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么?”王玄策沉默了一会儿,面色凝重地说道:“大唐不远万里来到西域,为的是西域的稳定与和平,这是大唐作为宗主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大唐绝不希望有人把大唐的好意当成软弱,否则大唐一定会让他知道戏弄大唐的后果。”
话说到这个份上,于阗使者有些急了,连声辩解道:“尊敬的使者,这一切都是高昌在挑拨离间,于阗真的没有一丝挑衅大唐的意思!”
“是与不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能养活八万军队,却只肯拿出支撑一万军队的粮食,你们于阗就是这样表示自己的诚意的?真是笑话。”
鉴于让于阗拿出四万人份的军粮是王玄策的指使,所以小鞠同志大帽子扣的没有一丝顾忌,完全就是往死里整。
而好死不死刚刚于阗使者出于一时的不愤,曾经挑衅过这位新任高昌国主,所以在坐的诸国使者竟然没有任何人怀疑这背后有大唐的手脚在里面,全都以为是鞠智盛在报复刚刚于阗使者的质疑。
王玄策面色微沉,似乎真的相信了鞠智盛的话,双眼盯着于阗使者问道:“于阗使者,你是否能够解释一下呢?”
解释?这怎么解释?这里是沙漠啊,从于阗运粮过来路上要消耗多少?而且于阗产粮并不多,用来供给军队都十分勉强,甚至有些时候还要从其他国家收购粮食。
可是这些话能说么?这些事情在于阗内部都是极度保密的事情,怎么可能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
于阗使者纠结着,绞尽脑汁的想着应对的办法,同时也在暗恨自己没事儿找事,早知道这个鞠智盛如此不是个东西,就不应该去撩拨他。
第587章 甜枣与大棒
相对于西域诸国,拥有数十万人口,胜兵八万的于阗国是强大的,而且已经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对于大唐来说,一个强大的西域国度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无论如何于阗都是必须要消灭的存在。
王玄策在山东用无数的高句丽奴隶来修路,这让他偿到了甜头,所以当他知道于阗有八万战兵,同时国民数十万的时候,将这些人抓来修路的念头就不可遏制的冒了出来。
他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了进去,找到了情报科“第六小组”的联络人,通过他们把消息送回长安。
这该死的世界,消息来回传递真是太麻烦了,送出的信必须经过八百里瀚海,然后到达玉门关之后,才会通过信鸽传向长安,如果再算上回信的时间,估计等到四月能收到回信都算是早的。
西域会盟的第三次议事在王玄策的干预下,很快定下了基调,于阗国负责四万唐军的粮食供给,龟兹负责两万唐军的粮食供给,而高昌则负责六万唐军的军费开销。
至于其他一些小国,他们国小民弱,完全不有必要让他们在军粮军费上出力。
但是王玄策也并没有放过他们,三月之内发动十万民夫赶到高昌,负责修建一条由高昌直通玉门关的水泥路成了他们的任务。
这帮该死的西域胡人,一个个都懒惰又自私,除了自己谁都不会考虑,王玄策除了亲力亲为,给他们安排任务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让他们加快会议的进度。
“尊敬的大唐使者,请问这水泥路到底是什么物事?”龟兹使者听到王玄策安排众小国修路,十分好奇,沙漠之中修路?有必要么?这种地方完全可以随便走,只要不掉进流沙里面随便怎么走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好吧。
“等到路修好之后你就明白了。”王玄策敷衍着说道。
他不知道怎么和一群土鳖解释水泥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不如等路修好之后再说。
“可是……西域完全没有必要修路啊,这里到处都可以走人。”龟兹使者终于还是把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是,这里的确到处都可以走人,但是车呢?可以走车么?这里到处都是沙子,马车走在上面立刻就会陷进去半个轮子。”
王玄策扫了宫殿中的众人一眼,对一群迷惑不解的土鳖们说道:“有了水泥路,西域的城邦之间就等于有了一条纽带,运输货物就可以使用马车,而不是只能用骆驼去背负。这样一来,同样的一头牲口,利用车子可以增加以前四到五倍的运量,难道你们不知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么?”
“四到五倍的运量?”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就连情绪有些低落的于阗使者也不例外。
四到五倍的运量所代表的意义很明显,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东西。
以前如果想运送葡萄酿去大唐,需要大量的牲口,但运量却不多,以至于西域有着大量的美酒却运不出去。
如果有五倍,不,四倍的运量的话,那就等于可以运送四倍的货物出去,同时也等于可以换回四倍的物资或者金钱。
这是好事儿,也是这几个月来西域诸国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能来这里的都是各国的贵族,哪一个都有自己家族的生意,相比于国家付出多少,自家能得到多少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静一下,静一下。”看着王宫乐的有些发懵,互相之间交头接耳的众人,王玄策不得不示意马万杰想办法让众人安静下来。
等到众人静下来之后,王玄策才接着说道:“大唐到西域来,是为了让西域更加稳定,更加和平,而不是为了侵占你们的利益,这一点本使希望你们能够明白。”
“我等明白。”
“明白。”
七嘴八舌的回答乱糟糟的响起,让王玄策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但这并不影响他下接来的威胁:“但是大唐不希望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报,东郭先生所作的事情,大唐绝不会做,所以希望各位回去转告各自的国主,不要做出任何激怒大唐的事情,否则大唐铁骑将会在任何时间出现在贵国国都之外。”
这种红果果的威胁,听在众人耳中是那么的刺耳,但却无力反驳什么,就连最强大的于阗都怂了,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必要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无畏。
议事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议的,众人草草的吃过鞠智盛命人准备好的晚宴之后,也就各自散去,将下午议事所发生的事情全部写好,再安排人送回本国。
而在高昌王宫的后殿,鞠智盛则是与王玄策相对而坐,大吐苦水:“王史君,我高昌现在国库里的钱并不多,军饷一事你看能不能用什么其它方式来抵偿呢?”
“可以,只是不知道国主打算什么来抵偿?”王玄策不动声色的问道。
“王史君,您别看我是高昌王子,但高昌的一切我却并不熟悉,具体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抵偿,我是真不知道。”鞠智盛苦笑着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这样吧,条件随王史君您提,只要高昌能做到,绝无二话。”
王玄策自然知道高昌付不起唐军那庞大的军费开支,要知道,他对高昌报出的军费那可是正常军饷的三倍有余。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让数万军卒劳师远征总不能没有一点好处吧?除去正常的军饷该给的“补助费”总要给吧?一旦发生战争死了人,抚恤金也要给吧?
这些钱从哪里出?如果全都由大唐来出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大唐皇室就会因为国库空虚破产了。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当初高昌把大唐请来了西域,那么这钱就由高昌来出好了,左右也只不过是左武卫正常军费的三倍而已,对于拥有五个郡、十余个县的高昌应该还是养的起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王玄策在下午的议事中,定下由高昌出全部军费的规矩,这是为了限制高昌,同样,也是为了不给那些小国太多的压力,引起西域番邦更大的反弹。
第588章 搅屎棍要来了
鞠智盛与王玄策的对话一直持续到天色微明,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王玄策在听,鞠智盛在说。
关于大唐军队的军费问题,鞠智盛接受了王玄策的建议,用白叠子来抵偿,而且价格按照高昌这边的价格来算,也就是说高昌每年要提供近千万斤的白叠子以充大唐六万军士的军费。
另外,雇佣大唐军士对高昌本国军队进行军事训练,而且在有战事发生的时候,高昌军队要听从大唐调遣。当然,如果高昌国遇到有外敌入侵的话,大唐也有义务帮助其抵抗外辱。
最后,鞠智盛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唐商人能到高昌来作生意,高昌十分愿意提高和促进与大唐之间的友好关系。
些有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昨天夜里与马万杰和田长平商量出来的结果,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