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打仗不如父亲!”楼班立刻想到了第二个反驳的理由。“这次虽然有段日余明报信,却还是赶不及逃出去,还是被父亲和兄长给拦住了。”

“你又说错了。”丘力居连连摇头。“天下人都知道,他打仗比我强太多……”

“可是父亲此战已经赢了啊。”楼班迫不及待的重复了一遍。“他都被父亲包围了。”

“我自己设计这个计策的时候都没指望他能中计。”丘力居叹气道。“辽西到处是丘陵、河流,就只有一条五百里的通道,从管子城到柳城,没有任何补给……他居然真的只带七八日的粮食、几千杂兵来了,我也是侥幸到了极点。”

“这是父亲有天命的意思吧?”楼班依旧不服气。

“我宁可没有这个天命。”丘力居忽然勒马,扭头严肃的看向了自己的儿子。“楼班,你可知道,我这个计策也是绝境中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我这次没有去救援辽东苏仆延,没有去帮助轲比能稳固局势,那咱们的两翼必然要失去援护……换言之,如果这一次没有活捉这位公孙大将军,咱们父子俩,走运了还能避祸他乡,不走运可是要身死族灭的。当然了,若以此论,我反倒有些心得了,这公孙大将军必然也是身后有什么急迫之事,否则绝不会跟我一样孤注一掷的。”

“可我还是不懂。”楼班想了一下,然后认真问道。“且不说那公孙大将军为何中计,父亲,为什么打赢了仗你还要这么小心?打赢了仗不是什么都有了吗?”

“打赢了仗当然是大好事。”丘力居苦笑道。“最起码原来活不下来的现在能活下来了,但是这位大将军又不是他一个人……怎么说呢?这话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跟你说明白的……今日我只有一件事要叮嘱于你,你务必要遵从,否则我只好把你撵回柳城了。”

“父亲请讲。”楼班愈发正色起来。

“见到那位骑白马的公孙大将军……一定要保持尊重,不许拿俘虏的姿态来对他!”丘力居严肃相对。“我对他行礼,你就要对他叩首;我为他牵马,你就要为他拎着下马凳;到了柳城,我将自己原来的住房舍让给他,你就要像避让老虎一样绕着那栋房子不许接近!听懂了吗?”

楼班犹豫了一下,但面对着自己父亲,却终于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就在丘力居对着自己未成年的儿子循循教导之际,其人却浑然不知,二十里外,公孙珣身前的战局已然反转。

那个汉军铁甲骑士的确忠勇豪烈,黑獭天王的突袭斩首也固然起了奇效,没有前一个人对这些乌桓军与杂胡完成震慑,没有后一个人最关键时刻的不留后手,公孙珣甚至都无法来到河对岸……但是,不得不承认,真正让这些只愿意打顺风仗的杂胡部落首领们完成心态翻转的还是公孙珣的一句话。

因为,这句具有政治承诺性质的话语真真切切关系到了他们部族的存亡,让他们不敢再如之前那般抱着某种侥幸心态继续左右摇摆。

今天这件事要是出岔子了,他们会丧失掉来自南面卢龙塞的粮食与布匹,会丧失掉辽东的陶器与咸鱼,会没有地方卖出自家鞣制的皮货,没有地方买铁锅,而汉人将会用刀子而非安利号的粮食券、杂货券来换他们辛苦放牧的山羊与马匹……更重要的是,说不定很快会有两支数万人的大军,一路从卢龙塞自南向北,一路从辽河自东向西,将他们的部族连根拔起。

这样的话,他们将失去目前的一切,运气好可以逃到西面的草原上,运气差或许整个部族都会消失……就如同自己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那些故事中的配角一样。

于是乎,这些精于利益计算的墙头草,一瞬间便反了。

混战中,白衣乌桓的装束在为他们的对手提供了太过明显的标靶,而且更糟糕的是,之前的阵型让他们几乎是一瞬间陷入到了被人三路夹攻的状态。

两翼的杂胡部落,迎面渡河而来白马骑士,原本一千四五对两百人,现在的一千两百对四五百人,主将刚刚被斩首,军中勇士之前被人屠杀,当面那个被自家单于一再交代不许伤任何毫毛的公孙氏大将军……如此情形,他们撑了片刻方才崩溃,已经可以夸一夸这些白衣乌桓的战斗力与意志力了。

“不要恋战!”陡然逃出生天,戏忠嗓音都是打颤的。“赶紧护着君侯往南走!告诉这些杂胡,只要到了管子城,所有人都是功臣,绝不会吝惜赏赐!”

一众白马义从和数十名杂胡部落的核心成员立即涌了过来,然而公孙珣并没有动身的意思,其人立在马上,于乱战中四处寻觅,等看到了那名兀自砍杀不止的铁甲汉军骑士后更是遥遥一指。

身侧的文则会意,立即引着二三十名义从纵马而去,却是有几人接应到了此人,又有十几人跑到战场边缘,将之前十七名战死的汉军骑士放到牵来的乌桓人战马之上。

眼见着此人被援护回来,公孙珣这才调转马头,往南而去。

然而向南前行了大约十余里,辽西通道极具地域色彩的丘陵之中,却忽然传来隆隆马蹄之声,声音的震动如此之大,俨然是有大股军队疾速迎面而来。

“来不及了。”旁边的一名杂胡首领面色发白。“大将军,这里道路两侧丘陵纵横,指不定转过山坡便能迎头撞上……”

“如此岂不正好?”公孙珣冷冷看了此人一眼。“塌顿若能算到规泥身死,提前绕到此处,我倒是不如直接降了他,求个长生不老!”

言罢,其人更是直接打马向前。

众人恍然大悟,也纷纷兴奋跟进,而果然,转过一座小山坡,迎面正是打着汉字大旗的汉军大队,当先为首者更是之前被公孙珣派回卢龙塞的魏越。

魏越看的清楚,远远便下马跪拜相迎。

“后面还有主将吗?!”公孙珣远远大声喝问。“总共有多少援兵?你手上此时又有多少兵马?”

“回禀君候,子伯先生和韩司马都来了。”魏越赶紧作答。“他们当日接到君候快马传讯,听说君候突然出兵,便立即从卢龙塞起大军来接应……全军一万八千,步骑混杂,分段行进,算算时间,应该只比君候晚两日半的路程,我领三千骑兵疾速在前,韩司马引骑兵五千在后,比我晚半日路程,而子伯先生领一万步卒与辎重在更后面,却不知什么时候能到……但着实未曾想到今日居然在这里见到君侯,君侯这是突然折返了吗?”

这便是行军速度的问题了……毫无补给点且为丘陵地形的辽西通道之上,骑兵的机动性不是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却更多的体现在战场上,而非战略运行之上。公孙珣之前为了赶时间全骑兵出动,也不过是每日六七十里,这已经是个很快的速度了,相对应的,韩当、魏越也应该是这个速度,至于娄圭的一万步兵,虽然带有辎重,但却也能每日行进四五十里,想来再等不到两日便能见到娄圭了。

平心而论,之前公孙珣只嫌弃自己进军太慢,如今却要庆幸自己进军不够快了。

脑中稍一回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公孙珣大喜过望,然后来不及再多说便立即叮嘱魏越:“你领前锋往身后十几里外的大凌河畔处为身后大军立住阵脚,务必小心,乌桓主力说到便到!黑獭,你与他领路!”

魏越也是忽然醒悟到公孙珣这是吃了败仗,巴不得就此打住呢,便赶紧答应,然后立即回身呼喊进军,至于那个面色黝黑的俟汾黑獭则是兴奋难耐,也是打马上前跟上了魏越。

前锋三千骑兵,外加一些有所心动的随行杂胡骑兵一起,忽然加速向前,直扑大凌河畔,而公孙珣则引部属来到了旁边的山坡上休息,兼待身后韩当所部兵马的到来。

“君侯!”旁边的戏忠眼见着局势彻底扭转,却是当众请罪下跪在地,然后在牛毛细雨中潸然泪下。“今日之险全都是我的过错……子衡与杜伯侯、沮公祧他们在昌平主持大局,并无失误;叔治与常伯槐、枣文恭他们输送粮草,动员民夫,也未曾有半点疏忽;而军中之人,子伯定制军略,也是稳妥至极,更不要说,他与义公当时俱在卢龙塞中,程德谋也在渔阳……军中诸人,如高素卿不过一司马,田豫不过一少年,数日前的管子城中,做主让君侯冒险来此的,不过是我一人罢了!”

“你有错,但不在此处!”公孙珣坐在对方身前,正色相对道。“当日管子城内,诚如你言,只有你戏志才一个人能说的上话,但你最多也不过是没有劝谏,而非主导。这次进军,不过是我鬼迷了心窍,还想着速速结束动乱去向何进求那个冀州牧……然而,我也是现在才幡然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