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名日本军官正在对着领头的汉奸扇着耳光,大声骂着:“八嘎!”
这很显然是对这些汉奸居然没有看住已经被抓捕的这个地下党反而被其逃脱并且破坏了已经设置好的圈套表示十分愤怒。
李毅鑫没有敢多看,只看了一眼就低下了头去。
他正随着几十个被驱赶出来的老百姓被日本宪兵赶上一辆卡车,看来日本人很不甘心,还想对此时出现在这条街上的人抓回去进行甄别。
对于这样的甄别,李毅鑫并不十分担心。
因为他身上有南京汪伪政府签发的良民证,而且还有一封大汉奸褚民谊写给伪黄山省省主席的信件。
他不能表现出着急的心态,即便他还有其他任务在身,也只能期待这样的甄别不要花费太多的日子。
卡车很快就开到了日本宪兵队的驻地,所有被抓的老百姓都被搜身并拿走了良民证和其他身上所有的物品,他们被赶进了阴暗潮湿闷热的几个牢房中等待讯问。
李毅鑫所在的牢房就有二十多人,牢房很小,大家只能原地坐下,连腿都不能打直。
甄别很快就开始了,日本人为了抢时间,李毅鑫被关进牢房后没有多久就开始了挨个提审。
李毅鑫并没有排在前面,不过他看到很多人被日本宪兵带走后过一段时间就被血肉模糊地拖回牢房,而有几个人甚至再也没有回来。
李毅鑫判断日本人发了狠,很可能只要有人稍微有点疑点就会被枪毙,这也是因为日本人的陷阱失败后采取的断然措施。
对于抗日分子,日本人是宁杀错不放过的。
被关进牢房的第三天的下午,李毅鑫终于被两名日本宪兵带出了牢房,送进了审讯室。
审讯室里的木桌面前坐着三个人,还有两名彪形大汉光着上身站在一旁。
木桌前的三个人都穿着日本军服,其中的一个人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李毅鑫被按坐在木桌前的一个小凳子上,坐在右边的一个日本军官开口问道:“姓名?”
这句问话是用中国话问的,只是可能这个日本人对中国话不太熟练,口音听起来怪怪的。
“李毅鑫,我还有个日本名字是叫晴川尾澜。”李毅鑫的这句话是用日语说的,他曾经在十二年前留学日本东京都的早稻田大学商学科,因此会说一口流利的的日语。
“嗯?是你?晴川君?哦,不,应该叫你李君。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坐在木桌左首位置一直埋头写字的日本军官抬起头来惊讶地说道。
另外两名日本军官和李毅鑫听到这话都愣了一下,李毅鑫定睛一看,这个说话的日本军官他居然认识,此人名叫村上信之助,是他当初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同学。
还没等李毅鑫开口,坐在木桌正中央的那个日本军官眉头皱了皱,先开口问道:“村上君,这个支那人你认识?”
“嗨!中佐阁下。他叫李毅鑫,早年曾经留学帝国的早稻田大学商学科,是我的同学。”村上信之助恭敬地回答道。
这时,最早开口讯问的另外一名日本军官立即将放在木桌上自己面前的那堆证件翻了翻,迅速找出了李毅鑫的良民证递给了身边的中佐。
坐在正中间的日军中佐翻开了李毅鑫的良民证,又仔细看了看李毅鑫,口吻没有开始那么生硬了:“李先生,你为什么去成贤街?”
“是这样的,我刚来石头城,准备开办一个公司经商。现在正在寻找一个价格合适的商业用房,所以我那天一上午都在石头城里闲逛。这不,才走到成贤街就发生了枪战,我怕被子弹打伤,就躲进了街边的商铺内避避,没想到皇军把我也带到这里来了。对了,我身上还有一封行政院副院长褚先生写的一封信,也被皇军拿走了。”李毅鑫解释道。
他对自己目前的掩护身份很有信心,因为他身上的良民证可是汪伪政府签发的,货真价实。
而且他故意提到了大汉奸褚民谊写的那封介绍信,这可是他不是抗日分子的证据,就算日本人想要调查也查不出什么问题,反而可以让自己更加安全。这封信件完全可以在日本人那里保护自己不受迫害。
听到这话,村上信之助立即从门外叫来一名日军士兵,吩咐将李毅鑫提到的那封信找来。而此时那名负责询问的日军中佐犹豫了一下,问道:“李先生和褚副院长很熟悉?”
第3章 一个设想
“是的,军官先生。家父过世前曾经和褚先生很熟悉,褚先生也知道我的境况。他知道我想到石头城来经商,所以专门修书一封给黄山省省主席请他代为关照鄙人。”李毅鑫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他对自己的掩护身份很有信心,因为这个褚先生名叫褚民谊,是汪伪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长,老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也是有名的大汉奸。
而日本人为了拉拢汪伪政府中这种有影响力的汉奸为日本人做傀儡,一般来说会给这些汉奸一些面子,特别是在一般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更是如此。
就算日本人做事很细致要去调查也不怕,李毅鑫相信这个褚民谊一定会为自己作证的。
因为李毅鑫算是褚民谊这个大汉奸的故人之子,这也是李毅鑫被抓进日本宪兵队后能够很自信不会暴露身份的最重要的原因。
坐在木桌另一头中间位置的日军中佐听了李毅鑫的回答并没有什么表情,但是他的手在轻轻地敲着桌子,暴露了他此时正在思考的心理活动。
对于这个细节,李毅鑫并没有放过,他已经观察到这个日军中佐的这个细微的动作,也大致猜到了这个看上去是甄别讯问负责人的心理活动。
对于日本这个民族,李毅鑫在以前留学的时候就有很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于日本人做事情的认真和细致更是感受颇深。
因此李毅鑫觉得这个日军中佐并没有完全相信自己所说的这一切,对方可能正在思考,很可能需要找到褚民谊核实后才会将自己从嫌疑名单中完全排除。
这时,那个被派去取信件的日本宪兵走进了审讯室,毕恭毕敬地将那封信件交到了日本中佐的手中。
这个日本中佐将信纸抽出,打开来仔细看了一遍,脸上这才稍微有了一点微笑:“褚先生是皇军的重要朋友和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伙伴,他写的信件可以证明李先生不是抗日分子。但是也请李先生暂时在这里委屈一下,我们会向褚先生核实这封信件的。只要褚先生能证明,那么很快李先生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果然这个日本中佐秉承了日本人做事细致的风格,不会轻信一面之词,而是要亲自做调查。
李毅鑫心里想这样也好,只要自己这次过关了,以后只要自己不出什么大的纰漏,那么自己的身份和抗日分子是绝对不会扯上任何关系的,这对于自己潜伏在石头城非常重要。
有这样一种保护色,至少没有人会轻易怀疑自己与抗日活动有什么关联,更不会有人相信自己就是抗日分子。
李毅鑫很快就被带回到了牢房,整个讯问的时间根本没有多久,更没有受到日本宪兵的拷打。
这让这间牢房里的人都感觉这个穿白色西装的人应该和日本人有些什么关系,大家看李毅鑫的眼光都有些变了。
虽然这间牢房里关押的都是中国老百姓,他们虽然成了亡国奴而没有办法去反抗侵略者,但是不代表人们内心中对于汉奸和日军的仇视和畏惧。
因此当李毅鑫毫发无损地回到牢房无意之中后所有人都离李毅鑫拉开了一点距离。
而此时李毅鑫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被带离审讯室的以后,他的那个日本大学同学村上信之助和那位负责审讯的日军中佐之间展开了一番对话。
“田中君,请您尽快核实李毅鑫的情况。如果行政院那个褚副院长能证实李毅鑫的说辞,我感觉这个李毅鑫对于我们在支那的统治是有帮助的。所以,拜托了。”村上信之助站起身来向那名中佐鞠了一躬。
“哦?村上君对你的这个老同学产生兴趣了?既然你们是大学同学,那么据你的了解,这李毅鑫以前在帝国留学的时候有些什么表现?我指的是对帝国的态度以及他对支那的看法。”那名叫田中太郎的日军中佐看了村上信之助一眼,饶有兴趣地问道。
“嗨!我的这个同学在大学时期对于帝国是很羡慕的,他当时就认为支那羸弱而帝国在各方面都领先于支那。他一直希望支那全方位学习帝国,当然他的父亲是老同盟会成员,所以此人还是对支那当时军阀割据的状况十分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