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师(老虎)-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杨廷和在刘良女的搀扶下站起身,然后转身走出了朱厚照的寝宫。

看着杨廷和他们离开,原本好像已经气极了的朱厚照似乎突然间又安静了下来。

作为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京师拥有着一套不小的宅院。当然,是大明朝廷配给的。

一辆马车停在杨府后门,然后刘良女先下了车,接着伸手去扶杨廷和。

杨廷和看了刘良女一眼,然后伸手握住了刘良女的手。

入手嫩滑,细腻如绸。杨廷和用他那已经开始老枯的手摩挲了一下,而刘良女此刻也适时的红了俏脸。

杨廷和看着刘良女笑了笑,说道:“你跟我一起进屋吧。”

“是,义父。”刘良女低头应了一声,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看得出她难掩兴奋。

在这刚刚才摊明身份的时候,能够走入对方最核心的地方,加入到对方最核心的谈话之中,这里面包含的意义非比寻常。

进入杨府后院,杨廷和的老管家走上来对着杨廷和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老爷,张公公一直在书房里等您。”

“嗯。”杨廷和点了点头。

老管家又对刘良女恭敬的行了一礼,叫了一声:“大小姐。”

刘良女赶紧回礼,叫了一声:“向叔。”

杨廷和带着刘良女走进他在后院的书房之中,推开房门便看见坐在椅子上的张永。

张永赶紧走到杨廷和跟前,单膝下跪。“参见大人。”

杨廷和点点头,伸手亲自扶张永起来,“不必行如此大礼。”

大家各自在书房的椅子上坐下以后,张永了看刘良女几眼。杨廷和道:“这一位是我的义女。”

“宝妃娘娘,我曾经见过。”张永道。

杨廷和点了点头,说道:“以后没有什么宝妃了,大家都是自己人,就叫良女吧。”

“好。”张永应道。

刘良女起身对张永微微一拂,对张永说道:“今后还请公公多多照顾良女。”

“客气客气。”张永还礼。

杨廷和坐视二人相互客套了一番,然后这才开口说道:“皇上也不简单,竟然想到用边军和禁军换防的方法来试探你。若不是我们准备充分,恐怕这次还真中了皇上的计。”

“幸亏大人料事如神啊。”张永感叹一声。

刘良女大着胆子说了一句:“义父,现在皇上已经被我们控制在手中,是不是等于大明以后都是义父您的了?”

杨廷和笑了笑,摇头叹息一声:“没那么容易啊。”

“眼下我在朝中的根基尚还不稳,只能先留着朱厚照,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伎俩逐步巩固我在朝中的根基。然后再才能考虑用朱厚熜换了朱厚照。

只不过目前要顾及的事情有三件,第一就是绝对不能让任何外人跟皇上进行接触,更加不能让皇上把他被软禁的消息传出去。

第二就是在宣布传位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第三就是江夏。这个人我还是有些忌惮,决不能让他来京师。”

“是,我这边会派人密切注意着江夏的行踪,一旦他决定来京师,我立刻派人截杀他。”张永道。

“嗯,总之记住,江夏不能来京师。”杨廷和再次强调。

人世间的事有的时候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合,特别是当你在做一件大事,而这件事在成功之前只有寥寥几个因素可能会致其失败时。你首先会希望那几个因素不要出现。

然后你会发现,你怕什么,往往就会来什么。

朱厚照从江南回到京师,居然是走水路回去的。

在江夏的记忆中,自从上一次他陪着朱厚照微服出巡坐过船以后,朱厚照之后都很少坐船。

一是因为没有机会,二是因为经历过那一次坠河以后,朱厚照并不是很喜欢坐船。

不喜欢坐船还坐,很明显朱厚照是很急着赶回京师。

顺着这个往下推论,江夏估计到,京师可能出事了,所以朱厚照急着回去。

而京师会出什么事呢?江夏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起来去江西问问宁王,看看朱厚照在离开之前跟宁王说了些什么。

就在江夏准备去江西之前,他又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杨菁菁写给他的信。

第三八九章杨一清入京

收到杨菁菁的信,江夏立刻想起了那个刁蛮任性,但是又单纯可爱的漂亮姑娘。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她的目标,将自己胸部成功长到了像京师满福楼的大肉包子那么大。

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叠信纸。

江夏首先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副图。图上似乎画的是两个碗,然后旁边写了一句话:“差不多这么大,比满福楼的包子大。”

江夏顿时哑然失笑,最后甚至忍不住抱着肚子哈哈大笑了两声。江夏郑重其事的把这张画给折叠好放入自己的衣服内衬口袋里面。

接着江夏开始看杨菁菁写给自己的书信,蝇头小字写满了整整八大篇,也不知道这姑娘究竟有多少话想要跟自己说。

不过想想江夏心中也觉得挺愧疚的,当初在京师的时候说是会去看她,会写信给她。但最后这两者自己没有一样做到,甚至一度险些将她给遗忘了。

杨菁菁的性格倒也没变,开头就用了“大坏蛋”三个字,然后第一篇全都是责怪江夏言而无信的话语。

接着到了第二篇杨菁菁开始说自己的近况,说她养了一条狗叫“江夏”,每次一想起真正的江夏时,她就会不给那条狗饭吃。

可怜的狗,竟然代我受苦。。。。。。江夏如是想到,但之后又反应过来自己承认一条狗代替了自己,这似乎又有一些别扭。

接着杨菁菁说她随着年纪慢慢长大,她父亲杨一清开始给她找婆家,前来说媒的媒婆全都被她给作弄走了。搞得她现在在甘陕一带“凶名大盛”,就算杨一清位高权重也无人胆敢再向她提亲。

看到这里,江夏心中既是愧疚又是感动。杨菁菁虽然没有明说她为什么不愿意嫁人,但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意思,只要是认识汉字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江夏继续往下看,一直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江夏脸色突然一下变了。

杨菁菁在最后说,她听她父亲说自己扬州定居了很久,但是因为之前已经被封做了当朝一品太子太傅,所以猜测江夏他马上就要入京了。

而皇上也在之前下了圣旨都甘陕总督府,杨一清被封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不日就将回到京师,杨菁菁来信就是为了询问江夏何时回京,她很希望能够在京师见到他。

杨一清被封做户部尚书,并且还加了太子少保?

这个消息的本身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杨一清也算得上是大明的老臣子了,并且节制三边军政要务,功不可没。

如今人年纪也不小了,召回朝中掌管户部,这并不奇怪,并且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但是奇就奇在两点。

第一,杨一清要被召回朝这个消息江夏他竟然事前一点都不知道。

以千门如今的消息灵通度,一个正二品的官员进行如此大的调动,按理说千门是不可能收不到消息的。

而现在的确是没有消息,那么可能性只有一个。杨一清回朝的圣旨乃是发的中旨,没有经过内阁便直接发了出来,如此才有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因为这事儿可能就只有朱厚照一个人知道,他不说谁也不可能收到风。

第二,按照杨菁菁这封信送来的速度,江夏其实可以反推一下朱厚照发出中旨的时间。

很明显,这时间应该是朱厚照刚刚离开京师,以镇国大将军朱寿这身份南下的时候。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一道中旨呢?

江夏整个人陷入了沉吟之中。

突然之间江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感觉整件事似乎有些不对。

这几天一直都只顾着跟朱厚照置气,却忘记了朱厚照来江南原本的用意。

他是来平定叛乱的?当然不是。其实江夏的心里很清楚,朱厚照实际是想来劝他回京师的,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他强杀刘瑾的事,他这才没有回去而已。

一边请我回去,一边又找杨一清回去。朱厚照这是准备干什么?京师出了什么问题,需要让自己和杨一清一起回朝?

江夏想到这里,立刻将杨菁菁的信一收,然后叫来韩慕枫等人准备,他必须要马上去江西。

京师这边。

杨廷和他们联合向外面宣布,说皇上感染风寒龙体欠佳,所以暂时要在乾清宫修养。

然后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杨廷和逼迫着朱厚照写各种各样的圣旨。

有换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的,有换禁军兵官的。

京师之中,负责护卫皇宫安危的有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千五百余人,这部分兵力基本已经被钱宁控制。

另外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