,道:“师父,徒儿有私事缠身,的确不能出去。既然驰援西北一事从一开始就是首辅大人在主导,那他必定比徒儿更了解情况。徒儿贸然插手,反倒不美。”

江夏的意思很明显,言外之意就是:“杨廷和,你不是争吗?你不是要举荐严嵩吗?你不是为了这件事还要引我出京师吗?现在好了,出事了老子就不帮你收拾烂摊子,自己想办法去。”

杨廷和被江夏那一番话说的又气又怒,但是他现在又不敢对江夏发火,只得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各位,眼下大明正值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切不可因为私人恩怨就。。。。。。”

杨廷和的话还没说完,江夏突然一下站起身来,反身一脚直接将座下的椅子给踢得倒飞去。

椅子轰的一声砸在柱子上,因为材质比较好所以没什么破损,不过那声音让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朱载江一下惊醒。

朱载江惊紧张地看了江夏一眼,连忙拿起面前的一本《太祖遗顺》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做思索状,似乎大有一种哎呀,这书太深奥了,哎呀,太有道理了的感觉。

江夏这突然发火也把杨廷和他们吓了一跳,杨廷和还惊魂未定之时,江夏目光凌厉地看着杨廷和,问道:“杨大人,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要我们以大局为重,以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要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早你怎么不说这句话?阳明先生剿匪平乱,战功显赫,领兵经验丰富你不用,偏偏要用那个严嵩。

我一早说过什么?严嵩此人没什么才能,只会溜须拍马,谄媚惑上。你听没听?你管没管?

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大局?想过江山社稷,想过黎民百姓?

如今因为严嵩在肃州只顾自己玩乐,不管京营军纪,以致京营兵将不满,军纪涣散。最后驰援不及,嘉峪关破。整出这么一个烂摊子了,你就跳出了说让我们不要记私人恩怨。

好处都让你一个人占尽了,好话也全让你一个人说尽了。你真以为这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

江夏直接将头顶上的官帽一摘,狠狠地砸在杨廷和的胸口面前说道:“听清楚了,大爷我现在辞官!这什么顾命大臣,老子不干了。你不是想要掌控大权吗?你不是想要手握兵权吗?我现在成全你。”

说着江夏转身看向朱载江,问杨廷和:“怎么样首辅大人,你要不要我跟皇上说一声,现在就写传位诏书给你,把皇位让给你如何?反正这样的事你又不是没做过。”

说完,江夏也不管杨廷和,直接就往乾清宫的门口走。

乾清宫里的宫女、太监、宫外的侍卫,五位顾命大臣以及年纪尚幼的朱载江。

他们没想到江夏不仅直接翻脸了,并且还指着杨廷和的鼻子臭骂了一顿。这等于是打脸啊,**裸的打脸啊。

不对,江夏那一番话冷嘲热讽到了极致,恐怕真让杨廷和选择,他还宁愿江夏煽他两记耳光。

杨廷和也真想学江夏那样,大吼一声:“老子也辞官不做了,大明爱咋咋地。”

不过他很清楚,他如果说出这句话,江夏指定会跑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