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周军砲兵们将战前烧制的火石全部投放出去以后,寨墙处的缺口处已经燃起一道烈火藩篱,将唐军的突袭部队一分为二,而且极大地打击了唐军的士气,甚至让朱虎隆脸上都有了一丝惧色。

    朱虎隆虽然还在大声鼓动士兵,但他前进的脚步却在不自觉中放缓,更不敢像刚才那般卖命厮杀,唯恐成为周军砲兵的首要目标。

    朱虎隆这么一迟疑,他手下的那些士兵突进的势头迅速减弱,很快就与周军将士僵持到一起。而得不到后续支援的唐军,很快就被占据了地利优势和军械优势的唐军打得连连后撤,无力再对周军腹心产生威胁。而这样一来,埋头厮杀的廖维忠所部就成为了周军的心腹大患。

    廖维忠虽然是个文人,却也懂得军略,要不然也不会被陈承昭所看重,委以参赞军机的重任。在他的指挥下,唐军步步为营、稳步向前,不声不响已经冲到了周营腹心附近。只可惜一直吸引周军注意力的朱虎隆所部已现颓势,廖维忠他们顿时成为了显眼的目标。虽然距离过近,周军无法动用砲兵,可是弩兵部队却转移了打击目标,奔着廖维忠所部就开始射击。

    廖维忠他们根本就没有携带多少盾牌,而即便再坚硬的盾牌,也无力面对床弩的射击。尽管周军弩兵部队射击的间隔时间较长,可没有猛将坐镇的廖维忠所部根本无法抓住这有利的时机,很快就被弩兵们射乱了阵型、打垮了阵势。

    董遵诲心中一动,立即命令曹铨率领那百名精锐近卫骑兵加入到战斗中来。骑兵乃是步兵的天敌,更何况这些个步兵已经没了信心、丢了勇气、乱了分寸!

    骑兵马刀所向睥睨,唐军士兵们丢盔卸甲,毫无抵抗之力。见高台处董遵诲示意劝降,曹铨立即大声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此时廖维忠已经乱了发髻、歪了袍服,他整理下狼狈的衣裳,大声喊道:“不降!”

    不过廖维忠作为书生,对部队的约束力实在是太低,除了几十名死忠于南唐的士兵,他手下剩下的士兵们纷纷抛下了武器,双手抱头蹲在了地上。

    曹铨大喜,一边指挥步兵们上前抓俘虏,一边亲自率领骑兵们将廖维忠等三十余人围在了当中。曹铨看着誓死不降的廖维忠他们,眼中也闪过一丝佩服,他大声劝道:“你是个读书人,何必在此拼命?只要你归顺我大周,我军定将不再追究你先前犯下的所有罪过,还会给你一个合适的官位,给你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让你施政于一方、造福于百姓!”

    廖维忠哈哈大笑,大声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廖维忠读圣贤书这么多年,岂会背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多说无益,战吧!”

    片刻之后,廖维忠就被一名周军骑兵砍中了身体,他踉跄着走了两步,看着遍地尸首,苦笑着拔剑自刎。

    失去了后续部队的支援,失去了廖维忠的策应,朱虎隆接着也陷入了绝境。只不过与廖维忠不同,朱虎隆很快大声喊道:“朱某愿降!朱某愿降!”(未完待续。。)

卷三 第414章 大战洪泽湖(上)

    昨夜好一阵厮杀,等到天明时分,得胜的周军将士便开始打扫战场,不断地将营地里的死尸抬到营外统计、安葬。泡…书_吧()

    此次大战,虽然周军有着弩兵、砲兵的协同配合,并最终取得胜利、占据战场,但将士们毕竟是地方守备兵马出身,战斗力过于薄弱,付出的伤亡也很是惨重。如果没有董遵诲亲自压阵,如果那朱虎隆不是临阵退缩主动投降,那昨夜周军将很难取得胜利;即便胜利,也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如今统计战果,周军斩杀九余名唐军士卒,俘虏一千一百名士兵,另有百余名唐军士兵逃离战场,以失踪论处。看着自刎而死的廖维忠,董遵诲叹息一声,命令士兵将其遗体好好清洗一番,并郑重下葬。

    这时曹铨率兵押着朱虎隆等降将走了过来,董遵诲看着垂头丧气的一众将士,毫不客气地说道:“打入我军苦役营,让他们赎罪!”

    朱虎隆不可置信地掏了下耳朵,随后明白过来,现在周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岂会再如昨夜一般劝降自己?!如今周军正要将这些唐军俘虏分化、并加入到自己队伍中来,不杀掉自己这些统兵的武将,已经算是董遵诲慷慨大度了!只是这样一来,朱虎隆就要告别以前锦衣玉食的生活,告别那些奢靡的日子,想到这里,朱虎隆岂能甘心?

    本来碍于陈承昭对自己的恩义,朱虎隆还有些犹豫。不愿意供出那条用作偷袭的隐秘水道。如今朱虎隆再不迟疑,立即率众跪下来叩首说道:“将军,末将等人先前通过一条隐秘的水道避开大周的封锁,突然出现在涂山左右。自不量力地攻击将军。现在末将愿意将功赎罪,绘制出那条水道,还望将军笑纳。”

    这样的好事董遵诲岂会推辞,立即命人送来几案及笔墨纸砚,朱虎隆顾不得站起来,连忙爬到几案边上,趴在上面仔细绘制。这时可不是矜持的时候,他身边的几个统军将领也都跟着爬了过来。集思广益,将那水道所有情况都标注其上。

    很快,众人绘制好地图,交给了曹铨。由曹铨转交给董遵诲。董遵诲打开地图,果然发现这条水道并不在任何一副地图上。朱虎隆小声解说着水道的由来,并说自己曾与陈承昭有约,一旦突袭成功,就立即派人从水道顺流而下、急速返回洪泽湖报信。到时候陈承昭就会率领水军主力与周军展开决战,让后院失火的周军首尾不能呼应、最终战败。

    陈承昭的盘算虽好,可是现在却全都暴露在董遵诲面前,董遵诲听了以后不置可否。对朱虎隆说道:“先前陛下曾经设立怀德军,以安排唐军归义将士。陛下曾经许下三十名营指挥使的名额。朱将军这次献道有功,我将表奏将军为营指挥使。至于将军日后的官职待遇,全都靠将军自己来拼搏了。”

    虽然营指挥使比起朱虎隆往日的官职来要矮上两级,但比起打入苦役营的结局来,已经好上许多。朱虎隆虽有些遗憾,却也有些喜悦。

    董遵诲又对朱虎隆等降将说道:“我准备稍后派人将众位举义的功劳大肆宣扬一番,以激励后来人,并打击唐军士气。作为首先举义、顺从我大周者,你们日后可是名人了!”

    朱虎隆等人暗叫一声狠毒,这样一来,他们日后就会成为南唐的眼中钉肉中刺,再也不敢转换门庭投降唐军!众人虽然暗地里恨得咬牙切齿,表面上却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来,连连逊谢。

    被董遵诲这么一说,朱虎隆等人也只能将前途绑在了后周这艘战船上,他更是主动请缨道:“末将虽然赶不上将军的文治武功,却也熟悉道路。末将愿意率兵作为向导,引领将军从水道突袭唐军逆贼!”

    “唐军逆贼”四个字一出,朱虎隆便完成了从南唐降将到后周将军的转变。董遵诲点头允许,还派军医上前,为朱虎隆等人清理、包扎伤口。就在这时,江面上传来讯号,自濠州、寿州各有三十艘运输舰满载兵丁来此增援。

    看着疑惑不解的朱虎隆等人,董遵诲大笑,对众将说道:“朱将军,难道说我只能从陆路求援不成?早在发觉有不当之时,我就悄悄派出信使乘船出行,前往濠州、寿州两地求援。当时还以为咱们两军会鏖战到天明,这样濠州两地援兵此时突然杀出,就能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

    朱虎隆冷汗都下来了,他拜倒在地:“将军智谋过人,末将甘拜下风!”

    有这么一个小插曲,朱虎隆等人更显恭敬。很快,董遵诲将安排好营地里的一应事宜,并抽空与乐安公主告别。在赢得美人香吻之后,这才率领濠州、寿州派来的三千名精锐士兵出征。

    同时,朱虎隆率领五百名表现较好的前唐军士兵作为先锋,在大军前方领路。不久,朱虎隆就抵达他存放战船的隐蔽河湾。在他的劝说下,在此留守的三百名唐军士兵弃械投降,将战船毫发无损地奉上。

    有了这些战船的协助,董遵诲更显从容,他立即派人与石守信、韩重赟等人联系,约好攻击的时间。准备到时候里应外合,将陈承昭所部一举全歼。

    不过陈承昭并没有感到任何异常,虽然这段时间他不断打着喷嚏。陈承昭此时正忙着教训赵海兴,他以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狠狠地盯着赵海兴,并在斥退侍从后,怒声说道:“好你个赵海兴,前段时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