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自那回失利之后,荡阴侯韩阳以一敌二,同时抗拒南燕军与魏武军,这着实不简单。”顿了顿,赵弘润面色严肃地对赵弘润说道:“弘润,你说要攻打韩国的王都邯郸,我这边肯定鼎力支持。但在攻打邯郸之前,你我必须攻破『邺城』,而想要攻破『邺城』,就势必得拿下『荡阴』。……上回北疆战役时,南梁王赵元佐选择了攻打中牟,虽说成功地吸引了一支韩军并且最终将其歼灭,但这其中,未免没有忌惮韩阳那支荡阴军的意思。……邯郸不似上党,一旦一城受到攻打,其余城池的韩军立马会前来援救,极难攻克。因此,你我得做好长久之战的准备。”

    “……”赵弘润深以为然。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已经在上党吃过一回苦头的赵弘润,这次打定主意要等前线囤足粮草后再出兵。

    毕竟正如燕王赵弘疆所言,攻打韩国的王都邯郸,这不出意外会是一场旷日之战。

正文 第979章:邯郸战役前夕(二)

    『PS:昨晚丈母娘来了,迟写了这一章,对不住诸位书友,在此向诸位书友道歉。至于打赏加更这个问题……让我缓两日吧,我才刚刚还完债呐,唔,就几日……』

    ————以下正文————

    二月中旬至二月末,赵弘润就住在山阳,等着国内将粮草运往河东郡东部。

    期间,在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原本驻军在长子城、泫氏城两地的肃王军,已与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完成了城池交割的事宜。

    从即日起,赵弘润与麾下肃王军将退出上党战场,将这个战场上的一切战略移交给了北二军。

    为此,赵弘润还特地写了一封信,唤来几名青鸦众,命他们日夜兼程送到将军姜鄙手中,毕竟此前姜鄙曾与他赵弘润约好,由姜鄙攻打太原郡,吸引太原郡韩军的注意,方便赵弘润进攻上党,免得到时候太原郡韩军支援上党。

    而如今赵弘润既然决定退出上党战场,那么理当与姜鄙打声招呼。

    至于姜鄙与南梁王赵元佐是否能合作默契,赵弘润对此并不担心。

    因为这两方,目前都是表明旗帜支持皇五子庆王弘信的人,因此赵弘润并不担心一旦姜鄙局势不妙时,南梁王赵元佐会像之前对待他那样袖手旁观。

    毕竟单单南梁王赵元佐一己之力,是很难在魏国朝堂上站稳脚跟的,只有当他与姜鄙背后的天水魏氏联合起来时,才会让魏天子感到些许压力。

    因此无论如何,南梁王赵元佐都不会对姜鄙的北三军见死不救。

    当然了,这只是就事论事,毕竟以目前北三军的形式来说,姜鄙还是非常悍勇的,一口气打到了太原郡,战绩虽不及肃王军风光,但也称得上可以傲视其余诸路魏军。

    相比之下,赵弘润反而在意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是否能守住上党不被韩军再次占领。

    不过据抵达山阳的屈塍、晏墨等将军所言,南梁王的北二军似乎已在筹划继续向北进攻。

    这让赵弘润暗自窃笑。

    意料之内、情理之中,南梁王赵元佐意图继续率军向北挺进,这完全不出乎赵弘润的意料。

    毕竟,倘若南梁王赵元佐仅仅只满足于守住长子城与泫氏城,那么,他们即便能守住这两地,风头也是不可能盖过肃王军的——因为攻克这两地的,乃是肃王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南梁王赵元佐麾下北二军只有一条出路:非但要守住长子城与泫氏城,还要继续扩大功勋,只有这样,北二军日后才不会再次遭遇被人抹除功勋的事情。

    对于长子城、泫氏城往北的那一带,赵弘润还是比较了解的。

    从地图显示,长子城往北仍有不少值得攻取的肥沃之地,比如屯留、襄垣(yuán)谷远、潞氏、铜鞮(dī)等等。

    这些地方属于上党军的中部,由于年代相隔较远,因此赵弘润也说不清这些地方是否曾经归属他魏国所有,不过从地名来判断,这应该是当年魏韩两国的边界,居住着像铜鞮、潞氏、赤狄等异族,充当魏韩两国夹缝间的缓和带。

    但有一点可以证实,那就是南梁王赵元佐的北伐,注定不会轻松。

    长子城的西北方是『屯留』,而这里已经临近被称之为『五云山』与『八赋岭』的山地地形,再往北的『襄垣』则是建在一片较为低势的山上。

    再往北,那便是『壶关』,它建立在一片当地人称之为『壶口山』高山之上,那里的地势海拔,毫不逊色太行山上的天门关与孟门关。

    至于壶关再往北,那就是上党郡的北部山地,虽然在赵弘润看来那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以当代的技术,想要在这些山脉中发展矿业,仍然是非常艰难。

    也正因为这样,就连韩国都没有在这里投入建设,以至于从百余年前起,都死盯着当时仍属于魏国的上党郡南部,毕竟那里是平坦而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

    从战略上来看,南梁王赵元佐要是想确保长子城无忧,就必须攻下壶关;倘若他并不满足于止步长子城,而是想打到太原郡去,那么就更要拿下这座雄关。

    只不过,想要攻克壶关这可不易,而拿下之后,笔直穿越上党郡北部那一百五十里到两百里直线距离的山区,最终抵达太原郡,这更是一桩极其艰难的挑战。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种原因,赵弘润机智地将上党战场移交给了南梁王赵元佐,毕竟在他看来,在那种崇山峻岭与韩国的轻步兵战斗,肃王军的刀盾兵非但没有丝毫优势可言,反而是处于劣势的。

    至于南梁王赵元佐能否在那一带取得战果,那就凭他自己的本事了,反正就目前整个北疆战役的局势来说,无论是太原战场还是上党战场,都已经不再是整个魏韩战局的焦点。从赵弘润决定攻打韩国王都邯郸那一刻起,两国的焦点战场就转移到了邯郸郡这边。

    之后过了两三天,待等到二月二十六日的时候,目前驻军于『宅阳』的魏武军统帅兼魏国北疆战役总帅、大将军韶虎,专程派人到山阳,向赵弘润递交了任命书,任命赵弘润为副将兼偏师主帅。

    原来,在赵弘润抵达山阳的第二日,他便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报,派青鸦众送到了身在宅阳的大将军韶虎手中。这份战报中,详细记载了赵弘润出兵上党的具体过程以及目前上党的局势。

    当时在收到这份书信后,大将军韶虎对于赵弘润收复了『长子城』与『泫氏城』感到非常惊喜,尤其是当赵弘润在信中指出天门关、孟门关两地亦回归魏国之后。

    因为这意味着,魏国已在此战中收复了所有祖祖辈辈时期被韩国侵占的国土与城池,可以说,这次北疆战役非常成功,只要接下来能够挡住韩军的再次反扑,相信此战的战果,会令整个魏国都感到雀跃,毕竟魏军已经收复了魏国曾经的失地——上党郡南部那片肥沃的土地。

    至于上党郡北部,说实话魏国对那里并没有什么想法,倒不是因为那里曾经就属于韩国所有,只是因为那里是深山峻岭,不利于耕种,即便占领那些人迹罕至的山脉,对于魏国也没什么大用。

    再者,一旦魏国占领了上党郡北部,那么魏国将直接与韩国的太原郡接壤,而这会刺激到韩军。

    因此,留出上党郡北部那些山岭不攻,这是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是赵弘润的考虑,而既然南梁王赵元佐决定率军向上党郡北部挺进,他也不会拦着,万一南梁王的北二军配合姜鄙的北三军,能将韩国的太原郡给打下来呢?

    虽说打下太原郡,意味着魏国将与北原的胡戎接壤,但也意味着魏国有机会得到战马不是么?淡淡三川郡放牧的马群,可不足以让魏国组建大规模的骑军的。

    隔日,大梁朝廷工部尚书孟隗亲自来到了山阳,随同还有冶造总署的署长王甫,看得出来,他俩对赵弘润前几日那封书信非常重视,尤其是赵弘润在信中提及的那种已命名为『水泥』的胶凝材料。

    当日,赵弘润像孟隗与王甫出示了他在太行山上捡到的那块石灰岩,并向他们解释烧制石灰、拌制水泥的原理,只听得工部尚书孟隗与冶造总署署长王甫这两位专业人士云里雾里,端详着手中那块石灰岩惊地说不出话来。

    也难怪,毕竟赵弘润的这番话对他们的冲击力实在太大。

    要知道,魏国的建筑大抵都是木质机构与土木结构,木质结构就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