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三天之后,李元昌在鞠智盛举办的盛大欢送仪式中,跟着于阗使者踏上了前往于阗国的旅程。
而在同一时间,一队由长安出行的商队也正踏着晨光走出了玉门关,向着大漠深处缓缓而行。
另方面,一直驻扎在青海湖边上的一万五千马贼也换上了曾经他们无比熟悉的大唐军队拔营起寨,人喊马撕声,在伏俟城中亦可隐约听到。
“薛仁贵,你真的打算这次让宝林还队么?就不怕那小子一时冲动坏了计划?”王玄策安坐于薛仁贵的大帐之中,穿着一件真丝小小褂依旧热的满头是汗。
不过现在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尉迟宝林马上就要出发再次进入西域,对于这个憨货,王玄策无论如何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去执行那么庞大的一个计划。
“他只负责打仗,根本就没有计划让他破坏。”薛仁贵依旧是一身戎装,尽管已经热的脸上全是汗水。
身为一军之统帅,以身作则是本份,尤其是薛仁贵刚刚接手左武卫,一没资历,二没战功,更是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否则根本无法管理手下一群跟着秦琼混出来的骄兵悍将。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宝林的性子你难道还不知道?打起仗来连他老子都能忘了,你真的就放心让他去独挡一面?”王玄策有些着急,对于薛仁贵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很是不满。
不过薛仁贵却像是没感受到王玄策的急切一样,慢条丝理地说道:“没事的,宝林不管怎么说也是尉迟大将军的长子,战场上的门道那可是门儿清。以前打仗不要命那是因为他只负责局部战场,现在高他负责全局,你就是拿刀架他脖子上,他也不会再那么冲动的。”
说到底,王玄策并不是军方的人,玩玩阴谋算计之类的东西是他的强项,但是说起带兵打仗还是差了些,根本无法领会那种“万人敌”的猛将一旦暴发出强大的气势之后,对战局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所以薛仁贵只能用将门虎子之类的比喻来安王玄策的心。
而且王玄策现在只是想着西域,却没有想过身后的吐蕃,和所有的朝臣一样,他也认为吐蕃在积石山上的军队更多的是做个样子,不会真的对大唐军队发动袭击。
但是薛仁贵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吐蕃的一切动作绝不是威胁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不注意或许这些蛮夷真的会从积石山上杀下来。
正是基于这一点,薛仁贵才没有领兵再次进入西域,他必须留在吐谷浑,防备吐蕃这个不断崛起中的国家。
因为李承乾的种种操作,西域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西域,如果不出意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域只会更乱,战争虽时都可能爆发。
积石山上的吐蕃人会不会趁火打劫,这一点谁都无法肯定,如果不想让深入西域的军队变成无根之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吐蕃人堵在高原之上,让他们下不来。
这些都是薛仁贵根据西域现状做出的一些判断,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他是将军,不能拿着感觉来说事儿,所以只能以强权将事情压下去。
王玄策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军事上的事情并不需要他理解,只要服从就好。
“兄弟们,准备好了没有?”和王玄策所担心的不同,尉迟宝林对于自己独领一军还是信心十足的。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会指挥难道还记不住老头子是怎么打挥的么?反正老尉迟没少在家里吹牛当初自己是怎么怎么厉害,大不了照着作也就是了。尉迟宝林就不信,老头子能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一条,自己就不能!
第675章 阴谋进行时(三)
“汉王殿下,这几日外臣因为安排一些事物,多有怠慢!恕罪恕罪!”荒漠中,绵延的大帐连成一片,一间最大的帐篷中,消失了大概四、五天左右的于阗使者再一次出现在李元昌面前。
“无碍的,使者有事只管去忙。”李元昌怀里抱着两个千娇百媚的西域女子,享受着美女用樱唇喂过来的葡萄,笑的见牙不见眼,直到此时他才找回了一点昔日王爷的感觉。
于阗使者顿了顿,面露难色:“汉王殿下,不知是否能屏退左右,外臣有要事与殿下相商。”
“哦?有要事?”李元昌面色逐渐严肃,在怀里女子胳膊上拍了拍,示意她们离开,然后又对四周伺候的侍女和护卫挥挥手,让他们全部离开,直到大帐中再无他人之后,才悠然问道:“有什么要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不料话音方落,于阗使者双膝一曲跪倒尘埃之中,泣声说道:“汉王殿下,于阗即将灭国,还记殿下垂怜,施以援手,救于阗于水火之中!”
李元昌脑子一阵发懵,一时搞不懂这个于阗的家伙到底在搞什么怪,为毛前几天还好好的,这一转脸就成了这般模样?难道是西突厥打过来了?这家伙来找自己借兵?那可真是求错了人。
不过想归想,李元昌还是硬着头皮问道:“使者切莫如此,有何困难且说来听听,只要本王能帮得上忙,一定全力以赴如何?”
“殿下一定帮得上,一定帮得上的,还望殿下救我于阗一国子民。”于阗使者似乎真的有点入戏了,一番话说的声泪俱下,让听者揪心,闻者落泪。
“好好好,本王答应了,你先起来,把事情说清楚如何?”于阗使者哭的凄惨,李元昌也不好再坐着,起身将他拉起来,和声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于阗使者顺势起身,用衣袖在眼角擦了擦,然后悲声说道:“前段时间大唐军队到西域维和,结果竟然让我于阗拿出四万人的口粮……殿下,我于阗本身产粮就少,如何拿得出来,殿下,还望殿下帮帮我于阗啊。”
“四万人的军粮?”李元昌愣了一下,四万人是多少他都不知道,四万人的军粮在他心里更是没个准数。
“是啊,殿下,于阗实在拿不出来,想请殿下帮忙美言几句,事成定有厚礼奉上。”于阗使者点点头,他并不知道李元昌其实心里没数,还以为他愣神是在惊讶数量的庞大。
“这个……”李元昌犹豫了一下,缓缓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沉默半晌才开口说道:“此事容本王想想,回头给你答复如何?”
“殿下……”于阗使者哭丧着脸,还想再说些什么,不过看着李元昌脸色越来越难看,只能把后成的话吞回肚子里,躬身告辞。
不过出了帐篷之后,于阗使者脸上的那种悲戚之色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笑的面孔。
如果不为了有一个挡箭牌,汉王这种草包,怎么可能受到这么好的待遇,又是美女又是美食的,空筒子王爷而已,真当于阗国缺祖宗么,需要把他弄回来供着。
不过被当成草包的汉王殿下却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不管他在别人心目的地位如何,他都知道,这件事他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大唐军队根本就不是他能指挥的动的,那些骄兵悍将也不可能听他一个空筒子王爷的吩咐,如果他们肯听话,也不可能丢下他自己一个人在高昌待着,连一个小兵都没给他留下。
可是正因为这样,也使他有了一些操作的余地。
空无一人的大帐中,李元昌阴沉着脸,做着自己的打算。
他在算计如果他把这件事给抗了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凭空消失四万人的粮草,大唐的军队还能不能在西域待下去,如果待不下去是否会撤回大唐?
如果因为大唐将军的肆意胡为将西域逼的彻底反叛,不知道会不会对李承乾的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呢?
自从接入西域开始,李元昌遇到的所有人,身上基本都打着太子派的标签,如果现在他还反应不过来李承乾打算图谋西域的话,那这么多年的皇子生活可真就白混了。
基于这个推断,西域如果叛乱的话,李承乾势必会因此而受到牵连,甚至就此失势也未可知。当然,李元昌或许也会受到牵连,但是如果能拉李承乾下水,他认为完全值得。
仇恨在很多时候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让人不知不觉中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李元昌自以为是的认为他的能力可以在西域搞风搞雨,搅动风云,却不知道已经落入别人设计的圈套,正慢慢滑向无底深渊。
一个皇宫之中勾心斗角培养出来的皇子,没有经过朝堂,一下子就扎进国与国的纠缠,除了撞的头破血流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这是李承乾对李元昌西域之行做出的判断,就算是李元昌想要就此消声觅迹,退隐江湖,李承乾也会想办法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