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他心里却是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多年辛苦,一番舍生忘死,总算是换来了今日两位两千石联手为自己捧场做戏,但不管如何,他公孙珣总算是要出头了!
话说这做官嘛,背后有靠山就是容易出头!不服不行的!
大飨还在继续,又有娄圭、韩当推辞不受,公孙范被补为郡吏,然后乌桓单于丘力居的侄子塌顿为自己叔父求印被拒,莫户部被赏赐了大量财货……但是对于公孙珣而言,却也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琐事了。
就这样,两日后,大军解散各回驻地,王太守也志得意满的带着程普返回了右北平郡治土垠,然后刘虞则顺势往辽东去察访巡视,公孙珣、公孙范等人也直接跟随着赵苞去了阔别已久的阳乐城!
然而,就在此时,意料之中的天使终于姗姗来迟了,而且是连续数波,往来不断!
第一波乃是吊慰。
之前就讲了,这两千石郡守之母于境内为敌国所俘,实在是从大汉开国就没见过的恶性事件,事情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的。
所以消息传到京城后,并不知道事情后续发展的朝廷几乎是瞬间就派出了使节,快马加鞭前来和吊慰安抚赵苞,并紧急给刘虞还有辽西周边的各郡下达了措辞严厉的旨意,要他们迅速解救人质,击败来犯之敌。
当然了,这一波使节快马加鞭赶到幽州境内的时候,新的消息就出来了,只不过是碍于制度不得已才继续捏着鼻子来辽西‘吊慰’罢了。
而相隔了区区数日后,随着新的消息反馈到朝廷,这第二波使节也很快到来了,主题乃是封赏。
没办法……赵老夫人和自己儿子赵苞临阵那场对话实在是太符合大汉主旋律和价值观,也太震撼人心了,而且最后大团圆结局以及大获全胜的军事胜利也是让朝廷上下为之振奋。
于是乎,当朝天子与三公齐发使节,各种表彰不要钱的砸了过来……就是不晓得当朝天子的‘阿母’赵常侍有没有掺和罢了。
其中,赵苞以忠勇孝义之名加上立下如此大功,果然是直接封侯,号为鄃侯,鄃乃是赵苞现在所在的清河郡的一个古地名,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然后赵老夫人也被朝廷公开表彰了她的忠谨气节,赐予粮食、布帛,同时在她家清河那里,由地方官主持,修建了专门的门楹建筑……这大概就是后来贞节牌坊的来历了。
不过,这些表彰虽然很令人振奋,都却也都是理所当然,甚至是早有预料的。而公孙珣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居然也会收到一封直接来自朝廷的表彰与推荐。
“特举勇猛知兵法?”公孙珣目瞪口呆。“而且我老师做了太尉?”
“然也!”这是太尉府的征召,所以来送信的使者可不是什么太监,而是正儿八经的朝中官员,眼前的这位更是太尉府直属的属吏,所以他自然会坦然相告。“公孙贤弟不在洛中,自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请贤兄教我。”公孙珣赶紧询问。
“就在上个月,益州郡蛮族集体反叛,扣押了太守,然后,辽西这边又传来了如此骇人的消息!两两相加,于原太尉陈耽陈公就被陛下罢免了,然后咱们刘公正式进位三公,为当朝太尉!”话到这里,这位使者不禁微微失笑。“而这边刘公刚接过官印,那边贤弟做的好大事便传入了京城,刘公抚案而起,说早就知道贤弟必成大器!等到第二日,朝廷商议平定四方边患,刘公以太尉之身奏请再开‘勇猛知兵法’一科,并当场以内举不避亲之言奏明了贤弟的事迹……天子听闻是贤弟是咱们刘公的弟子,当即大喜,于是,贤弟就成了此次特开勇猛知兵法科的第一人!”
公孙珣表情复杂,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倒不是说刘宽记着自己是坏事,也不是说这三公征召的‘特举勇猛知兵法’是什么歪路子——这可是汉代察举制标准的正经路数之一,而是说,自己之前在高台上那一番准备和作为岂不是白白浪费,宛如一场笑话?
之前自己还感慨,这大汉朝做官,得有靠山才能出头!然而,此时看来恐怕还要再加上一句,这靠山还得越大越好!
“贤弟!”那太尉府的属吏见对方愣神,忍不住笑着催促了一声。“不要耽搁了,公车征召,就在外面,还请速速随我启程回京吧!此番经过公车署报道后,以贤弟名扬天下的功绩,怕不是要青云直上了?!”
公孙珣张口欲言,却又无言以对。
“昔,太祖既以弱冠立殊勋,辽西太守以女妻之。或曰:‘君少年知名,前途坦荡,然与太守婚姻,惜乎以避嫌失郡中孝廉之途也!’太祖不悦:‘吾辈择偶但以德行观之,焉能论前途得失?’不数日,幽州刺史刘虞过辽西,见太祖,大喜曰:‘见君如遇美玉也,岂能弃之野地?’郡中议论,皆言太祖将举州茂才也。然不日,有使自洛中至,乃三公并举,以天下纷扰,特以勇猛知兵法科,公车直入洛中。乡人乃复赞曰:‘锥处囊中,其颖自出也,辽西公孙,岂虑前途乎?’”——《旧燕书》。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纪
第十九章 宦游(5。3k二合一)
“到底是变成宦游人了。”眼看儿子要走,公孙大娘再度伤心了起来。“本来以为这次回来,最起码能结了婚,然后等年底举了茂才再走人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给我留个孙子孙女之类的,没成想这才刚安生下来几天,就要被征召入京……”
“母亲,终究是好事。”公孙珣无奈答道。“早一年经过察举,早一年在京中度过考核期,便早一年成为朝廷命官,到时候就安生了。”
“也罢,终究是好事。”公孙大娘心里到底还是明白的。“这就去吧,若是能在洛阳安生下来,我就想法把那个赵芸给你送过去,让你们在洛阳成婚……”
“喏!”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你要听你娘我一句劝,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后台,前途又稳稳妥妥的,就没必要再冒险了……你得给我改改这一见到功劳和前途就管不住自己的毛病!常在河边走,将来一定会湿了鞋!”
“母亲大人放心。”公孙珣赶紧躬身答应。“你也说了,我如今前途稳稳的,又怎么会再冒险?”
“也罢,走吧,走吧!”公孙大娘无奈道。“就当你是上大学放寒假回来一趟了……”
周围的仆人不明所以,公孙珣大概明白一点,但却又不想再多言,省的勾起自己母亲的心思。
于是,他俯身一拜,却终于还是上路了。
这一次,由于洛阳那边留有吕范在驻守,再加上还是公车征召,公孙珣自然是轻装上阵……但轻装上阵却并不代表是孤身上路。
韩当是必然要随着去的,必要的护卫和伴当也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公孙范这次也要跟着去洛阳,这明显是他爷爷看到了一个好老师的威力,所以忍不住也想让他去试试……公孙珣对此自然无话可说,举手之劳而已,又不会少自己一块肉。
当然了,走前顺手把公孙越运作到公孙范之前得到的那个郡吏位置上也是免不了的……说一万句话,公孙珣未必是信不过公孙范,但心里隐约还是更信任公孙越一点。
至于说……娄圭?
公孙珣干脆就把他交给自家老娘了看管了!
爱咋咋地吧,反正是不敢带到洛阳去的,别看这厮现在挺老实,鬼知道到了洛阳他会不会再翻了天?真要是把什么曹操、许攸之类的人扯进来,那可就麻烦了。
就这样,公孙珣一行人快马加鞭,一路直趋洛阳,在四月下旬就已经赶到了目的地,然后便在洛阳城外乘上了征召用的公车,戴上了读书人用的进贤冠、士子服,这才正式前往公车署报道。
走完流程,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去拜会两位老师。
先是卢植,后是刘宽,这是因为刘宽那里公私两便,恐怕见了面以后就要讨论授官的问题了,不妨放在后面。
然而,来到卢植所居的南宫东门的公房处,却并没有没见到人……原来卢老师依然还在修史,只是早早猜到他被征召入京后要来此处,便让仆人递上两句话,让他随意云云。
于是,公孙珣干脆利索的带着公孙范转身前往太尉府去拜会刘宽了!
刘宽府上还是那个大门洞开任人出入的地方,刘宽本人也还是那个不洗手不洗脸,整天笑眯眯的人……而听说自己学生到了,他更是直接就把人叫到了大堂上,丝毫不顾堂上列席的众人俱是达官显贵。
当然了,这老头毕竟是从九卿做到了三公,从两千石混成了万石,从青绶银印变成了紫绶金印,精神头还是好了不少的,居然有心情开玩笑:
“人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