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便引起哗变!元直何必笑话我?”
徐庶再度笑了出来:“这倒更是句实话了!”
“如今局面,你们怎么说?”
片刻之后,立在自己营地中高坡上的臧霸,观望完整个大营的姿态,方才回首相对。
而其人身后,赫然立着琅琊诸将。
“大兄!”尹礼喘着粗气扶刀应声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那郭奉孝明明就是耍了我们……三日了,开阳消息一点全无,粮食却也只剩三日,逃兵抓起来吊着打都止不住!要我说,关云长虽然是个义气人物,但此时说不得就是在西边被夏侯惇给缠住了!怕是来不成了!”
“要我说,那关云长未必是真义气的人,说不得是人家周都督打开阳极速,而他关云长眼见着开阳被攻下后,忧心被堵在泰山西头,于是干脆早早逃回青州去了……”吴敦也忍不住插嘴言道。
“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臧霸面无表情的打断了对方。“我问你们的意思听不出来吗?我是问你们该如何行事,不是让你们说个没完!”
诸将相互交流了一个眼色,倒是不再做什么铺垫了,尹礼上前一礼:“大兄,我们都以为……”
“你们都以为?”
“昨晚上,老孙便叫我们去他营中说了话。”尹礼为之一滞,不由小心以对。“大家都觉得,不能在此地平白耗下去了!何妨杀了那郭嘉献给周都督,就地降了……曹刘正缺兵,咱们不至于被弃用!”
臧霸依旧面无表情,却是瞥了一眼孙观,惊得对方一时慌乱。
“大兄!”孙观亲兄,同样是青徐豪霸之一的孙康瞧着不好,赶紧插嘴。“大兄若是觉得与关镇东尚有义气可言,那便不理会这郭嘉便是,放他在此处自生自灭,或者更进一步,降了周都督后咱们一起联名作保,礼送其人归青州也行……”
臧霸依旧面无表情,且一言不发,只是直接在坡上坐下,然后兀自解甲!
琅琊诸将目瞪口呆,却又不解其意。
最后,到底是尹礼忍耐不住,再度上前一步探身询问:“大兄何意?”
“无他。”臧霸扔下衣甲、佩刀,只着中衣坐在坡上,昂首以对诸将。“诸位不是要造反降敌吗?我为军中主将,自然是要引颈就戮的……来,我就在此处,你们来杀!”
尹礼、孙观带头,诸将面色大变之余纷纷下跪。
而尹礼低头一叩首之后,再抬起头时,却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大兄莫要开玩笑,若无你,此地诸兄弟早该死光了,我等只是……”
“我不要听你等如何,我只知道我此番出征前是下定了决心的,所以局势再危殆都不可能投降的,大不了一死而已!”臧霸干脆至极。
“大兄……”孙观也叩首欲言。
“孙将军既然已经早早准备降服南面了,咱们便是敌非友了,何谈大兄?”
“大兄!”孙观再度叩首。“我等实在是为了自家兄弟好,如何敢害你?!”
“这便不是你说的算了。”臧霸不慌不忙,依旧坐在那里从容以对。“你觉得投降是为了自家兄弟好,我却不觉得好!而且我觉得留在河北尽忠,方是真正为了诸位兄弟好!反正一句话,我不降南,而且你们若降,无论是谁,便为敌寇,你们不杀我,我却要杀你们的。”
此言既出,便有臧霸本部甲士忽然涌出,数百人直接在臧霸营内包围了孙观、尹礼诸将。
众将目瞪口呆,只能再度俯地叩首,而其中最亲近臧霸的尹礼几乎无奈:“大兄何至于此?我的性命都是大兄给的,你若不愿降,我从你便是,大不了咱们像当年在泰山为贼寇时一般,真的全军溃败了,藏在败兵中逃回去再来。可无论如何,我也不会与大兄你刀兵相见的!”
尹礼既然出言,臧霸方才缓缓颔首。
而孙观也是无奈:“大兄,我欲降南,一是如今局势危殆;二则当年蒙陶徐州收留之恩,对徐州诸位心中有些好感义气,觉得就该顺势从了刘豫州才对。但无论如何,论义气,什么也比不过你我兄弟的义气,你若如此决绝,那我也随你在此就是,不就是一条命吗?真败亡了,大不了扔在这里!我孙观不惜命!”
孙观、尹礼这一头一尾既然被臧霸逼着改了主意,其余诸将也只能硬着头皮发誓,就随臧大兄在这里死扛到底……反正嘛,别看一口一个生死的,大家都是做贼出身,真要是到了全军溃散的时候,大不了如尹礼说的那般实在,藏在溃兵中逃回去便是,何必为了这种事情在此时跟臧老大开片呢?
而且,就营中局势来讲,说不得今晚上就要哗变,那说不得今晚上就能跑!
“军中不稳,今晚上便可能哗变,我意已决,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立即攻城!说不定军心还能稍微稳妥一二。”臧霸继续言道。
这下子,诸将更是头皮发麻,尹礼、孙观、孙康皆不好再说话,吴敦实在是无奈,只能开口:“大兄,我知道你是想以攻为守,维系军心,可如今营中情形,哪里还能说动士卒向前?”
“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是足下的事情,请足下务必做到!”臧霸不以为然。“我的事情是说服诸位,而且已经成了,你们如何不能说服他们?”
诸将还要诉苦,却不料臧霸一边开始着甲,一边却直接呵斥起来:
“我不要你们说什么什么难处,我只要上午时分,三面出击,重新架起云梯、撞木,一起攻城!”
吴敦等人面面相觑,偏偏又被臧霸压得不能反抗,便只能硬着头皮许下,然后各自回营,各显本事去了。
有人如孙观兄弟平日治军颇严,于是关起营门,一唱一和,将其中鼓噪欲走者寻出,直接砍了脑袋挂在辕门上,又发出赏赐安抚人心;
也有人如尹礼一般与士卒随和,便苦口婆心,翻出十几年的交情,去和军官们做个约定,请他们去说服更下面的士卒;
还有人如萧建一般,万事无能,却可以临时哄骗士卒,说是此战乃是佯攻,等连攻两日,便即刻趁城中不备向东度过沭水回家,过了沭水便可轻易往归海曲,归了海曲,便有海货无数可以吃个不停……居然也有人信;
更有人如吴敦一般,想杀人没那个决心,想骗人没那个口才,想攀义气却没人信他,弄得当场便要引出哗变来,然后逼得臧霸亲自引甲士过去,直接镇压,方才勉强出兵!
而沂水中负责监视琅琊兵的徐州水军见状,便飞也似的向下游而去,然后悬挂旗帜提醒城上之人……其实,这倒是多此一举了。须知道,郯城位于沂水、沭水之间,距离两条河都不过数里路程,这四五万琅琊兵的营盘何其大?城下一有动静,便早早惊动了城内周都督。
或者说,人家羽扇纶巾,儒将姿态的周都督早已经站在城上西北角的城楼之上,望着城下的琅琊军大营看了一早上了!
但是出乎意料,望着明显在死撑的琅琊大营,占尽优势的周都督却不由渐渐不安起来,这和一边杀人一边洗脚的郭奉孝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得不说,周瑜的战场嗅觉还是极为出色的,这是一种天赋……最先让他产生不安的不是别的,乃是三日前城外琅琊大营中跟自己有勾结的孙观送回的那个讯息,说是关云长随时可能往开阳方向支援到位!
这当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要防范的,于是周公瑾即刻传令水军主力,打下开阳城后,务必小心戒备西面武水方向的敌军。
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周瑜便隐约察觉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因为孙观所叙述的情报获取方式,对他而言有些熟悉——当日好友蒋干来到拜访自己时,他周公瑾为了以防万一,便伪造了一封昌豨跟徐州交通的降书,以求在谣言之外,尽量多一个渠道促成青州方面整饬琅琊诸将,顺便促成南下。
当然了,蒋干雅量高致,全程没有去看那些东西,这让周瑜颇感惭愧,以至于现在都对蒋干念念不忘……但无论如何,这个法子实在是太像了,以至于让周瑜即刻对原本被他视为掌中之人的郭奉孝警惕起来。
唯独,警惕归警惕,忧心归忧心,周公瑾实在是想不清楚可能的破绽在何处!
开阳是诱饵?
但这次的战略目标就是兵家要地开阳,不可能不打的。开阳在手,不仅能对青州造成威胁,更会对泰山西侧关羽形成压制,大大缓解夏侯惇的压力,而且说不得能和夏侯惇两面夹击,吃掉关羽也说不成!
眼前五万琅琊兵还有反扑实力?
也不可能啊!两面河道锁住,郯城坚城重兵挡在身前,而这五万大军粮食已经快要不济,坐等对方溃散便是。
实际上,根据周瑜的观察和孙观的回报,琅琊兵也确实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