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橛讶逍∮愣engkn打赏起点币!ˉ
海参威,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元代称“永明城”,属征东元帅府管辖,开辟有元大都北京经沈阳至吉林万金塔古城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陆路驿道,水路是对外贸易海港。
唐宋元明清,海参威、库页岛都属于中国。一直到了俄罗斯崛起东扩,清朝末期中国国运衰退,俄罗斯人才把爪子伸向了远东明珠海参威、库页岛。1858年(清咸丰八年),满清卖国政府与沙俄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作为中俄“共管”地区,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仅仅隔了两年,《中俄瑷珲条约》墨迹未干,1860年中俄就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满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实施黑暗统治,民怨沸腾,忍无可忍,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发起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给民众勾画的革命目标之一,就是收回被满清出卖的海参威!
海参崴,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远东天然不冻港,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远东方面军航空兵领帅机关就设在这里。
日俄战争时期,俄军的防守重点在辽南,旅顺是日军的攻击重点,日军舰队虽然攻击过海参威但是成效不大。最后,日军是在旅顺歼灭了俄军守军和太平洋分舰队,进而进行奉天会战,重创俄军迫使沙皇俄国承认战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现在的海参威,是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海参威有了完备的海港防御体系,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坚固的海岸堡垒之一。
此时的苏联红海军,还是一支近海防御性海军,主要用于护航和保卫交通线配合陆空军完成各种任务。海军总司令部下辖参谋部、政治部、航道测量部、海军航空兵司令部、海防炮兵司令部等职能部门,以及北方、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4个舰队和平斯克等5个区舰队。四个舰队有将近600艘战舰,5个区舰队有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59艘驱逐舰、28艘潜艇。此外,还有29艘鱼雷艇和2500多架飞机。
太平洋舰队是苏联红海军的四个主力舰队之一,司令部设在金角湾,大门正对军港。
沙皇俄国的远东海军组建于十八世纪初,主力覆灭于日俄战争,余下的被严重削弱的西伯利亚区舰队和舰艇为数不多的阿穆尔河区舰队的官兵参加了苏联革命。但是,舰艇基本上在打退白卫军和外国武装干涉时被敌人掠走。
1922年,刚刚收回海参威远东红军就重建了远东海军,参加肃清鄂霍次克海沿岸的白匪和保卫苏联国境的战斗。到1926年,远东海军解散,符拉迪沃斯托克舰艇支队移交给远东海上边防警卫部队,阿穆尔河区舰队则成为红海军的一个独立军团。
1932年4月,为了巩固远东边防,苏联重建远东海军,从波罗的海和黑海经铁路向海参崴调来了潜艇、鱼雷艇、海岸炮和其他技术兵器,建筑了机场、岸炮工事、舰艇驻泊点、兵营、修船厂和造船厂,还把一些运输船和渔船改装成布雷舰和扫雷舰完善了主要海军基地海参威的防御体系。当时,根据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边疆区的共青团组织负责支援远东海军。经团组织介绍,数千名共青团员来到舰艇、航空兵和岸上部队服役。远东海军的全体人员通过顽强的学习,掌握了新的技术装备和太平洋战区的情况。政治机关和党团组织积极帮助指挥部在太平洋建立苏联海军,帮助培训和教育人员。结果到三十年代中期,远东海军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提高。
1935年1月11日,远东海军改名为太平洋舰队。
这个时候的太平洋舰队编有2个水面舰艇支队,4个潜艇支队,1个鱼雷艇支队,数个独立舰艇大队,拥有200架飞机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兵团,海岸防御兵力和兵器,通信勤务部门,后方勤务部门等。任务是协同陆军部队加强海岸地带的抗登陆防御和保卫远东海上交通线。
伊万=斯捷潘诺维奇=
第一一六六章日军也学会了闪电战
日期:09月17日
感谢书友秦弑殇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求信流量计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haiwj投票支持!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就在日军海军联合舰队突袭海参威的同时,日军关东军数十万大军向苏联远东地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关东军司令官兼日本驻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梅津美治郎大将把司令部从长春搬到了哈尔滨,靠前指挥。
梅津美治郎看上去温文尔雅,如果他脱掉军装换上西服,很多人恐怕会以为这是个到哈尔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日本学者。正是因为这种气质,梅津美治郎指挥作战狠如狼、狡似狐,无比凶残。
由于日军大动员,梅津美治郎得到了50万兵力补充,加上朝鲜军两个师团和伪朝鲜警备部队、伪满洲军以及日军从朝鲜、台湾和东北紧急征召的朝鲜兵、台湾兵、东北兵,梅津美治郎可以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已经超过了百万。
梅津美治郎成立了关东防卫军,让山下奉文中将任司令官、吉冈安直少将任参谋长,负责东北守备任务。自己率关东军主力北进。
有这么充足的兵员,梅津美治郎一口气把关东军的国境守备队由八个扩大到了13个,将关东军独立警备队由1个扩大到9个,编了三个特别警备队,又编了一部分独立旅团、机动旅团、混成旅团、独立混成旅团和数量庞大的独立炮兵旅团、独立战车旅团、独立炮兵联队、驻屯队等,各部队全部配足了补充队,这才杀气腾腾地去了哈尔滨,开始发动大战了。
东北铁路已经形成网络,便于日军运兵。从本土和华北、华中调来的部队无论是船运还是车运,只要进了东北。就可以通过铁路快速机动。这样子,梅津美治郎仅仅用了半个月。就通过海运、铁路运输。把从华北抽调的第14师团、从华中抽调的第116师团、第16师团和本土来的第30师团、31师团运动到了北部中苏边界。全部加强给了用于北线作战的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
朝鲜军也完成了动员,待命出击。
剩下的编为驻守东北的二线部队仍然在不停地通过朝鲜、通过大连往东北云集。
一线部队到位后,梅津美治郎迫不及待地要发起攻击了。
本来,田中新一制定的《关东计划》把作战时间象历史上一样定在8月10日。但是。梅津美治郎等不及,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等到8月10日,苏联远东部队很可能向西线增援,抽调走大批部队。这样的话。关东军要少缴获许多装备。少抓许多俘虏,很可能达不到预期作战效果。至于此时作战,因为苏联远东方面军主力犹在,很可能让日军陷入苦战的问题,梅津美治郎说是只要陆海军联合行动,打掉远东苏军的飞机。苏军数量庞大的坦克就会成为日本陆海军航空兵的靶子,不足为虑。
别看梅津美治郎狂妄。实际上他说的十分正确,只要控制了制空权,以空中力量打击地面武装,自然是事半功倍。
日军大本营批准了梅津美治郎的请示,这才有了7月26日清晨,日本陆海军全线发动、向北进军的事情。
日本海军舰载机第一波攻击集群突袭海参威、第二波攻击集群突袭苏维埃港、北库页岛港口城市,关东军航空集团的飞机也没有闲着,开始突袭远东红军各机场。
这一次,日军大本营下了足够的本钱,除了关东军航空集团的400多架飞机外,华北方面军第三飞行集团、日军驻华中航空兵、本土的航空部队,都抽调飞行团转场东北,归属关东军指挥。日军要在第一时间,以铺天盖地的机群空中打击,在第一时间摧毁远东红军的空中力量,以避免东京受到远东苏联红军飞机的轰炸!
梅津美治郎向天皇保证,只需要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可以让远东红军飞机从天空中消失。
为了达成偷袭目的,关东军和海军执行突击任务的航空兵出动时间都是精确计算过的,加上了奔袭距离远近因素,每一个攻击波次出动时间都是按照同时打响的要求确定的,确保打击的突然性。
说实话,日军这种打法是从德军闪击战中学来的。本来,日军的战术思想非常陈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