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0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遗憾的是,玉珑公主最终也没能如愿,因为那套铠甲实在是太厚重了,一套厚甲比她整个人还要重得多,穿戴之后根本没法移动,纵使是宗卫们,在穿上那样的重甲后,也显得颇为吃力。

    唯独宗卫褚亨,穿着重甲还在那虎虎生风地挥拳,仿佛没受到什么影响,惊呆了一大片游马骑兵。

    回去的途中,赵弘润仔细叮嘱玉珑公主与宗卫们莫要泄露游马军的情况,毕竟这支重骑兵,他可是准备坑韩国两次的——他花费巨大让冶造局打造了数千套这种铁甲,少坑韩国一次他都觉得亏。

    待等赵弘润一行人回到肃王府,赵弘润惊讶地发现,他那位三叔公赵来峪,居然已经来到了府上。

    “三叔公,你来得有点快啊……”

    赵弘润与赵来峪打着招呼,同时吩咐府上准备菜肴,为这位三叔公接风洗尘。

    “不算快了。”赵来峪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据老夫所知,你小叔公(赵来拓)也已经到宗府了……”

    “小叔公?”赵弘润愣了愣,脑海中浮现起那位当初印象还不错的小叔公,表情古怪地说道:“二伯……莫不是底气不足?”

    “哼。”赵来峪哂笑了一声,淡淡说道:“别说元俨,纵使是老夫底气亦不足,终究……那是陇西魏氏,是我赵氏的本家,弘润啊,眼下可要一致对外啊。”

    看得出来,三叔公对某位不但在外面横、在自家窝里也横的小辈并不是很放心。

    “知道知道。”赵弘润随口应道。

    七月初,陇西魏氏带领着终于穿过了成皋关,这帮人蜂拥涌入了『荥阳』、『密县』、『巫沙』、『衍县』、『安城』等诸县,接管了诸县的城防。

    甚至于,连成皋关都接管了。

    得知这件事,朝廷官员纷纷皱眉: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虽说陇西魏氏派来使者解释了这件事,说是暂时居住,可魏国赵氏以及朝廷,依旧感觉心中不快:我大魏收留你们是看在同宗的份上,可看你们的架势,仿佛要反客为主,这算什么?

    只是因为陇西魏氏是魏国赵氏的本家?

    一时间,魏国国内的气氛亦变得紧张起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825章:奉旨任性

    七月初,因为陇西魏氏的关系,魏国朝廷可谓是争议纷纷。

    陇西魏氏在没有魏国朝廷认可的情况下,就接管了『荥阳』、『密县』、『巫沙』、『衍县』、『安城』诸县,甚至连『成皋关』都代为接管了,这让朝廷官员很不高兴。

    那些县城先姑且不论,成皋关那可是魏国的西边屏障。

    好吧,成皋关曾经的建造初衷,是为了防备三川的羯族人,可随着赵弘润平定了三川郡,魏国与三川之民的关系急剧增强,成皋关的战略地位的确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要,可问题是,那终归是魏国的军事要塞,陇西魏氏作为来自远方的客人,也不能趁着成皋军大将军朱亥身在北疆、成皋关兵力不足,就接管了成皋关啊。

    七月五日,魏天子召兵部、礼部、上将军府以及宗府这四个朝廷府署,于垂拱殿商讨这件事。

    其实说白了,出席这次商讨会议的,也就只是五人而已:

    兵部尚书李鬻、礼部尚书杜宥、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宗府宗正赵元俨,还有一位则是由赵元俨请回大梁的原宗府宗老,赵弘润的小叔公赵来拓。

    另有三位中书大臣旁听,即中书令蔺玉阳、中书左丞虞子启、中书右丞冯玉。

    会议一开始,兵部尚书李鬻、礼部尚书杜宥还有上将军府府正晁立栋三人的态度就很明确,认为陇西魏氏此举『于礼不合』,表示朝廷应当『发出不满的声音』,而宗府一方的赵元俨与赵来拓,则沉默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可能是近三年来魏国在对外战争上屡战屡胜、多次取得大捷的关系,尽管兵部尚书李鬻仍对某位肃王抱有深深的芥蒂,但不可否认,这位老大人这回的底气足了许多,俨然也摆出了一副『我大魏从不畏惧战争』的架势,让礼部尚书杜宥盯着他暗笑。

    不过好笑归好笑,不可否认这才是兵部尚书应该说的话,只可惜,如今的兵部地位很尴尬,职权与上将军府产生了重叠,想来李鬻也是想在魏天子面前表现一下,免得兵部沦为上将军府的附庸。

    “好了好了。……今日朕召诸位前来,可不是为了『教训陇西魏氏』的。”

    可能是见话题逐渐朝着不好的方向转变,魏天子及时地开口制止,将话题又兜了回来:“朕只是想问问诸位爱卿,我大魏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那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听闻此言,垂拱殿内顿时寂静下来,因为这个问题真的很麻烦。

    总结下来无非三点:

    第一,是否要去迎请目前暂时居住在安城的陇西魏氏的那位魏王,确切地说是陇西魏国的国君、君父。

    第二,谁去迎接?朝廷?宗府?还是魏天子本人?

    第三,以什么样的规格去迎接?

    至于在此之后的种种问题,魏天子眼下连提的心思都没有——就比如说,如今陇西魏氏到了魏国,魏国就出现了两位君王,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魏天子恐怕也是想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解决这件事,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与陇西魏氏取得默契,不要一开始就弄得宾主失和。

    如此一来,李鬻与晁立栋就识趣地闭嘴了,毕竟一旦魏天子决定以友好的态度面对陇西魏氏,那么这件事暂时就与兵部还有上将军府无关了。

    “杜爱卿,你先说。”魏天子开始点名了。

    礼部尚书杜宥思忖了一下,拱手正色说道:“臣以为,当以『国君』的规格,由我礼部牵头去迎接。……至于礼官,臣推荐宗正大人作为主礼官,肃王殿下作为副礼使。”

    不得不说,杜宥的考量还是颇有见地的,很有自知之明,毕竟面对着陇西魏氏这位身份尊贵的客人,就算是他这位礼部尚书作为主礼官,也显得身份不足,因此,他推荐了如今担任着宗府宗正的赵元俨作为主礼官,中规中矩。

    不过,关于副礼使的推荐,杜宥举荐的人却很有意思,不是旁人,居然是肃王赵弘润。

    如今大梁,谁不知道这位肃王殿下是个暴躁的小伙子,那句『我大魏从不畏惧战争』的名言,就是这位殿下率先提出来的。

    让这位暴躁的肃王殿下去迎接陇西魏氏,相信那场面肯定很有意思。

    这不,在听到这番话后,宗府宗正赵元俨的面色就有些变了。

    然而话说回来,杜宥的这番话,也足以体现出他对陇西魏氏的态度——若是友亲,我魏国待以上宾之礼;若是恶亲,那就打!

    不得不说,杜宥这位礼部尚书,虽是文官,但血性不减当年,比兵部尚书李鬻还要刚硬。

    “杜爱卿推荐的副使,挺有意思……”

    魏天子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杜宥,眼珠一转,转头对宗正赵元俨说道:“二王兄以下如何?”

    赵元俨看了一眼礼部尚书杜宥,拱手拜道:“臣推荐元俼担任副使。……元俼曾出访过陇西,相信与当地的魏氏有过接触,多少能混个脸熟,至于弘润……此子脾气太躁,恐怕会横生枝节。”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杜宥便摇头说道:“宗正大人此言,恕杜某不敢苟同。……肃王殿下虽性子躁,看似不好相与,但那只是嫉恶如仇,而从未有过仗势欺人,若肃王殿下果真与陇西魏氏发生争执,那必然是殿下看不惯对方所为。”

    『怕的就是这个……』

    赵元俨与赵来拓二人暗自苦笑了一番。

    在旁,蔺玉阳与虞子启静静观瞧,没有开口。

    他们知道,杜宥与赵元俨的话,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二者的话,体现了礼部与宗府看待这件事的立场与态度。

    礼部显然是站在魏国角度上看待这件事的,推荐某位肃王殿下担任副使,搞不好是杜宥有意想请这位肃王殿下在面对陇西魏时,抓住有利的机会闹一闹,挫挫对方的气势,使对方明白一个道理:这里是魏国,是赵氏的魏国,而不是陇西魏氏的魏国!

    而宗府呢,则是站在宗族情谊的立场上,尽可能地不想与陇西魏氏这个本家发生冲突。

    “蔺爱卿,你怎么看?”魏天子冷不防问道。

    蔺玉阳愣了愣,左瞧瞧礼部尚书杜宥,右瞧瞧宗府宗正赵元俨,待偷偷再看魏天子,又看到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