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培训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战斗机战斗值勤编队、空中格斗编队;第二部分,就是空中格斗的基本战术使用。
首先,双机执勤编队、三机执勤编队,如何使用长机和僚机的问题。也就是要划分长机和僚机的职责,避免遭遇敌人的时候打乱仗。
长机,也就是领头飞行的小组长,是一个编队的指挥官,也是空中格斗的第一攻击手。
僚机,是协同作战人员,主要是完成长机设计的战术动作,达到置敌人于死地的目标。
所以在战斗中,僚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位置,观察敌机的动向,随时听从长机的命令采取恰当的战术动作。
其次,空中格斗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战术动作,要有明确的战术层次,而不是一拥而上,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
白书杰最心痛的,是当年武汉大空战,高志航的壮烈牺牲,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空中格斗战术,最后被小鬼子各个击破。
空中格斗,并不是飞机数量多的一方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因为飞机的速度极快,你的飞机多了,并不能随便开枪开炮。如果空中枪弹乱飞,十有七八会把你自己的飞机打下去。
白书杰讲解的第一个战术,就是双机编队的“切割战术”。
面对敌人大机群的进攻,双机巡航编队的主要目的,就是打乱敌人的节奏,为基地赢得时间。
主要是利用自己这一方飞机数量少,动静小的优势,隐蔽在一个合适的高度,站住某一个方位。
有效的利用太阳、云层隐蔽自己,然后僚机突然杀出来,把敌机编队里面的某一架飞机赶出编队。让埋伏在云层之中的长机一个突袭动作咬住敌人的尾巴,然后干掉这架敌机。
在这个过程中,僚机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诱敌;第二个动作,就是给长机当警卫员。
然后循环往复,每次切掉一架,形成局部的二打一,最后战而胜之。给敌人机群一层一层剥皮,从而破坏敌人的战斗预案和战斗决心。
白书杰讲解的第二个战术,就是空中正面格斗的三机编队,也就是一架长机和两架僚机的组合动作。这种战术由单引擎的高速战斗机完成,比如说自己的飞龙战斗机就能够胜任。
第一个步骤:战斗机成三角阵型飞行,然后突然掉头分别从11点钟(僚机)、12点钟(长机)、1点钟(僚机)三个方向开始俯冲。
在距离敌人机群1800——2300米、敌机上方400——500米高度,一边俯冲一边射击。主要目的就是要打乱敌人机群的队形,为接下来的战斗创造机会。
第二个步骤:双僚机的剪刀机动,三机编队对抗敌人的大机群。
僚机俯冲到距离敌人机群编队约500米时快速拉起,11点钟方向的僚机向左,1点钟方向的僚机向右,都采用大半径回转飞行。
与此同时,长机拉起机头垂直爬升到敌人机群的上空,然后凌空翻滚,再次俯冲下来进行攻击。这个时候,两架僚机刚好完成大回转,对敌人机群进行三面夹击。
就这样,白书杰深入浅出,从双机编队、三机编队、五机编队、六机编队、九机编队,一直讲到大机群正面战斗。
自然也讲到了“正面突袭战术”、“侧翼突袭战术”、“尾随偷袭战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在空中讲究配合。
地面部队即便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需要侧翼部队的配合作战。空中格斗没有立足点,更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所以就更需要在高速机动中配合作战。
“兄弟们,我们的机载雷达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这就是今后战胜小鬼子大机群的关键之处。”
白书杰最后说道:“据我所知,小鬼子因为舍不得掏钱,没有安装机载雷达。所以你们目前起码可以比敌人提前7分钟知道战场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战术方案。”
“因为有了机载雷达,所以你们今后的战斗方式就要抛弃原来的固有习惯,严格按照空中指挥小组的指令作战。在这个基础上,平时要多训练战斗编队的配合问题。”
“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严禁单机升空作战。我们需要发挥团队的威力,而不是和小鬼子那样的乱战蛮干。我们需要英雄,更需要活着的战斗英雄,不需要挂在墙上的战斗英雄!”
804、越洋电报
因为有了白书杰讲解的“先进格斗理论”,航空师从师长张念祖往下,仿佛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小鬼子也要过冬,所以四周风平浪静。
航空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白天就在山洞里面进行兵棋推演,晚上驾机升空进行正面对抗演练,熟悉各种编队的战斗方式。
小鬼子的飞机,原来并不适合夜间作战。主要是小鬼子的飞机里面,竟然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
熟悉军事的朋友都明白,小鬼子的战机编队飞行,都是互相打手势,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小鬼子飞机没有无线电对讲机。
没有无线电对讲机,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白书杰讲解的空中格斗理论,小鬼子根本用不出来。
剧烈的空战过程中,等你在庞大而纷乱的机群里面找到自己的队友,然后和自己人打手势,那真的就是“黄花儿菜都凉了”。
史连城的特战队缴获了长毛子的三艘浅水炮舰,后来又分别突袭黑瞎子岛、赖奇欣斯克、普罗格列斯、海兰泡,前后缴获了步话机237部。
白书杰一次性就收回了205部库存起来,不管下面如何嚷嚷,他都没有发下去。除了拿出5部,交给有关技术人员拆掉进行“逆向设计”,剩下的200部原装货最后都到了张念祖的航空师。
说实话,前苏联的东西虽然很粗燥,但是经得起摔打,所以很耐用,而且便于维修保养。
所以,张念祖他们从一开始,步话机就已经成为标准装备。而且苏联的步话机在平地上覆盖范围超过35公里,飞行编队之间的联系根本不受干扰。
能够具有这种空中直接对话优势的空军,目前只有苏联人和美国人能够做到。对于白书杰来说,这两个国家暂时都不是他的敌人。
空军的训练向深层次发展,白书杰自然就没有继续过问。给雷达技术员下达了进一步完善细节的命令以后,他已经带着赵金喜回到了光法寺的司令部,更重要的战略规划,需要他进行布局。
原来,白书杰派三千人到美国,除了最基本的学习以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用意。
书中交代,美国人在二战中曾经出现过一款名震海内外的战略轰炸机,那就是著名的B…17,号称“空中堡垒”。
这是波音公司设计的重型轰炸机,高5。82m,长度22。7米,翼展31。7米,4台莱特R…1820活塞发动机,1200马力。
航程2979公里,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最大平飞速度48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0667米,最大起飞重量25吨,最大载弹量8吨。
不仅起飞重量大,载弹量大,航程远,而且改进版本的自身防御能力也是空前,被称之为“空中堡垒”的确是名副其实。关键是在10000米的高空,高射炮几乎没啥用处了。
这家伙的武器装备有:机顶航空炮塔、机腹航空炮塔,分别安装一座双联20mm航炮;机头下颌有一个13mm双联航空机枪吊舱(这里是改装升级才有的,投弹瞄准器在这里),机尾有一座双联航空机枪;机身左右两翼,分别有一挺航空机枪。
因为武器众多,所以机组人员需要10人。其中机长、副驾驶、机械员、投弹手、通讯员各一人,再加上5名枪炮手。1937年的价格约18万美元。
这件玩具被美国人整出来以后,在整个二战期间,好多国家都想得到授权生产出来玩玩,可是美国鬼子就是不干。
但是,B…17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B…17的前身Y1B…17,去年,也就是1936年12月7日,在一次着陆中由于制动器过热造成制动失效,飞机翻身。
今年初(1937年),经过改进的第一架原型机,在军方参加的验证飞行过程中,就摔成了一团大火球。愤怒的国会议员叫嚷着拒绝付款,而且要中止整个项目。
正因为如此,国防部和海军司令部,当场取消了全部订单。最后还是陆军部的家伙聪明,勉强订购了13架。就是这13架,也是分了多个批次才勉强付钱收货。
可以说,现在的波音公司正是有些垂头丧气的时候,而未来将要大放异彩的B…17,不仅没有引起美国高层的关注,反而有随时中断的可能性。
因为一个庞大的研制计划完成以后,仅仅给陆军部生产13架成品飞机,这是不可能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