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如此作为,难道不怕本使上殿弹劾么?”吐蕃使者话中带刺,既有威胁又也有妥协。
威胁不用说,自然是指找李二去告李承乾的状;而妥协的意思则是如果李承乾就此放手,转身离开,他可以既往不咎,不去李二那里告状。
可是吐蕃使者却是失算了。
李承乾只是淡淡的隔着人墙看了他一眼,便将两只“法宝”收了起来:“五天之内,带上九个人,你可以安全离开长安,多耽搁一天就多留下一个人,十五天之后如果你还没有离开长安,那就永远不用走了。”
某人并不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对“找家长”这种事情十分敏感害怕。连后世带大唐一共三十来年的生命,怎么可能怕对方一句:你敢打我,我就去告诉你爸爸。
不过某人不怕吐蕃人的威胁,不等于吐蕃人就不怕他的威胁。
对于这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大唐太子,吐蕃使者还真不敢赌他是否会说到做到。
而且只有十个名额啊,留谁不留谁呢?看今天李承乾的行为就知道,留下就是死。
吐蕃勇士的确不怕死,但也不想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如果吐蕃使者真的选人带走的话,弄不好他自己就要先死在自己人手中。
之所以他被李二拒绝之后还一直流连大唐不肯离开,实际上就是想见见那个传说中“睚眦必报”,性格乖张的太子殿下。
现在见到人了,但却没有想到此人性格竟然会乖张到这种程度,一下子就把他逼进绝境,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早点离开,何必留下等这个杀星回来。
“太子殿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们只是来求亲的,并无恶意,我吐蕃国主……”吐蕃使者想要争取一下,如果李承乾能答应不杀人的话,他甚至同意马上起程走人。
“八个。”李承乾打断了吐蕃使者的挣扎,面无表情地说道。
“什么?”吐蕃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由反问道。
“七个。”
“……”吐蕃使者闭上了嘴巴,将所有的问题都咽回了肚子里。
眼前的杀星这是在数可以带走的人数,多说一句话就少带走一个人,这要是再说几句,怕是连他自己都走不出长安城了。
“求亲失败却不离开,你是在等本宫吧?现在你见到了,满意了吧?”李承乾面无表情的说着,根本不在乎吐蕃使者回不回答。
当然,如果吐蕃使者回答了,他会再减少一个可以离开的人数。
“本宫早就说过,大唐公主不和亲,你们竟然还敢来,那么就要有付出代价的准备。”
“另外本宫可不是我父皇,父皇仁德,但本宫可不一样,想娶本宫的妹妹,就先试试本宫的刀利不利。”
“最后,还是那句话,告诉你们国主,本宫等着他,让他尽可放马过来一战,看本宫惧他不惧。”
霸道,不容拒绝的霸道,所有人看着李承乾的目光都满是异样。
吐蕃人眼中满是绝望,而突厥人和夜魅、苏猛等人眼中却是异彩连闪。
谁都不想自己跟着的主上是一个怂包,或者是那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软性子。那样的话他们这些作下属的办起事来就会束手束脚,生怕有什么失误会引起上头的怀疑或者责怪。
可是霸气无双之辈就不会这样,通常霸道的人都是为达目的不责手段,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不用有任何犹豫,不管是杀人也好,放火也罢,只管放手去做,不用有任何负担,只要把事情办成,一切后果都会人替他们扛下来。
第682章 应对(上)
吐蕃人到底是怎么选出七个随从的,李承乾并不在乎,因为在当天夜里,由“第七小组”主攻,“獠牙”三中队辅助,京兆府“城管大队”配合的绝杀计划便已经展开。
白天已经警造过那些吐蕃人了,如果到了晚上还没有选出七个随从离开驿馆的话,那么死了只能算是那个吐蕃使者倒霉好了。
而在杀戮展开的同一时间,李承乾则是坐在老头子的书房里面,抱着曾经属于他的大茶缸,四下打量着。
“现在外面都在传你手里有仙家宝贝,是什么东西,拿出来给朕看看可好?”李二批完了最后一本奏折,放下笔,凝视着李承乾问道。
“仙家宝贝?”李承乾疑惑的扭过头,把注意力放到老头子身上:“父皇,仙家宝贝是什么?”
“嗯?”看着李承乾不似伪做的表情,李二也是一愣,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过很快李二就定下心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就是发出一声巨响,然后就把人弄死的那个。”
手指轻敲桌面是李二思考问题是的习惯动作,一旦他和谁聊天时做出这个动作,那么就说明他已经开始怀疑对方说话的真实性。
“父皇说的是火铳吧?您不是也有两把么?就是您上次从九成宫回来时候儿臣送您的那个。”李承乾脸上带着狐疑的表情,有些搞不懂老头子在搞什么,难道老头子拿到那两把手铳从来都没用过?或者送人了?那可就太吓人了。
“……”李二两眼直勾勾的,分明就是还没有想起来的样子。
无奈李承乾勾勾手指,把方老太监叫过来,然后把自己的手铳掏出来交给他,让他给李二送过去。
“就是这东西?”拿着李承乾的手铳,李二脸上闪过一丝恍然。
然后……李承乾嗖的一下窜到了门外:“父皇,那东西别对着人,一不小心会死人的……”。
天啊,老头子难道不知道那手铳是上了膛的么?竟然拿着来回比,这要是不小心,自己的小命可就要被老头子给报销了。
半晌之后,老头子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行了,你进来吧。朕还当是什么仙家宝贝,原来就是这个。”
“父皇,您的呢?不会没带着吧?这可是儿臣送您防身用的,可不是摆设。”回到书房里面,李承乾看到手铳被放在桌上,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朕还用不到防备那么多,如果到了这天下有人想刺杀朕的时候,那么这大唐江山不要也罢。”说到自身的安全,李二信心十足。
不管是真是假,单就这份豪气就够李承乾学上百把十年。所以某人只能干巴巴的眨着眼睛,一脸窘迫不知应该如何应对老头子。
“你真的打算一个活口都不给那些吐蕃人留?要知道你这段时间名声可不怎么好,那五万高句丽奴隶的事情还没有平息,你再折腾这么一出儿,怕是麻烦不会小。”搞清楚了“仙家宝贝”是什么东这后,李二将话题转到了晚上李承乾对吐蕃使团的行动上面。
在行动之前,李承乾已经把方案报到了老头子的案头,动用多少人手,什么时间动手,这些全都写的一清二楚。
上一次背着老头子调动军队被流放的风头还没过去,李承乾可不想让老头子说他“记吃不记打”。
“父皇,左右不过是一些蛮夷罢了,既然他们敢到大唐的土地上撒野,那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李承乾耸耸肩,显得满不在乎。
左右现在他也是没有好名声了,不如就留个屠夫的名声好了,当一个“暴君”没什么不好的。
而且他是太子,只要让老头子满意就行了,其他人的评论完全没有必要去在乎,就像他的另一半灵魂说的:有不服的杀了就了,杀五百看看还有没有不服的。
再说李承乾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的人,一些对国家,对他有利的建议他还是听的。
不在乎的只是一些无所谓的评论罢了,比如什么以教化蛮夷,比如什么烂好人的仁义。
仁义这种事情对大唐子民没错,必须皇室需要子民的支持,待百姓以仁、以义这是正确的。
但是对那些想要抢夺大唐的土地,抢夺大唐的资源的异族,还要讲什么仁义的话,李承乾完全不介意把这些想话仁义的家伙送到异族去,让他们在异族好好讲一讲仁义。
另外就是教化,一个没有大棒的教化可行么?就算是在大唐,老师还要准备一个戒尺吧?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要用戒尺教育。
那么异族呢?大唐自己的子民都需要用戒尺来让他们好好学习,异族是否要用钢刀?
李二知道李承乾的想法,如何对待异族,他们父子不止一次的讨论过,所以在看到儿子的态度之后,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暗叹自己这个当爹的真是命苦。
人家爹当的那是说一不二,自己这个爹当的,天天给儿子擦屁股,然后还要被老婆说心太狠,真不知道谁是爹谁是儿子。
如果不是看在这小子一些作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