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名鹤也没表露出足够的信心:“那万岁派一个合适的人,臣以为,商辂大人赴河南,主持新粮种植大事,无论是为了育种,还是试种此事是国之大事。”
“商辂就够了吗?让胡濙领衔,至少三位重臣。朕都未必能安下心,真是狠不得就守着那田,天天看着长势呀。”
民以食为天,大明眼下的粮食问题非但没有解决,预计十年会会更复杂。
大明的粮食靠着南洋的大明买入才平衡了下来,可大明鼓励生育的政策,十年之后那些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难道让百姓饿着吗?
回到南京城,白名鹤还没有回家,还没有见过老婆呢。
而大明皇帝连衣服都没有换,就在码头传旨自己带来的京城文武,还有南京六部各派出五位主官立即到南京老皇宫去议事。
老皇宫已经破落了很久了,十五天时间能够修理出来的只有后宫的部分。
大殿之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地砖有不少破损,甚至还有几块空的。
可就这样,大明皇帝也不在意,没有御座,大明皇帝就坐在一张长凳上。
反倒是用精美的丝绸为桌布,长条桌上放置着从美洲带回来的作物,眼下已经到了春时,可以耕种了。
“礼部。”朱祁钰先开口,京城与南京两位礼部的主官都站出来了。京城礼部的左侍郎在实际的品阶上比南京礼部尚书低,但权力却大。所以身份也算是相当。
朱祁钰想了想后:“南京礼部,为那些远航的功臣办一次荣归,他们带回来的是宝,这比什么的珍宝都贵重。”
“万岁,是否向万民公示。”南京礼部尚书问道。
“公示之事交由京礼部去办了。”朱祁钰说完,京城礼部左侍郎赶紧问道:“万岁,这些我等不懂,也是大明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不知可有这些物件的说明。”
朱祁钰看了白名鹤一眼,白名鹤赶紧施礼:“臣这就去安排。”白名鹤走到殿外,给王诚低语几句,王诚立即去白马阁白名鹤的书房取相关的书籍,白名鹤则回到殿上:“万岁,臣不用多用介绍,臣已经写过详细的内容,包括臣所知不多的耕种常识。希望我大明的农师可以更进一步。这玉米在大明初种,五石就是优良!”
朱祁钰离座,走到那长桌前。
而白名鹤伸手就抓起一根玉米棒子:“这个不算是良种,真正的上等良种至少长度达到八寸,粗一寸六。这个只有五寸长,也太细了。这玉米一块地一年只能种一季,然后需要其他的改良地力,除非大明的肥料技术再进一步。这玉米消耗的肥力有些过大了,这地肥还需要再用心研究呀,农学是一门上等技术。”
兴农是大业,没有官员敢说农是小事。
“这土豆最喜欢沙土地,原本考虑是陕西北,甘肃,关内等地合适。可这已经发芽了,等不到运过去,只能先在南京这边选地育种。明年再说。”
“就算是挖河沙混土,也要作!”朱祁钰作出了最高指示。
白名鹤一一的对这些农作物作了简单的介绍,其中有些他也不认识,比如木薯、豆薯、莱豆这些,白名鹤知道后世肯定有,但是他没有接触过。
但还有几样,白名鹤却是很喜欢:“这咖啡、可可豆,绝对是上等,不亚于名茶呀。还有这辣椒……”白名鹤一副流口水的样子,朱祁钰立即下旨:“传朕旨意,这些只能作种,任何损毁都需要文字记录在案,非朕亲旨任何人不得私得,包括白名鹤。”
“万岁,这辣椒只用种子,外皮……”
“外皮也不行,你当朕的话是儿戏吗?”朱祁钰缓缓伸手,把白名鹤已经拿在手上的辣椒放在桌上。
白名鹤心中想的是,关中的油泼辣子,当然还有油泼面。
很快,王诚把白名鹤的书带来了,足足两大箱子。这些不光是白名鹤写的,白名鹤只写了农物的介绍,这里还有许多农师对种植,堆肥等研究心得,眼下白名鹤要借这高产农作物机会推广农业科学化。
朱祁钰让众臣们在殿内研究这些书,是翻印,还是再抄写几份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第479节十个字的第一字
朱祁钰、于谦、白名鹤来到了很简陋的御书房,当然这个简陋也是相当于京城皇宫而言的。对于普通百姓家,这里依然是皇宫。
“于爱卿呀,有一个很大秘密,朕答应过不再对人提及。但朕需要一个理由说服天下臣民,但依然不能讲这个秘密,所以你如果有所怀疑的话。尽管去找白名鹤,除非你能够让他说出来,朕是不会违约的!”
你是皇帝,就可以无耻吗?白名鹤心中如同一百万只草泥马,列起大明军阵,一步步的踏过自己的内心。
能给人说,这秘密还是秘密吗。
这一次,倒是于谦给面子,无论是给大明皇帝,还是给白名鹤都无所谓了。
于谦说道:“臣,自然是信的。”
“那就好,大明最高的秘密为十个字,第一个字,倭!”朱祁钰的脸上杀气十足:“于爱卿,朕要让倭国永远消失。如果问理由,就去问白名鹤吧。朕不喜欢杀戮,可倭国必须要灭掉,当然倭国的百姓可以安排人教他们向善,让他们归化!”
“臣领旨,只是臣想问第二个字!”于谦问话的时候,盯着白名鹤的眼睛。
朱祁钰也看了一眼白名鹤,这才开口说道:“第二字,哇!就是爪哇国,是第二个必灭之国。但凡是双手粘有我华夏子民鲜血的,我大明必屠之!”
“万岁,大明是仁慈的,我们只是惩罚恶者,劝无知百姓向善!”白名鹤赶紧在旁边附了一句。朱祁钰冷笑两声:“这里不是朝堂,朕说屠之,不可吗?”
白名鹤赶紧退到一旁,心说自己真是废话多。
“万岁。没有瓦刺?”于谦追问了一句。
“没有,小小瓦刺不足一提。安南这种弹丸小邦挥师既灭,更不值一提。”
大明皇帝朱祁钰气呼呼的说着,情绪有些激动。
于谦倒是懂了一半,可更糊涂了。说倭人双手粘过大明的血,可倭寇那些还不如瓦刺多呢。这第二个也没有轮到瓦刺。再说,也没有安南。那爪哇国于谦倒是听说过,他们是有些海盗在几年前伤过大明的走私海商,可这与不是灭国的仇恨呀。
十个字,必然是代表十个国家,可别外八个是什么?
大明周边,还有什么能称得上国的能凑出八个来,而且还是有血仇的。
古怪,太古怪了。
于谦却还不能问。这话也没有办法问。或许以后有机会,担近期却是绝对不能问的,至少不能去问白名鹤,大明皇帝的话说的很明显了,这个秘密白名鹤知道。于谦猜测很可能就是大明皇帝在为白名鹤保守某种秘密。
白名鹤是一个有秘密的人,于谦丝毫也不怀疑自己的猜测。
次日,远航的船员得到南京礼部一位侍郎为首新农小组的接见,以他们原本的身份。能够由一位礼部侍郎为首,十几位五品官员接见。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荣归的事情要缓一缓,理由是要等其他几条船回来,一起搞。
而先回来的这一船,赐锦衣美食后,开始讲述他们出行的经历,每天海上的记录。然后到达之后遇到什么,那边有什么人等,然后如何接触,是否语言可以交流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要详细的记录在案。属于大明的高等机密了。
一众官员在细细的询问,详细的记录。
东厂几位负责情报安全的人则坐在一旁,他们会有选择的要求给某份文件加密。
白名鹤留在皇宫足足两天时间,白马阁距离南京皇宫只有几步路,可白名鹤却没有回家的时间,大明皇帝罗列出了对倭岛的五年、十年计划。参与的人除了于谦这个儒臣之外,就是白名鹤、徐承宗、孙原贞、王诚等东厂的干将了。
其间,就是东厂几位最狠的人之一的王诚都劝过大明皇帝一次,杀戮太重有伤天和!
连王诚这样的都劝了,可想孙原贞劝过多少次。
白名鹤不算,唯一没有劝的就是徐承宗,不就是倭人嘛,杀光了又如何。反正万岁看倭人不顺眼,咱们作臣子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去杀就是了。
徐承宗,徐达的后人,大明的开国功臣之后,家族的荣耀是在血海里杀出来的。这些年也太安静了,国公府里的将军们都忘记了怎么打仗了。北征之事连英国公府的将军都没有全部调派,只是调了几人罢了。
他魏国公府半个人也没有派去,大海上眼下没有可打的,除了练兵,就是干运输的活。
所以魏国公府是支持战争的,特别是在看到白名鹤每次打仗非但没有大量的花费,反而都占了大便宜之后,对外扩张战争的心思已经开始慢慢的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