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汉-第10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刘焉、刘表、士燮、孙坚,乃至于你外祖,他们或能勉强定一方,或才德独立于世,却不知道路在那里,只能驻足观望,所以也不足以定乱世,也注定不是真英雄!”

“而吕布、袁术之流,根本就只是囿于权位,路都不想找的,跟英雄更是无关!”

“只有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是真的找到了路子,或许远远落后于我,或许存着各自私人野心,却不耽误他们是我真正的对手,兼为英雄!”公孙珣正色教导自己的儿子。“我带你去见卢师,带你来拜刘师,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你能明白,哪怕你只注定赶上乱世的一个尾巴,我也希望你能做个心中息定乱世之人,做个英雄!”

公孙定不敢怠慢,即刻率王粲、诸葛亮与公孙续一起俯身下拜于地,口称受教。而周围官员、幕属、义从见状,也不敢怠慢,自公孙越以下,纷纷拜于雪中。

公孙珣微微叹气,却是挥挥手,示意自己长子即刻起身上路,而等对方消失在风雪之中后,其人望着漫天飞雪,却终于转身向北去了。

雪花纷纷,距黄河数千里之外,淮河以北,睢水之畔,宛如柳絮纷纷起飞之处,被公孙珣亲口认定的真英雄之一,也是曹操死后,南方诸侯唯一一位英雄了,左将军领豫州牧刘备,却也正在与他的心腹爱将鲁肃鲁子敬在雪中临河温酒相谈。

而眼见着鲁肃说及战事损失,多有哀凄之意,刘备却是忽然打断对方,当场吟了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子敬何必为战事失利耿耿于怀?”

鲁肃一时愕然,却又不免受到感染,然后稍微提振精神相询:“这是主公的诗作?”

“非也。”刘备扔下筷子,举樽从容答道。“这是年轻求学时与我兄公孙文琪议论项王,他随口而作……还有一首呢,子敬要听吗?”

“愿听!”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刘备举樽一饮而尽。“子敬喜欢哪一首?”

鲁子敬早已经恍惚,如何能答?

————我是下雪的分割线————

“太祖既破曹,将返,有士道旁叩首请谒,劝曰:‘许县有王气,可称王于此。’太祖凛然对曰:‘洛阳有帝气。’士惊愕不敢言。及走河东,复以太牢拜先师刘公,左右愈思不定。后,镇北将军公孙范至,闻之遂笑:‘不知兄之志也?’太祖乃从容对:‘昔刘玄德录江南乐府《子夜四时歌》至,甚得孤意。’范拜请:‘请示之。’太祖乃言:‘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范再拜,遂不问也。”——《世说新语》。言语篇  PS:感谢康成飞白的上盟,也是本书第125萌,感激不尽。



第六章 正与此意同一涂

“子敬喜欢哪一首?”刘备问完此语,便停杯不饮,静待回复。

然而,鲁子敬恍惚了许久之后都没能得出答案,最后其人干脆直接反问:“主公又喜欢哪一首?”

“都喜欢。”刘备面色不改,从容答道。“前者志气不堕,后者豪气逼人,且无论如何,都比子敬这般垂头丧气要强吧?”

鲁肃尴尬一时,旋即避席谢罪:“臣惭愧!”

“不是在苛责你。”刘备扶起对方后,双方重新落座,却是难得叹气。“公瑾(周瑜)、定公(吕岱)、幼平(周泰)、叔至(陈到)、文向(徐盛)、子烈(陈武)、兴霸(甘宁),纷纷不见归路,还有十余万大军出去,却只回来三四万民夫……虽说刀剑无眼、生死由命,可人心皆是肉做,谁又能不为之哀恸呢?但是子敬,哀恸之后,却不该如此久伤难持,今时今日,咱们隐忍潜伏也行,一死了之也无妨,都该从容一些的,否则既对不起生人,也对不起死人!”

鲁肃愈发惭愧,却又强打精神,连续自斟自饮数杯。而刘备也不着急,只是陪着对方一起饮酒。

而隔了许久之后,鲁子敬方才缓缓开口:“主公的意思,臣其实已经明白了……主公是想问,如今还有没有可能成大业?”

“然也。”刘备坦然相对。“且能成,又该如何行事?而若不能成,我也不瞒子敬,死了这么多人,皆是为我野心之故,我自然有一份交代!到时候,还请你替我处置后事。”

话说,刘备言语中论及生死,竟然没有半分停滞之意,俨然这些日子,其人早有思索,心中已经有了觉悟。

至于鲁肃,虽然隐约醒悟,但此时当面闻得此言,却也几乎是脱口而出:“主公勿忧,局势还是可堪一为的!”

刘备兀自倒酒,只是瞥了对方一眼。

而鲁肃长呼了一口气,情知今日需要确切拿出一番说法来,却居然不再着急了……原因很简单,这种大事鲁子敬战前怎么可能没有过一番思索?

“臣以为,事到如今,大江以北是必不能保的了,但若能转回江东,养精蓄锐,继而兼并大江上下,隔河相拒。那么待天下有变,主公若能遣一上将出南阳以控宛洛,自提兵马出淮南,依然可以兴复寿春,乃至于重归此地……届时大事未必不可期待。”鲁肃认真而又有些匆忙相对,以至于居然拿起桌上筷箸摆在案上演示起来。

刘备面不改色,不置可否。

而不待刘备主动批评和质疑,鲁子敬就自己指着桌上筷箸解释了起来:“这一计策首在江南一统!须知,此战之后,中原衣冠颇有南渡之势,而自从黄巾之乱以来,人口也都一直是自北向南多有流动……长江以南,虽不比河北中原,却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主公若能确实算是一片基业了。”

这话倒是合情合理,刘备也只能颔首。

“其次,江南一统,便是握有荆襄,而握有荆襄便能握有三分主动。”

“此言何也?”刘备终于稍微起了些兴趣;

“主公须知,襄阳以北便是南阳,南阳这个地方乃是天下心腹命门之处,北可趋洛阳旧都,西可通汉中,西北则是三辅,东北便是中原,东面则是淮北……只要有人自此处出兵,那燕国再强大,也要以此处为先。”鲁肃指着筷子后面的一个酒杯越说越利索起来,最后竟然有了几分激昂之态。“换言之,只要荆襄在手一日,则北面便一日不得安,主公或遣一心腹大将,或自持此处,频频向北,则不止是寿春,恐怕它出战机自现!而这种要害之地如今却只在刘表这种守护犬手中,不得施展,主公难道没有意思吗?”

刘备微微颔首,他知道鲁子敬说的是对的,荆州北面这块地方,具体来说就是襄阳周边,实在是天下局势之中枢,一旦入手,便真的能重新获得一定主动权。而主动权……

“其三,江南一统,也是必自保之必须,因为整个大江乃是抵御北面最后一条线,得之方能论其他。”言至此处,鲁肃不由稍微回过神来,然后望着案上那条竹筷微微叹气。“主公,自古以来,欲成大事,当有形胜之地,亦称王霸之基……恰如燕公昔日与董卓争三辅,为的便是三辅之地,与袁绍决战,求得就是河北全取,而三辅、河北这些地方便是自古来以来最传统也最有效的基业之地,得之便可轻松出击,进取天下,而退守却能一时无忧。”

“大江之南也是如此了?”

“不错。”鲁肃抬起头来严肃以对。“正是大江!且恕臣直言,大江以南固然地域广大,然以人口、财富而论,皆不足再当基业,长江一线便是最后的一条线了!两淮既不可保,则江东至荆襄,便是最后一块可当北面的王霸之基!”

“子敬说的好。”刘备一声叹气。“说的极好……能在这种局势下再给我找到一条路,还能有什么所求呢?只是子敬,江南一统,谈何容易?北面我那位兄长,真的会给我这个机会吗?”

“这便是臣接下来要说的了。”鲁子敬从案上取回酒樽,满饮一口后,便放下来指着空樽继续严肃以对。“主公,咱们打了这一场大败仗,江北之地再难保有,但更关键的不是地盘,不是筷子摆在何处,而是经此一战,天下再无人能主动挑战燕公!天下之事态、进取,皆只能听北面为之了……咱们的樽中已经确实无酒了!”

“子敬是想说,我喜欢哪首诗,不是我说了算,是我那位兄长说了算?”刘备几乎是立即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谁让打败仗了呢?”

“正是此意!”鲁肃黯然以对,却也神思清明,再无停滞。“当此时也,燕公取江南后,天下不过五处尚且有余力独立之诸侯……一曰主公;二曰刘表;三曰刘焉;四曰士燮;五曰赵苞!其中,赵苞十之八九还是要降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