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宋云叛军的默许,魏国才能从齐鲁之地收购大量粮食运回国内,就好比赵弘润的王用商人文少伯。

    但是如今魏国已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此,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担心魏国会连带着他们一起除掉,于是又派叛军封锁了泗水上游,截断了梁鲁渠临近鲁国的部分区域——只有解决宋地叛军的问题,梁鲁渠才能再次投入使用,而齐鲁两国,也算真正加入到魏国的贸易圈内。

    这一点用不着赵弘润操心,听说朝廷已派人对宋地叛军招安,不过,最终结果目前还不清楚,倘若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执意不尊魏国,搞不好魏国会出兵也说不定。

    毕竟,「宋郡自治」的协议,是当初魏国朝廷与南宫垚签署的,而如今南宫垚已作出背叛魏国的恶劣行为,魏国朝廷理所当然要废除这条协议,真正将宋地纳入版图。终归十几年过去了,宋人对魏国的厌恶与抵触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乐得将富饶的宋地收回。

    至于宋地叛军对此会是什么态度,赵弘润也把握不准,但是他很清楚,朝廷礼部这次向宋云递出招安的善意,只是看在宋地叛军在这次战争期间站在魏国阵营这边迎击楚军的面子上,并不意味着魏国无力收拾这股反叛势力。

    倘若宋地叛军冥顽不灵,相信魏国出兵宋地,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秦、川、楚、韩、南宫』五方势力讨伐魏国的这场战争中,魏国力挫各路军队,如今,中原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股势力,能够阻挡魏国就此崛起的步伐。

    韩楚尚且如此,何况是区区宋地叛军?

    啪地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帐薄,赵弘润正色吩咐道:“梁鲁渠暂时放一放,等礼部招安的结果,先加紧博浪沙那边的事,尽快拆除河港内不规范的建筑,然后交予工部接手,本王希望在今年,看到博浪沙初具雏形。”

    “是。”王甫毕恭毕敬地拱手领命,随即,他见赵弘润准备起身,毅然说道:“殿下,卑职与冶造局,皆为殿下马首是瞻!”

    “……”赵弘润愣了愣,不明所以地看着王甫。

    『今天遇到的这帮人,一个个莫非都吃错东西了?』

    他有些想不通。

正文 第1270章:诡异的氛围(二)

    『PS:啥也不说,昨日第一更。』

    ————以下正文————

    当日,因为冶造局的账目很清楚,因此,并未在冶造局停留很多时间的赵弘润,在黄昏前又去了一趟兵铸局,准备跟兵铸局局丞李缙商量一下,为肃王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毕竟在肃王军中,像商水军、鄢陵军这两支嫡系军队,由于这两年南征北战,将士们的武器甲胄磨损地极为厉害。

    与冶造局一样,此时的兵铸局,已早已将工坊搬到了城外,城内所谓挂名「兵铸局」的司署衙门,其实也是一个空壳,留守在府衙内的官员,主要负责与冶造局以及户部辖下仓部洽谈合作,曾经那些打造兵械的工坊,早已经拆除搬到城外去了。

    兵铸局的局丞李缙,乃是如今已经辞官告老的原兵部尚书李鬻的长子,原本,李缙乃是根正苗红的兵部之人,但因为当年的种种原因,兵铸局如今早已脱离兵部的管辖,成为冶造局辖下专门负责打造军队武器、装备的司署——尽管这件事朝廷并未正式对外公布,但在朝廷百官眼中,无论是兵铸局还是该局的局丞李缙,都已打上了「肃王」的标签。

    今日,对于赵弘润亲自前来拜访,李缙表现地格外热切,二话不说就拍着胸脯承诺了为肃王军的装备更新换代的任务。

    不得不说,虽然如今的兵铸局,已仿佛成为冶造局的「代工工坊」,但因为冶造局将海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兵铸局,使得兵铸局的官员与工匠们常年处于忙碌当中,工作量大,收入自然也大为提高,因此兵铸局上上下下,根本没闲工夫去计较「已成为冶造局实际上的下属司署」这个实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弘润准备告辞返回自家府上的时候,兵铸局局丞李缙亦瞧准时机,说了一句堪称与冶造总署署长王甫一模一样的话:“李缙与我兵铸局,唯殿下马首是瞻。”

    今日接二连三地听到这句话,赵弘润终于有点不对劲了。

    倘若只是一两个人吃错东西说胡话,那不算什么,可今日他遇到的这帮人,都说了一番表达忠心的话,这可就有点不正常了。

    “高括,这两日,大梁城内有什么对本王不利的言论么?”

    在返回肃王府的路上,赵弘润皱着眉头询问宗卫高括。

    在赵弘润身边众宗卫当中,高括主要是负责收集各种消息、巩固人际关系,在他手底下,非但掌握着大梁城内一帮平日里游手好闲的本地游侠,就连青鸦众的大梁分部,也直接对高括负责,因此按理来说,大梁城内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应该是瞒不过高括的眼睛的。

    听到赵弘润的询问,高括似乎有些心虚,含糊地说道:“据卑职所知,最近城内并没有什么对殿下「不利」的言论……若硬要说,可能就是昨日在集英殿内,殿下您针对庆王与南梁王的事,好似从一些朝中官员的口中被传了出来……”

    “这么快就传出来了?”

    赵弘润微微一愣,不过心中并未太过于在意。

    毕竟昨日在集英殿发生的事,魏天子又没有勒令百官禁口,当然会传出来。

    在这种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八卦」是上至朝臣、下至平民普遍的爱好,似「肃王于集英殿怒怼庆王与南梁王」这种火热的八卦,朝中百官在回到各自府上时,肯定会与妻妾、儿女等家人提及,而他们的夫人、儿女,也肯定会跟闺蜜、友人提起,因而传遍朝野。

    总而言之,似这种朝廷的大事,只要魏天子不曾下令禁言,就注定会传得沸沸扬扬。

    只不过,是不是传得太快了?

    还是说,是这个话题本身过于火热,因此传得快?

    当局者迷,仍处于宿醉状态的赵弘润一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坐在马上嘀咕:“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的声誉,应该没有差到这种地步吧?”

    他感觉很纳闷:倘若真的是因为昨日在集英殿内发生的事传了出来,按理来说,今日遇到的那些人,应该不会说出「支持」这样的话。

    支持什么?

    支持赵弘润昨日在集英殿猛怼庆王弘信与南梁王?

    要知道,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城内的声誉还是蛮不错的。

    “再派人去打探打探,本王总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赵弘润皱眉思忖了片刻,吩咐高括道。

    “是!”高括抱拳领命,一抬头,就见宗卫长卫骄微皱着眉头有些困惑地看着自己,心下微微一惊:肯定是方才的心虚,让卫骄看出了些什么。

    正如高括心中所猜测的那样,宗卫们彼此之间太了解了,卫骄一看高括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所隐瞒。

    不过,卫骄丝毫不会怀疑高括对赵弘润忠诚,因此,他暂时不打算追问,待等私下,再问问高括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花样。

    待回到肃王府后,赵弘润领着雀儿走向府内深处,而卫骄,趁此机会将高括叫到了角落,皱着眉头问道:“高括,到底怎么回事?”

    高括知道,他们十个宗卫,这些年亲如兄弟,彼此太了解了,根本瞒不过,因此,他也没有隐瞒,附耳在卫骄耳边说了几句,直说得卫骄面色动容,惊呼道:“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敢隐瞒?”

    “嘘、嘘。”高括诚惶诚恐打断卫骄,紧张兮兮地看着四周,见四周并无府上的下人经过,这才压低声音对卫骄说道:“你怎么激动干嘛?……这是坏事么?这不是坏事吧?”

    “对殿下来说就是「坏事」!”卫骄皱着眉头说道。

    高括翻了翻白眼,反问道:“殿下口口声声说相当闲王,可这七年来,殿下哪闲了?我就觉得三叔公说得没错,依殿下那事事都要亲自掌控的强势性格,「这事」啊,那是迟早的事!”

    “可……”卫骄有些语塞,他无法反驳,毕竟高括说得没错,他们家殿下虽然不贪恋权势,但是在某些大事上,的确有点独揽乾坤的意思,希望事情按照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最是厌恶有人插手干涉,似这等霸道、强势的性格,实在跟『混吃等死的闲王』挨不上什么边。

    忽然,卫骄反应过来,皱着看着高括说道:“差点就被你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