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馈H欢苏渡闭獍儆嗝啦既蠢鄣寐反蠛梗跤酰谷缬晗隆
“噗噗噗哼!”
就在汗水遮住眼帘的一刹那。吕布那左右腾挪的身形骤然一震,后背被一名骑兵伺机偷袭。刺了一枪。仅是这一霎的停顿,又有两杆长枪扎进他的后背,痛得吕布脸颊扭曲,嘴角抽搐,咬紧牙关冷哼一声。
所幸,这些刺进后背的长枪距离他甚远,持枪偷袭的都是围在他身旁抽冷子下手的胆怯小人,他们根本不敢上前靠近。因此后背上的伤口很浅,都不致命;不然的话,倘若被三杆长枪深深扎进后背,吕布即便没有当场身亡,只怕也要丢掉半条命,不死也重伤。
“呀啊受死吧!”
吃痛之下的吕布彻底疯狂了。那满目狰狞的脸庞恍如地狱杀神一般,龇牙咧嘴,犹如青面獠牙的魔鬼,但见他本来单手持戟的身形此刻却是双手脱缰,双手持戟,那青筋暴突、肌肉鼓鼓的粗壮手臂挥动方天画戟舞成圆圈,宛如螺旋状快速旋转。并且越转越快,虎虎生风,形成一圈圈收割性命的死亡光晕。但凡置身于光晕之中的袁军骑兵,瞬间便被击杀或击飞出去,再也没有人能接近疯狂之中的吕布。
与此同时,将方天画戟挥舞呈螺旋的吕布,一边绞杀围在身边的袁军,一边驱使赤兔马向纪灵靠近。显然,吕布受伤之后将仇恨记在纪灵头上。此刻他不但要斩杀所有敢于阻挡他的袁军兵士,还要斩杀纪灵,以泄心头之恨。
“来得正好,某家正等着你呢!”眼见吕布挥戟冲杀过来,纪灵不惧反喜,当即扬声叫好。
事实上,当纪灵看到自己帐下亲兵偷袭吕布得手之后,就想趁着吕布受伤之际亲手将其斩杀,怎奈却被狼骑军将士所阻,一时无法脱身。不承想,吕布竟然主动冲杀过来,这让纪灵大喜过望。
刚想吃肉就有人送来熊掌,想啥来啥,焉能不喜?
“锵锵锵!”方天画戟再次与三尖两刃刀凌空交错,呯砰巨响,火花四溅。这一次纪灵却是没有一击便退,而是振臂挥刀,全力与吕布搏杀。
“噔噔”的马蹄声中,纪灵硬生生被吕布震退数步,以致胯下座骑惊鸣长嘶,马蹄凌乱。这一刻,纪灵才算是见识到吕布的真正实力,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数倍;与之前第一次交手截然不同,俨然天差地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然而纪灵并不畏惧,权当是吕布濒死反扑,困兽犹斗罢了。只要撑过这最后的反扑,吕布必然精疲力竭,到那时便是他纪灵斩杀吕布的最佳时机。如果此役能将吕布斩杀,那他纪灵就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战将,随之而来的便是他渴望已久的一战成名,威震天下,名扬海内。
都说文人好名,殊不知武将同样好名,而且视名誉重于性命。千百年来,无数武将百战沙场,马革裹尸,往大了说就是保家卫国,更实际一些,便是一辈子活在名誉(荣誉)当中,为此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血染疆场。这本身无所谓对错,都是追求使然,毕竟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理想与信念才是维持生命的源泉。
“锵锵锵铛!”
战马交错,兵器碰击,剧烈搏杀。不知不觉,纪灵已与吕布交锋十几个回合。在此期间,面对勇猛凶悍的吕布,纪灵完全处于被动防守的态势,守多攻少,疲于招架,说是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亦不为过。
而纪灵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尽管他素以勇猛彪悍自诩,但是那也要看面对的对手是谁。若是一般武将或一流武将及以下的敌将,他一定毫不手软的瞬间将其斩于马下,手起刀落,轻松自如。然则面对勇冠天下的虓虎吕布,世人公认的天下第一战将,他纪灵便彻底失去了高傲的资本。此刻他不但不能倨傲,还得小心翼翼的应对,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命丧当场,沦为吕布戟下的亡魂。
三十个回合之后,纪灵苦苦支撑之下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胜利曙光,吕布开始后力不济了。顿时纪灵一改之前只守不攻的攻势,大举反扑,一杆三尖两刃刀硬是被他舞得虎虎生风,生生扼杀了吕布的攻击势头,转而陷入被动挨打的防守之势。
事实正如纪灵所料,连番苦战之下终于把号称“战神”的吕奉先活活累垮了。此时此刻的吕布已成强弩之末,汗如雨下,浑身便如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喘息如牛,再也没有之前的勇猛凶悍了。而这正是纪灵最渴望看到的一幕,他一直在等这一幕的到来,而今终于被他等到了。
“铛”的一声巨响之下,纪灵奋力一刀将吕布连人带马震退数步,随即纵马挥刀乘胜追击。这一刀凝聚着纪灵全身的力道,势大力沉,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一刀斩杀吕布。
“吕布受死吧!杀”
纪灵放声叫嚣着,双手挥刀奋力劈向吕布。然而,就在战刀荡开方天画戟之后即将劈向吕布胸膛的一霎,一抹寒光咻然而至,精准无误地撞在三尖两刃刀的刀背上,生生撞开刀锋,并迫使纪灵收力不住身形一歪,险些跌落马背。
“温侯勿惊,李利自此!”
就在纪灵惊魂未定之际,远处传来一声暴喝,促使他当即循声望去。但见百步开外的东边旷野上不知何时出现密密麻麻的骑兵,那领头之人驾驭着通体闪烁金光的神兽伫立在土丘上,在他身边还有一位正将手中弓弩重新挎在背上的丈余长人。
“这这是李利和他的侍卫长‘飞将’李挚!”纪灵一眼便认出了半路杀出之人的身份,霍然是李利亲率大军赶来了,而刚刚那一箭震开战刀的利箭正是出自李挚之手。
顿时纪灵后背凉飕飕的,后怕不已。刚才那一箭若是直接射向他的后背,纵使他能斩杀吕布,可他自己也必将命丧九泉,断无生还之理。好在李利的亲卫统领李挚颇有君子之风,根本没有背后偷袭之意,否则他纪灵性命危矣。
稍稍迟疑后,纪灵再也顾不上斩杀吕布了,当即打马便走,边走边喊话道:“快、快撤,全军撤退,撤军、撤军!”
其实不用纪灵招呼,袁军将士便已经开始撒腿狂奔,仓惶逃窜了。因为他们比纪灵更早发现西凉铁骑的到来,而纪灵则是满脑子想着斩杀吕布,直到被李挚一箭震退之后,方才后知后觉的落荒而逃。
“叮叮叮”鸣金声在这一刻显得愈发响亮,传遍战场各个角落。
第016章雷霆扫穴
斜阳悬空,一行后知后觉的孤雁掠过天空,向南飞去。
满目疮痍的旷野上,烽烟渐渐散去,留下遍地的尸体残骸,还有挣扎哀嚎的无数伤兵,以及那上千匹不愿离开故主独立离开的无主战马。
自五更劫营开始一直持续到斜阳西下,盟军与袁军连番拼杀,从大营打到寿春城下,沿途三十余里都是战场。
可谓是:一路坎坷一路杀,一寸泥土一寸血。
这场不期而遇的大战,从最初的偷袭劫营演变为半路设伏,再到后来的一边倒的追杀。局势一变再变,瞬息万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在这相距三十余里的地界上,看起来地域很大,实际上可供两军发挥利用的空间并不大。双方斥候和细作犬牙交错,稍有风吹草动,两边就能立即知道,继而加以提防。
而袁军之所以能够成功偷袭盟军大营,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之处在于,吕布帐下斥候疏忽大意,结果遭了袁军算计,被袁军悄无声息地抹杀了。而必然之处在于,盟军初到寿春城下,立足未稳,不熟悉地形,不管如何防御都难免存在漏洞,这就给给袁军留下可乘之机,从而被袁军偷袭劫营。
仅以劫营而言,袁军虽未攻破大营,但袭扰盟军的目的却达到了,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突袭。随后的半路设伏也可圈可点。如果袁术不存侥幸心理的话,直接下令大军攻击。那么伏击战无疑是又成功了。可惜的是,正是袁术傲慢的性格和沾沾自喜的心理,让这场原本万无一失的伏击歼灭战横生枝节。从而将整个战斗引向未知的深渊。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抓住这个机会,局势便随之改变。反之,失去这个机会,便意味着永远丧失了翻身的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转败为胜了。
性格决定命运。在这场战斗中,袁术孤高傲慢的性格直接决定了整个战役的胜负。真实再现了性格决定命运的真谛。
些许得意,些许傲慢,些许侥幸。随之耽搁了些许时间,而时间直接决定着正在发生的一场战役的胜负。
伏击战以袁军志在必得的胜利姿态拉开序幕,最终却以西凉铁骑横扫战场而落下帷幕。究其原因,袁军就败在时间之上。或者说是时间差。早一刻或晚一刻。听起来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