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面对着赵弘润犹如连珠炮似的语言打击,只见此刻的孙叔轲面色苍白、额头更是布满了汗珠。
不可否认,他并不畏惧牺牲,更不会犹豫为了出国而牺牲。
但是赵弘润那一番话,却震撼了他的心神,让他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是啊,以往的他孙叔轲,只是巨阳君熊鲤身边的鹰犬,从未对他的同胞,对他的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充其量就是帮助巨阳君熊鲤,使后者的金库变得更加殷富而已。
而那些钱财是来自何处呢?
相比之下,魏军还无私地拿出军粮救济这一带的楚民,并邀请他们搬迁至相城,许诺他们足以活命的粮食。
魏人尚且能够为楚人做到这种程度,可是巨阳君熊鲤又做了什么?
他在大战之前,命令麾下军队扫荡了封邑内的村落,抢走了那些百姓用来过冬的存粮。
孙叔轲,面如死灰。
从旁,鄢陵军新降将领邹信看得瞠目结舌。
曾几何时,他感觉鄢陵军副将晏墨的说降之词相当厉害,说得当时南门迟与他邹信毫无斗志,拱手将相城献给了魏军,且率麾下近两万军卒投降。
而今时今日,眼瞅着赵弘润用一番话将起初还一脸骄傲的孙叔轲说得面如死灰,一副无地自容的模样,邹信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肃王殿下,实则言辞要比晏墨犀利地多。
『这会儿若是丢给他一柄兵刃,恐怕这家伙会因为羞惭而忍不住当场自刎吧?』
瞥了一眼汗如雨下的孙叔轲,邹信暗暗有些同情这位同胞。
毕竟这位同胞被那位肃王殿下用犀利的言辞说得仿佛痴呆了一样,明明那位肃王殿下已允许他可以活着离开铚县,却至今都仍呆呆站在那里,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
这时,邹信注意到对面那几位宗卫正在窃窃私语,出于好奇,他侧耳倾听。
“……殿下有些日子没有亲自说降敌将了吧?想不到言辞仍然是这般犀利……”
“这叫攻心。……瓦解对方的心理防备,让对方几乎崩溃,这样一来,招揽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初说降屈塍他们的时候,情况好似不大一样……”
“这得因人而异啊。这孙叔轲,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心高气傲的家伙,要使这类人归顺,就只有先打灭他那份骄傲……”
宗卫吕牧、穆青、周朴三人在旁小声议论道。
然而没聊几句,便遭到了赵弘润的白眼:本王在这多费唇舌,你们居然在旁瞎起哄,像话么?
三名宗卫讪讪一笑,遂不再言语了。
此时,赵弘润这才将目光再次投向孙叔轲。
吕牧等人的议论,他无所谓会不会被孙叔轲听了去,毕竟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要孙叔轲归顺于他,不必藏着掖着。
再者,看此刻孙叔轲那面色苍白、六神无主的样子,恐怕也没有听进去这些话。
倒是在旁静静观瞧的邹信,他的目光中却隐隐浮现出几分钦佩,这还真是让赵弘润有种哭笑不得。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弘润正色询问孙叔轲道:“想好了么?”
“啊?”孙叔轲如梦初醒,满脸不解看着赵弘润。
却见赵弘润坐在椅子上用手指叩击着扶手,慢条斯理地说道:“要么回到那位已将你放弃了的主君巨阳君熊鲤的身边,继续为此人的私利出力,直到下次撞见本王的军队,战死沙场,死地毫无价值,也注定不会有人记得你;要么,归顺本王,本王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可以真正地为你的同胞谋福,让你的同胞铭记你的名字,视你为救助他们的英雄……”
孙叔轲逐渐镇定下来,在沉思了片刻后,问道:“就算某不愿与旧主,与大楚为敌?”
这看似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赵弘润却听懂了,闻言笑着说道:“孙叔将军,似巨阳君熊鲤等楚东的熊氏贵族,将楚人平民视为牲口一般,肆意欺凌、压榨,而本王却视其如珍宝。……本王将庇护那些楚民,使他们能在我大魏安居乐业,得到应得的、却在楚国时所得不到的,作为『人』的待遇。……你愿意效忠于本王,助本王一臂之力,将那些无助的楚民,带到我大魏么?”
“……”孙叔轲吃惊地看着赵弘润,无法理解这位魏国的肃王殿下究竟在想什么。
也难怪,毕竟楚国疆域辽阔、人口稠密,以至于楚国的掌权者从未将『人口』视为一种资源,反而是视为累赘。
但是在赵弘润眼里,那些人口却是比金山、银山更加宝贵的『国家资源』,是真正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根本。
毫不夸张地说,倘若不是楚国拥有着数倍于魏国的疆域与人口,赵弘润根本不会将这个腐朽的国家视为强敌。
“你好好想一想吧。……似巨阳君熊鲤那种货色,不值得跟随。这话不是本王说的,而是出自这一带的楚人之口。”
说罢,赵弘润挥了挥手,示意孙叔轲可以离开了。
孙叔轲浑浑噩噩地离开了哨所,在不少鄢陵军士卒诧异的目光下,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细思曾经的种种。
当日傍晚,孙叔轲再次求见了赵弘润,归顺于后者,且还说服了曾经的部将干贲与佘离二将。
八月二十日,屈塍与晏墨所率领的鄢陵军旧部成功伏击了前来援护铚县的三万符离塞楚军,得胜返回铚县。
此后,赵弘润遵照承诺,将从城内那些以往为富不仁的贵族们手中所收缴的财物,尽皆赏赐给了鄢陵军,使得鄢陵军更具凝聚力。
八月二十一日,在魏军的安抚与种种承诺下,铚县城内的楚民开始陆续向相城搬迁。
相比较『覆灭楚国』这种缥缈而不实际的目标,赵弘润显然还是更偏向于更实惠的本国利益。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拐带楚民人数的目标。
一百万!(未完待续。)
正文 第664章:鄢陵军整改
“多谢肃王殿下助我鄢陵军说降了孙叔将军!”
时间回溯到八月二十日傍晚,在那场为孙叔轲、干贲、佘离等新降将领所设的酒席宴中,鄢陵军的副将晏墨在向赵弘润敬酒中如此说道,惹来了赵弘润无语的白眼。
要知道赵弘润可从未说过,孙叔轲、干贲、佘离等人会加入到鄢陵军。
然而仔细想想,铚县毕竟是属于鄢陵军的战场,孙叔轲等人归降后被鄢陵军收编,倒也合乎情理。
于是,赵弘润在思忖了一下后说道:“既然如此,孙叔轲、干贲、佘离等几位将领,便编入鄢陵军吧,不过,为了方便指挥调度,要稍作调整。”
说着,他当着酒席宴诸鄢陵军将领的面,开口说出了对鄢陵军的编制调整。
他将鄢陵军分为『一营』、『二营』、『三营』三块。
首先,原平暘军出身的鄢陵军旧部,固然称之为『一营』,由左洵溪担任营将,华嵛担任副营将,配属将领公冶胜、左丘穆等旧部。
人数约两万人。
其次,归顺鄢陵军的原相城楚国正军,归入『二营』,本来该由南门迟担任营将,但因为南门迟如今尚在商水军的关系,则由南门怀暂代,至于副营将,则由邹信担任。
人数约两万人。
再次,新收编的铚县军队,包括巨阳君熊鲤的三万守军以及铚县本身的县师,归入『三营』,由新降将领孙叔轲担任营将,副将则由干贲担任。
人数也约是两万人左右。
屈塍与晏墨的职务不变,仍然是鄢陵军的主副大将。
在座的将领们静静地听着。
平心而论,这样的编制改动并不会让鄢陵军的军势发生什么改变,只是正如赵弘润所言,方便指挥调度而已。
并且,那所谓的『一营』、『二营』、『三营』,也没有排名上前后,只不过是一个编号而已。
按照魏国设置军队编制的习惯,最初设置的营编制,也就只能得到这种编号式的营部称号,但倘若立下的功勋卓著,那么就有可能获得特殊营部番号的殊荣。
比如砀山军的『战克营』、『攻拔营』,便是这方面最优的例子。
这一番话,别说让在座的诸鄢陵军将领们顿时热血沸腾,更是让左洵溪、南门怀、孙叔轲三人有种莫名的亢奋。
因为相比较『虎贲』、『虎威』、『伏远』等带有美好寓意的部营番号,『一营』、『二营』、『三营』这种称呼实在是太丑了,而如果他们各自的营军立下足够的功劳,那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