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8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会怎么样,否则你以为你舅舅和丈人他们为什么会死抱着家里那点地不放?每年收不了多少地租不说,灾年还要赔进去不少,难道他们真的有钱没地方花了?”
  老李对李承乾的后知后觉充满了鄙视,如果不是这小子还知道土地兼并,只怕真会认为他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纨绔。
  李承乾尴尬的挠了挠脑袋,咂咂嘴努力的回忆着后世那些国家都是怎么解决关心荣誉这个问题的,可思来想去最终却一无所获。
  大唐并不是后世,在后世的现代可能一枚勋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大唐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古人的思想与现代人并不一样,你不能指望出台一项政策,一夜之间就能改变所有古人的想法,直接取得他们的认同。
  所以面对老头子的问题,李承乾无奈的选择了放弃,摇头表示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
  不过好在老头子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份的为难他,见他认怂之后便把话题继续了下去:“你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朕十分认同,那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关于土地、食邑在勋贵中起到的作用,你还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不过你这个股份制的想法很好,由国家控股达到控制私营作坊的目的,这一点可以推广一下,没必要只局限于你的那个铁路公司,其他行业也完全可以这样执行。”
  推广国家控股?李承乾有感于老头子思维的跳越性,惊讶的抬起头。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相比于成立一家铁路公司,国家控股的概念领先于大唐这个时代太多了,就连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影响力几乎都比不上国家控股。
  因为免费教育想要发挥出影响力至少要等到三、五年之后,可是国家控股对于大唐国策来说,起到的作用几乎是立竿见影。


第1147章 高句丽的末日(一)
  从长安城回到咸阳之后的一个月,李承乾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寂寞,没有人来访,也没有人来祭奠老李渊,就好像这个世界已经把他彻底遗忘了一样。
  所以无所事事的太子殿下只能找来自己的女副官、女保镖、女仆……陪自己下五子棋,左右这种通俗易懂的玩法一会就学,李承乾也不愁没人陪自己玩。
  而就在李承乾彻底沉寂下去的时候,高句丽半岛上的斗争却进行的如火如荼。
  因为持续一年半的战争,高句丽百姓早就已经无心种地,而仅靠前年积攒下来的那些粮食,怎么可能让人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季。
  虎狼一样的大唐士兵疯了一样搜刮着粮食,同时还不断驱赶着那些缺衣少食的高句丽人向高句的都城、新罗边境、百济边境迁移,使得这三个高句丽半岛上的势力不知所措。
  大批的难民来到高句丽都城外面乞求入城,而伪长安此时为了防御大唐,早就成了一座兵城,哪里还有供百姓居住的地方。
  新任高句丽国王每天都被皇宫外面的请愿声逼的难以入眠,但是他却无法下令驱逐他们。
  这些百姓已经是他最后的依靠,万一大唐攻城,他还要依靠这些帮他防守,所以他只能忍,同时还要将为数不多的粮食派发出去,省得那些百姓被饿死。
  可这样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伪长安并不产粮食,城中存粮也是以往积攒下来的,等到这些粮食被吃光的时候……
  但是外面那些难民他不得不收拢进来,因为这是民心,如果不收进来很可能没等到唐军打过来,外面的百姓就会主动攻城。
  毕竟饿了的人们是十分可怕的,为了一口可以吃的食物,他们甚至可以杀掉自己最亲近的人,造反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
  另外与高句丽国王面临同样尴尬情况的还有新罗。
  新罗的善德女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不止一次接到国内郡县官员被刺杀的消息,这些人往往都是死的不明不白。
  有些是死在官署,有些是死在家中,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被发现的时候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样子往往都是在睡觉,只不过是那种一睡不醒的睡。
  刚刚开始的时候,善德以为是仇杀,曾经下令全国缉拿杀人者,可是很快这种想法就变了,因为这种的刺杀正在不断的蔓延向全国,甚至就是新罗的都城中都发生了不下五起,死去的甚至还有新罗的一位亲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仇杀,这完全就是暴乱的征兆。
  没人知道下手的人是谁,也没人知道杀人者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新罗国各大世家和各个阶层的官员们人人自危,每天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睁着一只眼。
  可即便是这样,刺杀依旧在不断发生,以至于到了后来很多官员都开始递交辞呈,宁可回家种地也不想再当官。
  不过与高句丽与新罗不同的是,百济国内一直很平静,没有任何一丝的风吹草动,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百济国内发现了数次祥瑞之景。
  挑拨离间,这就是挑拨离间!
  彼此间大有关联的三个国家一面联系磋商,一面加紧想办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但一些隔阂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新罗与百济驻扎在边境备战的士兵不止一次的发生斗殴,死伤的人数在半个月时间里甚至达到了近千人之多。
  三个国家,谁都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事情一定和大唐有关,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来阻止,新罗和百济还在准备战争用的粮食,他们还需要近乎一个月的时候来等待粮食成熟。
  而高句丽……这个只剩下都城的国家自己都在苟延残喘,根本没有力量发起反攻,城里的粮食只够让士兵勉强吃饱,百姓……百姓一天只有一顿清水粥而已。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辽东军团,此时却正在积极备战,每天除了派出“獠牙”中队去执行任务之外,所有六率人马全部进入备战状态。
  李道宗、李思文、段瓒、程处默等人每天都聚在一起商量进攻的进计。不过李道宗一般很少发言,多数时间都是在听,听着一群小年青讨论着各种不着调的进攻方式。
  “极限战,超限战,高明送过来的情报里面是这么说的吧?可是你们看看你们这份作战计划都是什么?这特么是玩命战好吧?”李思文跟着李道宗时间长了,见识自然不凡,对于段瓒制定的作战计划横挑鼻子竖挑眼。
  不过小段的作战计划的确有问题,完全就是硬打硬冲,倒是满符合李道宗最开始的想法,不过和超限战相比,则完全是让自己超限,根本没有让敌人超限的意思。
  “我看这个计划也有问题,用六万人去冲四十万人的防线,就算是打下来了又能如何?根本没有余力来继续进攻,这次东征打完这一仗怕是只能结束了。”
  程处默同样不支持小段的想法,将他的作战计划草草看了一遍就丢在了一边。
  “那你们说要怎么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押着高句丽的老百姓去冲阵吧?”小段被几个死党一顿数落,有些抱怨地说道。
  结果李思文却理直气壮的接过话头:“为什么不能,反正又不是我们的人,就让他们去冲,看看高句丽的那个新国王到底下不下得去手。”
  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李绩那老头子的儿子,怎么可能是一个良善之辈,押着敌国百姓冲阵与李小二的道德观并冲突。
  段瓒却被李思文的理论吓到了,目瞪口呆的反问道:“啥?真的让他们去冲阵?”
  “俺认为没啥不可以的,再过一个月新罗和百济就完成战争的准备了,到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的可是数倍的敌人。”这次说话的是程处亮,作为一个不管是排行还是性格都是二的纨绔,二老程的无耻一点也不比他老子差。


第1148章 高句丽的末日(二)
  李道宗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了,现在这帮小年青一个赛一个的狠,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这几十年的仗似乎都白打了。
  超限战理论是被皇帝陛下以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而就在李道宗还没有领会其中深意的时候,一群小年青已经开始把超限战玩出了花样。
  投毒、刺杀、煽动闹事各种计划层出不穷。
  现在竟然又在策划着以高句丽百姓为先头部队,突袭高句丽都城的计划。可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在李道宗看来的确很完美,如果不考虑高句丽人感受的话。
  近两万的高句丽难民中间混进一千“獠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五千骑兵追在难民的后面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所差的就是高句丽会不会打开城门放这些高句丽难民进城。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