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忙活了半宿的李承乾本就累个半死,正打算回去睡一觉补补,如果换成别的朝臣,就算是真有事情也不会意这一天半天,糊弄糊弄也就过去,这早朝大概算是上过也就行了。
可是遇到这货就没办法了,倔脾气一上来,管你什么累不累,反正不把事儿办了你就别想休息。若是不听也行,若是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年轻敢踩着老夫这一身老骨头走过去,老夫就不管你。
李承乾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算是压下心中那份想要杀人的怒火,长叹一声说道:“权爱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只要本宫能处理的决不会推诿。”
结果,李承乾明显的高估了老货的人品,权万纪这老家伙一开便把他吓了一跳:“太子殿下,为何土地置换的事情不让民间百姓参与?难道勋贵们家中土地还不够多?”
李承乾不得不佩服这老家伙的胆量,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直接,要知道,对于某些人来人,权老头儿刚刚的这一句话可是等于刨进别人家祖坟一样。
不过这老家伙虽然胆子大,性子倔,但仅凭这一句话给李承乾留下的印象就完全变成了天真,老天真。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承乾不得不拿出对待孩子的态度,咂咂嘴说道:“权爱卿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不过本宫同样有些问题,不知道权爱卿是否可以为本宫解惑?”
“殿下何事不明,只管言说!”权老头倔哄哄的杵在大殿中间,丝毫不顾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同僚递来的眼神。
满大唐全都知道,土地置换是李承乾提出来的,现在明明这件事有利于大唐百姓,可为什么却只让勋贵与世家参与?这是朝中清流们万万不能理解的,找李承乾的麻烦也并不算超出想像的事情。
不过清流们万万没想到,权万纪会在大唐皇帝离开长安的当天就向李承乾发难,而且还是在小朝之上。
这等于是把大唐太子给逼到绝路上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是很难服众,这天下的悠悠众口怕是随时都可以怼死他。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觉得权老头应该是读书读傻了,完全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老天真。
“太子殿下还请明言!”权老头见李承乾的半晌没有说话,梗脖子开始催问。
“好,那本宫就说了。”李承乾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只知道拍脑门子说话的清流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尊重事实,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权爱卿,本宫很想知道,按现在大唐的田亩制度,若是一比二置换土地,我大唐百姓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全部使用上?田亩制度的税率是不会变的,两倍的土地就要缴纳两倍的税费,那么如果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地都种上,这份税谁来缴?难道等到秋天逼死人命?”
“另外,就算是我大唐百姓勤劳,真的可以将全部的土地利用起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需要多少时间?三年还是五年?”
“我大唐军卒拿自己的命换来的土地,难道就这么不值钱?就这样供你们拖拖拉拉的慢慢开发?时间不等人,大唐想要实现一个大的飞跃,难道就靠着那种慢吞吞的发展进度?”
“勋贵与世家他们都是贵族,贵族就应该有贵族的责任与担当,你们不要以为这件事情是他们占了便宜。不要忘了,东北那片土地只是刚刚被大唐掌控,在那里还有大量的流寇,土匪。”
“现在就把大唐百姓迁过去,你们想让他们去送死么?你们拿什么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不要天真了,成熟一点不好么?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认真的去考虑考虑,不要人云亦云。”
“本宫知道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们并不是孩子,你们是帝国的高层,你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不要因为你们一时的意气,让我大唐百姓来承担不应该他们承担的后果。”
李承乾并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唱高调,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仅仅是这样也把一群老家伙说的面红耳赤,个个臊眉耷眼的低下了头。
至于权老头,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整个人像是忘了身在何处。
第1203章 李佑的目的
一群清流的老家伙们被李承乾说的哑口无言,纷纷低头沉思,他们只是思路出了问题,多数时候喜欢钻牛角尖,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傻子,毕竟能混到朝堂之上,就算是傻也不会傻的太过厉害。
经过李承乾的一番说明,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认同了他的观点,世家和勋贵的确有能力在东北的乱局之中站稳脚跟。
一群老头子都是从乱世中过来的,每个人都知道乱世人命不如狗,若真是像李承乾所说的,东北那边情况如此恶劣的话,让百姓迁过去的确是害了他们。
“太子殿下,老臣……老臣有罪!”一直梗着脖子等李承乾解释的权老头终于低头了,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说道:“可是殿下,民间已经对此事颇有些怨言,这,这要如何解决?”
“这是你们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拿来问本宫。”李承乾的声音越来越大,得势不饶人的大唐太子终于暴发了。
“你们是朝庭的官员,你们的俸禄中有百姓的血汗钱,难道你们就不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事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圣人之言你们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是不是从学堂一出来就都还给先生了?”
“你们既然读的是圣贤书,自然就应该秉承圣人遗志,将圣人有教无类的思想传递下去,百姓不懂的事情你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让他们明白,而不是跟着他们一起起哄,难道他们没读过书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么?你们也没读过书么?”
大发雷霆的李承乾将所有清流骂了个狗血淋头,总算是把这段时间老头子给他的压力全部发泄了出去。
不过他也知道,这帮老头子不能得罪的狠了,发泄过后看着一群满面通红的老家伙,长长舒了口气,意味深长的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按说都是本宫的长辈,很多道理就算是本宫不说你们也都清楚。”
“其实本宫也和你们一样,也想希望我大唐百姓都富裕起来,也希望我大唐百姓不会在饥荒之年易子而食,但这需要我们整个大唐朝庭共同努,需要我们劲儿往一处使。”
“只有整个朝庭团结到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带动大唐的经济,带动大唐的民生。若是我们整天都在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总是觉得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是在某私利,总是恶意的揣测同僚,这后果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都应该清楚。”
权万纪、于志宁、杜正伦等一批大唐朝庭的清流,一批敢于冒死谏言的家伙们个个面红耳赤。
先是被李承乾的一顿数落,然后是一顿暴训,最后又温言软语的一顿怼,若说没啥想法那是扯淡。可是身为清流的他们又不能像程妖精那样无耻,就算是心中有再大的委屈,也只能忍下去。
李承乾说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怕是会有老家伙想不开在大殿上撞了柱子,所以在一声轻咳之后,缓缓说道:“行了,今天的朝会就这样吧,有什么事情明天早上再说,诸位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正好这段时间大唐就要推行全国免费教育这条国策,你们都回去考虑考虑,有什么想法明天到早朝上说说,就这样吧,散朝!”
“送殿下!”老家伙们被狠训一顿之后,自然不会有什么心思继续处理所谓的“朝政”,齐齐一声恭送之后各自散去。
“大哥,厉害啊!”李承乾出了大殿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李佑那小子,当然也听到了他的马屁。
这小子借口生病并没有跟着老头子去山东,正巧老头子也不是那么待见他,两相一将就,自然也就留在了长安,成了老头子的儿子中唯一与李承乾做伴的人。
“你小子不是生病了?当心让那些老家伙看到,在父皇那里参你一本。”李承乾伸手拨开李佑伸出来的大姆指,对着前殿歪了歪脑袋。
结果李佑这小子自嘲的笑笑,接口说道:“大哥,你真当父皇不知道我装病,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不想带我罢了。”
“得,我懒得说你。”李承乾知道李佑说的是事实,但这种事情他不管怎都没办法将话题接下去,只能含糊的应付着。
发生在李佑身上的事情其实很尴尬,李承乾作为嫡长子不管怎么劝说都会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话题岔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