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杜如晦以目询问老李之后,点点头,答应了李承乾的要求。
接着,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一份契约被老杜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当读到:“如欠款不能当年结清,则每年需缴纳总费用的一半作为违约金(滞纳金)”之后,大殿中所有人都再吱声,魏征、王通也都退了回去。
“欸,那按这契约上的日期,好像太子要十万贯似乎是少了些,应该要十五万贯才对嘛。”程妖精唯恐天下不乱的再一次跳出来,朝着魏征与王通那边说道:“我说你们两个,这事儿不会不管了吧?”
“多谢程伯伯丈义直言。”李承乾先是对老程拱拱手,然后转头对魏征说道:“魏大夫,既然那普法老僧把事情闹上了朝堂,本宫是否也可以告他一个欠债不还,诬告他人之罪呢?”
魏征一张老脸青一阵红一阵,暗恨自己一时偏听偏信中了圈套的同时,只能连连拱手,羞愧难挡。而至于王通,李承乾理都没理他,跳梁小丑而以,如果找他的麻烦估计这货早就远窜涯州了。
放过了老魏,李承乾来到大殿中间,对面带微笑的老头子说道:“父皇,儿臣想请父皇恕了前大理寺少卿孙伏伽的失职之罪,给他官复原职,让他负责审理这桩涉案金额达十五万贯之多的要案。”
老李刚刚听完杜如晦所读的契约,正感叹又要有数万银钱入帐之时,被李承乾一提才想起来,大理寺卿现在正空着,唯一的少卿也被自己给关了。
“这……”李二沉吟着,有些不好下台,必竟当初人是他给关进刑部大牢的,现在如果就这样放出来,总觉得有些没面子。
“父皇,还请念在元昌王叔并无大碍的份上,原谅他吧。”李承乾看老头子似乎没办法下台,忍不住再次出声求情,同时像杜如晦和舅舅长孙无忌求援。
以长孙无忌和李二的关系,早就知道李二一定会对十五万贯的银钱动心,只是有些抹不开面子把孙伏伽放出来,让他审案,于是就着李承乾提示的眼神,与杜如晦同时出班奏到:“陛下,念在孙伏伽颇有些才干的份上,愿谅一次吧。”
第430章 债务转嫁
在大唐这个以诚信为本的社会,契约在手的李承乾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老僧普法,这里不管是当初老和尚想要投机取巧,以后将来可以赖掉欠款,还是一时眼拙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违约条款也罢,反正他现在欠了李承乾和李孝恭十四万四千贯银钱。
于是,手持大理寺判决书的李承乾再一次出现在了普法老僧的面前:“老和尚,现在你可以把这十四万四千贯交给本宫了吧?”
“太子殿下,您这是何苦呢,老僧手中的确没有这许多的钱财。”老和尚说完之后,面现悲苦之色,双掌合十,开始低声诵经,生怕压不住心中怒火,把李承乾给揍了。
这事儿并不是他刻意想要赖账,实在是现在印书的价格低的可怜,当初他印佛经的钱,如果拿到现在,足足可以印出十几二十倍的书来。
这让老和尚如何能够甘心再掏钱,而且比原本支付的那些钱还要多出许多。
“老和尚,你是真打算赖账不还?”李承乾可不管老和尚怎么想,这钱关系到他的医学院能不能建起来,不论如何他都要把钱要出来。
“太子殿下,非是老僧赖账,实在是没有那么多钱。”
听了老僧的话,李承乾心中冷笑,长安城里的寺庙,就差拿金粉刷墙了,说没钱,谁信啊!
想及此处不由说道:“老和尚,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们一年会收取大唐百姓多少供奉,那些田地和房产别说十几万贯,算是百十万贯,只怕你们也不缺吧?”
普法老僧面皮抽搐几下,宣了一声佛号:“太子殿下,那些都是信众布施的,非是佛家强求来的,而且……”
“停,本宫不信佛道,你说有钱没钱就行。”
“太子殿下,贫僧实在没钱。”
普法老和尚的确是没钱,不光是没钱,而且还穷的很。
庙里有钱,但那是公款,普法道是有权决定怎么花,但想到花上几十倍的钱,去印一份书,老和尚就肉痛的紧,怎么可能把这钱拿出来。
“成,那本宫这就回去,希望老和尚你将来不要后悔!”李承乾离席而起,拍拍屁股转身就走。
不争馒头争口气,既然他要不来钱,那就回家找家长,大不了这十多万贯不要了,统统交给老头子。
到时候等见钱眼开的李二陛下跑来要钱,看这老和尚怎么办。
“阿弥陀佛!”普法老僧注视李承乾离开,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似乎这一次又做错了。
半个时辰之后,急匆匆回了皇城的李承乾已经出现在甘露殿的外面,刚想开口问问门口的侍卫老头子房里有什么人在,就被一声怒喝吓了一跳:“臭小子,哪里跑!”
抬眼一看,却见李孝恭正三步并作两步份台阶上冲下来,一边跑还一边怒气冲冲的数落:“臭小子,老夫早就知道你小子不是个好东西,奈何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
“河间王叔,这是怎么了?小侄何处得罪您了?”
“怎么了?你还问怎么了?”李孝恭大眼瞪的溜圆,气鼓鼓地说道:“当初你跟老夫借那一千贯钱的时候,借条是怎么写的?”
“什么一千贯?什么一借条?”李承乾揣着明白装糊涂,脑中闪过“今借河间郡王李孝恭白银千两”的那张借据。
时间隔了这么久,这老家伙竟然真的跑来要钱了,而且还是跟老头子要,真不是他是怎么想的。
“怎么,你小子也想学那和尚,想赖账不成?”
“河间王叔这话从何说起?小侄的确是不记得了,王叔手中若有借条,拿来一观,要是真有,小侄立刻还钱。”
“放屁!”李承乾不说借条还好,一说借条,李孝恭更日火冒三丈。
早朝的时候,因为提到借钱、赖账之类的事情,让老家伙突然想起李承乾在青州时跟他借过一千两的银子。
所以散朝回家,立刻就在家中一顿乱翻,而且在找到之后怕李承乾借口年龄太小手中无钱,索性拿着借条直接来找李二,打算让老夫替儿子把钱还了。
结果,这一折腾,折腾出毛病了。
“今借河间郡王李孝恭白银千两”中的“今借”两个字含义太模糊,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谁跟谁借的钱,最后由李二拍板:此事债务关系不清,不可作为依据!
所以,李孝恭的钱就这样没了,一千贯钱就此人间蒸发。
河间郡王李孝恭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承乾当天会那么痛快的给自己打借条,而且当时笑的那么诡异。
“河间王叔,前段时间您这钱也没少赚,为了一千贯至于么?”看着李孝恭气急败坏的样子,李承乾满不在乎地说道。
“臭小子,那是一千贯的事情么?你小子怎么不说是你变着法的算计老子!”
“河间王叔,您看咱们之间这关系,说什么算计不算计的多伤感情,对吧?”李承乾向后退了两步,避开快要戳进自己鼻孔的手指。
“别提什么感情不感情的,你就说,你到底欠没欠钱。”
“河间王叔,千把两银子也值您张一回嘴?丢人不丢人啊?”李承乾挤兑了李孝恭一句,又趁老家伙没反应过来之前,加了一句:“真想要钱,小侄办法有得是,随随便便赚个几万贯不成问题。”
“这个老夫相信,你小子歪门斜道多的很,不过这和你欠老夫的一千两银子有什么关系?”李孝恭逮住李承乾不放,死死咬住一千两银子说事儿,打算不管李承乾怎么说,都要把钱要回来。
“河间王叔,两年时间,您赚了不下于几十万贯吧?”
“别跟老夫扯那些没用的,老夫就是喜欢钱,怎么了,不可以么?”
“可以,不过小侄想说的是,还有另一份生意,也能赚很多钱,不知道王叔感不感兴趣?”
“你敢保证不坑人?”李孝恭已经被坑怕了,条件反射的问道。
“河间王叔,小侄什么时候坑过你,难道你赚的那几十万贯钱财是假的?”李承乾四下打量一眼,扯着李孝恭来到老头子书房外面的回廊之下,小声嘀咕起来。
第431章 生意(上)
李承乾到甘露殿的目的是为了出气,他知道手头上这十几万贯的帐务有些不清不楚,自己找老和尚要,那指定是要不出来。
可是如果真的只要四万八千贯回来,他又觉得有些亏,必竟谁和钱也没有仇,有十几万贯,怎么可能只要几万贯。如果他这么干了,别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