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0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到底是一个成年人,不会被一个孩子左右了话题,不等小小的狄仁杰把问题问出来,就继续问道:“小杰为什么会到长安来呢?你父亲为何没有跟来?”
  就李承乾所知,狄仁杰小的时候家世还是不错的,到了长安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为了确定这个小家伙的真实身份,他不得不多问几句。
  狄仁杰并不知道李承乾这是在套他的话,见他问了立刻回答道:“我是来拜师的,家父公务缠身没有跟着来。”
  “家父”,“公务缠身”,李承乾听到这里已经可以确定狄仁杰的真实身份,心中再次叹了一声自己运气好,随又口问道:“拜师?想要拜哪个老师?”
  “要拜我大唐最有学问的人为师!”狄仁杰似乎想要给李承乾出个难题,让他来猜猜自己要拜的师傅是谁,结果话一出口,立刻换来小李一阵得意的笑声。
  笑声惊动了一直注意着这边情况的妇人,小道姑和李静仙也同时纷纷侧目。
  然而李承乾却根本看都没看他们,只是在狄仁杰的小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大唐第一聪明人近在眼前,来拜师吧!”
  “什么?”狄仁杰没想到会得到如此颠覆性的答案,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妇人也有些震惊,看着李承乾吞吞吐吐地说道:“秦,秦王殿下……”
  “此子与本王有缘,不知狄夫人可割舍的下?”李承乾不等妇人把话说完,立刻接了上去。
  狄母机械的点点头,大唐秦王可不是一般的存在,整个大唐眼下到处流传着他的种种传说,能够拜他当师傅对于儿子来说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可是,当初来长安的目的却并不是这样,如果拜了李承乾当老师,那回去之后如何对自家老爷交待?又如何向老爷的好友交待?说是被秦王横刀夺爱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小的狄仁杰说话了,看着洋洋得意的李承乾羞羞脸说道:“秦王殿下,好不知羞,竟然如此自夸。”
  “呃……”被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鄙视,李承乾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摸摸鼻子很是尴尬。
  “小杰,还不给殿下道歉”狄仁杰的母亲也没想到儿子竟然这么敢说话,大惊失色之下就要出声训斥,但却被一旁的玄寻雪拉住。
  小道姑与李承乾接触过很长时间,知道他断不会因为狄仁杰一个孩子的话而生气,于是便打算看看他是如何吃瘪的,自然不会让狄夫人过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狄仁杰却一脸郑重,小大人一般说道:“家父曾经说过,大唐若论聪明当属‘智妖’,可见‘智妖’才是天下第一聪明人,所以……”
  “智妖”二字出口,一边打算看热闹的玄寻雪就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将狄仁杰好不容易装出来的郑重之色打断。
  狄母脸上也闪过一丝尴尬,上前两步拉住儿子:“小杰,‘智妖’只是天下人送给秦王殿下的绰号,也就是说‘智妖’就是秦王,秦王就是‘智妖’。”
  “啊?!”仅仅是一瞬间,狄仁杰的三观彻底崩溃,小大人的样子不复存在,就连挺直的脊背也略略弯了下去。
  “怎么样,现在我有资格做你的师傅了吧?”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着狄仁杰。
  良材难求啊,如果能把狄仁杰拉到自己手下好好培养,将自己从后世学来的东西全都传授给他,再由他发扬光大,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亲自培养狄仁杰,使其成长起来,将来让他成为朝中的柱石人物,让自己的想法有更多人能够理解,从而更好的建设大唐这个封建主义大家庭,这也是李承乾的突然产生的一个念头。
  “这样的话殿下的确可以做我师傅,可,可是我来长安是要拜最有学问的人为师啊。”狄仁杰看了一眼身边的母亲,脸上闪过一丝纠结。
  “聪明人一定会有学问,而有学问的人却不一定聪明,该怎么选择你应该知道吧?”对于狄仁杰的纠结,李承乾诡异的一笑,极尽诱惑地说道。


第1518章 蒙混过关
  作为大唐最顶级的权贵,找一个弟子竟然要用骗的,这让李承乾觉得很是尴尬,不过最后好说歹说总是把狄仁杰说通了,答应小李先跟他回家去看看,这才让他觉得舒服了一点。
  不过眼下小李还要进宫去向老头子复命,并不能把狄仁杰母子带在身边,所以便安排了小道姑带着她们母子两个去芙蓉园安顿,以免再遇到一些不长眼的。
  等到小道姑带着一队飞凤军护卫离开之后,李承乾看着她们一行消失在街角,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对身边的李静仙说道:“现在我总算知道你当初是什么感觉了。”
  “老道可没有骗你,一切都是你自愿的。”李静仙撇撇嘴,对李承乾的说词有些不以为然,他绝不会承认李承乾这个徒弟是自己骗来的。
  好在李承乾并不想与身边这老头儿过多的计较,翻了个白眼便向皇城的方向走去:“得,我说不过你,走吧,咱们进宫。”
  ……
  一路无话,李承乾带着卫队用了大概小半个时辰时间终于进了皇城,在宫门口与执勤的执金吾调侃了几句便进了皇宫。
  两仪殿还是老样子,一点看不出曾经翻修过,李承乾先是在外面通报了一声,得到允许之后才进了老头子的书房。
  “父皇,孩儿回来了!”见到老头子,李承乾双膝拜倒大礼参拜。
  “起来吧!”李二陛下坐在桌案后面,受了儿子的大礼,这才抬了抬手示意李承乾到一边坐下。
  待李承乾坐好之后,老头子这才沉声问道:“北境之危已解,为何不回来?”
  “回父皇,北境虽看似平静,但却依旧有很多隐患。”李承乾深深吸了口气,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定襄城一战之后虽然北境的危机看似已经解了,但草原上的异族损失却并不大,各族依旧保有很大的战力。”
  “孩儿认为这并不利于我们对草原的统治,所以才会带着他们去西域,打算用西突厥人消耗掉他们一部分战力,这样一来至少在他们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前不会再对北境构成威胁。”
  李二陛下不动声色的听着李承乾的解释,直到他说完才点点头:“说的有些道理。”
  “谢父皇理解。”感觉到老头子话里的松动,李承乾暗暗松了口气。
  按说在定襄薛延陀战败的那一刻便是他李承乾应该回长安的时候,可是他硬是没有回来,反而带着十万大军一路向西将薛延陀人驱赶到了西突厥的边境。
  这种行为说来可以算是一种抗命,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这个秦王怕是又要当到头了。
  “那么你在铁勒答应的修路又是怎么回事?眼下铁勒九姓已经派了人过来,正等在鸿胪寺,你可有解释?”接受了关于迟归的解释之后,老头子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就好像这次李承乾回来就是专门受审的一样。
  不过好在对于这些事情李承乾都是早有准备,见老头子问了,便接过话题说道:“父皇,您也知道,草原之上的部落大多散布在草原各处,就算是我们设立都护府,往往也只是空有一个名声,对他们的控制力却并不强。”
  “但是如果我们修通向草原深处的路事情就会有所改变,首先是如果发生叛乱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兵力布置到位,防止叛乱蔓延过广。”
  “其次,路通了,商队就会增加,那些草原上的部落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就不得不搬迁到这条路的附近,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大唐运进草原的物资,同样也可以让他们的一些特产更快的流入大唐。”
  “嗯,那是不是因为他们都聚集到这条路附近,以后也可以更好的控制他们?”李二陛下脸上终于露出了那么一丝笑容,像是很满意李承乾的安排。
  “父皇圣明!”李承乾拱拱手,恭维着说道。
  “你是很早之前就准备这么干了是吧?”对于李承乾的马屁,老头子似乎并不领情,脸上笑容稍纵即逝,沉着脸继续问道。
  “父皇,以前时机并不成熟,就算孩儿有这样的想法,想要实施也是难上加难。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有大量的物资产出没有地方去消化,棉布、毛毡、盐,这些东西已经供大于求,如果不找到一个地方去消化它们,最终受害的将会是我大唐的百姓。”
  李承乾毕竟不是经济学出身,对于很多经济上的事情只是了解个大概,所以对老头子的解释往往很不到位,也解释不出什么比较有新意的东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