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师(老虎)-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细细想一下又觉得朱厚照的确是很不简单,曹元和毛文举能够走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小心谨慎这一特性多多少少都肯定是有的。

但是朱厚照却能将他们二人贪污的证据掌握的清清楚楚,足见朱厚照在很早已经就已经动了心思要对二人下手。可是朱厚照却一直隐忍,隐忍到杨廷和重新入阁以后才对二人下手。这一份隐忍,换做一般人谁能办到?更何况是一个帝王。

在江夏的心目中原本朱厚照是简单的,可是突然之间又觉得他十分的不简单,这一种反差令江夏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自然。

朱厚照道出自己就是动曹元和毛文举的幕后指使人以后,他仔细观察着江夏的表情,见江夏那副模样朱厚照拍了拍江夏的肩膀。

“大哥觉得我心中城府很重是吧?”

“我。。。。。。”江夏抬起头看向朱厚照,刚刚开口想要解释一下,朱厚照却摆摆手道。

“大哥,其实你有所不知。我虽然是大明的皇帝,看上去至高无上乃是九五至尊。但实际上这个位置坐着令我如坐针毡,大明的藩王宗亲个个对我这皇位虎视眈眈,周边邻国也无不觊觎我大明锦绣山河。而更加让我寝食难安的就是我的文武大臣们。

这些人虽然平日里也相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一旦遇到跟我有关的问题,他们之间就算是有血海深仇也会立刻抱成一团。

比如曹元和毛文举两人本来政见不和,在朝堂之中也多有争执。但是当我提出要让江彬出任宣府统帅时,这两个人竟然带动群臣一起反对。朕下了圣旨,曹元竟然敢装病不朝,以致于江彬的官印、赴任文书无法发出。毛文举竟然敢联合宣府四镇的将领上万名书,齐齐反对江彬出掌宣府。

朕的圣旨竟然最后不了了之,究竟他们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说到这里,朱厚照越说越愤怒,最后一句几乎就是怒吼出来的。

江夏听出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大明的文武大臣的确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共识。

他们不让江彬出掌宣府并不是他们对江彬这个人有什么意见,而是他们知道江彬乃是朱厚照的心腹。

让江彬出掌了宣府,就等同于朱厚照手中握了一支兵权。江夏曾经听李东阳说过自从土木堡事变以后,文武百官对于皇上掌兵权的事就十分敏感,所以一旦遇到这些事他们都会联合反对。

朱厚照把江夏叫来自然不是刻意想要给他解释这些,他伸手按着江夏的右肩道:“大哥,接下来朝廷将会清理掉一批官员,我一会儿让人给你一个清理名单。你看过以后自己再写一份推荐的名单给我,似你上一次在查两淮盐政时所举荐的那些人就很不错。年轻又有干劲,并且多是国子监里出来的,对朝廷肯定忠心。”

江夏看了朱厚照一眼,点了点头。

和朱厚照谈完后以后江夏离开了豹房,他走出豹房以后回头看了看,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怪异。

江夏脑海中回想起之前朱厚照跟他说的每一句话,最后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心中暗道一声:“老二这是在警告我啊。”

的确,朱厚照在最后特别提起江夏在查两淮盐政后组建盐务局时所推荐的人。

那些人多数都是天骄里面的人,和江夏是同窗。江夏举荐他们也算是把两淮盐务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当时朱厚照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刚才朱厚照那话往深一层的含义里去深究,那就是一种提醒。

江夏上了耿中秋的马车以后直接让马车送他回到了皇族龙探衙门,在衙门里坐了一下午,江夏抽出一张白纸提笔写下一份举荐名单。这份名单江夏经过再三推敲,没有一个是和他有过交情的,但又确实适合担任那些空缺的官职。

这算江夏表达的一个态度,同时他心里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皇帝就是皇帝,既然大家关系再好,有一些鸿沟是绝对不能逾越的。比如。。。。。。结党营私。

次日,早朝。

首先随侍太监拿着圣旨念了对于曹元和毛文举的处理结果,并宣布曹元和毛文举的抄家监斩等一众事宜均由杨廷和负责。

其次就是宣布新任兵部尚书,这个职务举足轻重,一旦上位就等于成为军方系统的一把手,可谓是位高权重。

江夏也对这个职位推荐过一个人选,那就是甘陕总督杨一清。此刻准备宣布兵部尚书人选时,江夏侧耳倾听着,想要听听最终朱厚照会让谁做这个兵部尚书。

随侍太监用平稳的声音念出:“户部侍郎王琼迁兵部,升任兵部尚书,官正二品,授。。。。。。”

这一道圣旨发出,全场哗然。想不到最终出任兵部尚书一职的竟然是王琼?

这王琼何许人也,其实在大明朝堂之上他也是一个名人。

王琼乃是明成化二十年的进士,历成化、弘治、到现如今正德一朝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他从一开始小小工部六品工部主事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到了户部侍郎,没想到今日突然就一飞冲天成为兵部尚书。

户部侍郎是正三品,兵部尚书是正二品。虽然品级相差不大,但是两者之间的实权,和在朝中的影响力绝对不可相提并论。

正当大家还没有从王琼出任兵部尚书的震撼中脱离出来时,朱厚照突然出声亲自宣布了一道口谕,这一道口谕更加让群臣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百六十九章血溅太和殿

朱厚照从龙椅上站起来,目光扫了底下群臣一眼,而后道:“传旨下去,自今日起,宣府都指挥佥事江彬出任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镇守总兵,统帅四镇以固边关。

朱厚照说完以后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惊呆了,像靳贵他们这几个大臣原本还准备站出来反对一下。可惜还没等他们开口,朱厚照又添了一句:“朕意已决,尔等谁若就此事再有多言,朕定不相饶。”

朱厚照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决绝无比,群臣顿时被震慑住,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江夏暗自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老二身为帝王想要控制兵权这没错,但是这手段未免施展的太过于激进了一些,以往江彬要出掌一个宣府都已经是困难丛丛,现在却一下丢了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给他,这跨度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要知道宣府、大同、辽东、延绥这四镇乃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历来都属兵家必争之地。如此一个地方竟然直接就交给了江彬,抛开这里面的政治影响和政治意义不论,交给江彬是否安稳也是一个问号。

毕竟江彬声明不显,放着那么多的名将老将不用,用他去统帅宣府四镇,总是让人难以心安。

朝堂之上无一人站出来说话,一时之间朝堂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

朱厚照再次扫了众人一眼,而后淡淡说道:“既然众爱卿都无意见,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朝议暂且如此吧,朕乏了。。。。。。”

按照惯例,朱厚照最后会摆摆手说出“退朝”二字。

可此时突然太和殿中响起一声带着几分悲怆的高呼声:“皇上!”

朱厚照微微一凛,目光顺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过去。朝堂上文武百官都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过去。

以江夏的听力,他甚至不用看都知道此时此刻叫朱厚照的人是谁。

只见礼部尚书靳贵从人群之中走出来,来到大殿中间的空地上跪下。

靳贵在大明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子了,所以看见靳贵这副模样朱厚照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善,原本准备离开的步伐也停了下来,转而坐回到龙椅上。

靳贵先对着朱厚照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摘下自己头顶乌纱帽,放在身旁的地上,沉声道:“皇上,微臣斗胆请皇上三思,江彬年纪尚轻声名不显,于军中并无威望。任一宣府统帅且尚嫌不足,更何况其同时统帅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宣府、大同、辽东、延绥乃是卫戌京都,抵御蒙古的要塞。此四地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若然有失,则大明江山社稷危矣,大明千千万黎民百姓危矣。请皇上三思啊。。。。。。”

靳贵说到最后竟是老泪纵横,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江夏相信,他此刻走出来劝朱厚照三思绝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真的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

不过江夏心中明白靳贵的仕途恐怕已经走到了尽头,老二先前才说了他意已决,不允许任何人就此事再多言。可是靳贵最终还是说了,所谓君无戏言,他说了肯定就要承担后果。不过很明显靳贵早已经有心理准备要去承担那个后果了,否则他也不会把自己的乌纱帽脱下来。

正二品的乌纱帽,多少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