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彦从就向新帝刘承祐效忠,接受了皇帝吩咐下的秘密任务:瞒着这些个辅政大臣结交这些有潜力的军官,希望日后能派上用场,为皇帝亲政做准备。
众人围着舆图商议妥当,就此散会、各自准备。李彦从悄悄拽了一下董遵诲,笑着说道:“道安,我最近得了些新茶,不如你去我帐中品尝一番。”
董遵诲虽然现在的官阶与李彦从相近,但论起实际职务来却远不及李彦从,现在上官有命他哪里敢推辞不去,立即装出兴奋欣喜地样子来,高兴地说道:“末将早就听说李大人那里有好茶叶,只是脸嫩不好意思蹭茶喝,今天可算是有口福喽!”
李彦从暗自点头,此子上道,值得栽培!
于是两人便光明正大地来到了帐篷之中,李彦从说了几句毫无营养的废话,便盯着董遵诲低声说道:“道安,实不相瞒,老夫除了这都监的差使外,还负责筛选各地豪杰之士,充实宫禁力量。陛下虽然年幼,但是天赐聪慧,不仅有一副豪情,更充满了斗志,天天虚心学习,亟需大家的帮助!当然,陛下招募有识之士,不是为了反对谁,更不是为了打倒谁,而是为了给埋没在底层的将士们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
董遵诲连连点头,装出诚惶诚恐又极度兴奋的样子来:“末将何德何能,居然能受到大人的重视,一定肝脑涂地,为陛下尽忠报国!有什么需要末将做的,您尽管吩咐就是!”
董遵诲暗道:你吩咐下来,办不办就是我的事情了!怪不得历史上刘承祐敢于斩杀辅政大臣,原来是有你们这些保皇派给他提供了信心。不过,我可不掺和你们这些烂事。过去在开封府的时候,我借着给史大人办事的机会,好不容易才给未来的后周皇帝郭威留下一个好印象,混成了他家的熟客,可不是为了当后汉的殉葬者!不过,既然你愿意讲,那我听着就是,就算是听故事了。
李彦从可没有读心术,他对董遵诲的态度还算满意,笑着说道:“你有这份心就成,陛下富有四海,权倾天下,难道还需要你这样的小军官办事?只要你忠于陛下,陛下就会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董遵诲连忙表态,忠于后汉、忠于朝廷,很快就换来了李彦从的真心笑容。两人越聊越是投机,李彦从对董遵诲也越来越是欣赏……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计(上)
李彦从却没有想到,他好不容易招纳到“忠于朝廷”的董遵诲,开封府里却又起变革!早先刘承祐任命自己的舅舅李洪义为护圣军左厢都校,任命赵弘殷为护圣军右厢都校,希望能将护圣军掌控在手里。【更新最快最稳定】
不过赵弘殷可是历经数朝的老狐狸,滑不留手,就算是升官发财,他也没有明确表态,只是态度暧昧,不断挑动着李洪义的心弦,让李洪义既对他有所期望,又不至于过分逼迫表态。左右逢源的赵弘殷过得很是潇洒,直到儿子赵匡胤被押入囚车,送入京中。这下轮到李洪义得意洋洋,安坐榻前喽!
赵弘殷不想就这样站到保皇派的队伍中,可他求爷爷告奶奶,想尽了办法,但赵匡胤还是被押入死牢,等候处置。无可奈何的赵弘殷,也只能来到李洪义的府上,苦苦哀求。
李洪义笑眯眯地说道:“赵大人这是何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虽然是皇亲,可是也不能徇私枉法、破坏规矩啊!”
赵弘殷苦笑着说道:“您老大人有大量,前些日子是我糊涂了,害怕儿子在外闯祸,毁了皇家的名声,这才没有明确表态。如今儿子既然已经回到开封,我也没了顾虑,希望能为陛下做些事情,来弥补我前段时间的过失!”
李洪义毕竟是城府较浅,听赵弘殷这么一说就存不住气,笑着说道:“赵大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好,咱们护圣军就是为陛下做事,陛下就是咱们的天!至于侍卫亲军步兵都、侍卫亲军马军都,毕竟都在史弘肇的手里,与陛下还有些个隔阂。请记住你当初就不该让赵大公子在步兵都出仕,这不,惹了多大的麻烦!既然你求到我的头上,那我就舍了这把老脸,去宫中为你求情吧!”
赵弘殷连忙致谢,不过李洪义笑眯眯地说道:“不过,我听说你曾经公开辱骂现在的辅政大人,甚至还写成文字,辱骂过四位辅政大人的父母高堂。旁边就有文房四宝,还希望您能够背下来让我见识见识,涨涨学问。对了,印泥就在几案下面,来来来,请自便!”
赵弘殷暗骂一声,这老匹夫,实在是太过分,这是口说无凭,让我献上投名状,免得过河拆桥啊!不过,事关爱子的性命,赵弘殷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走到那几案旁边,按照李洪义的意思,写下了一封辱骂信,又在李洪义畅快的笑声中,按上了手印。
赵弘殷刚刚写完,还没等墨迹风干,就被李洪义一把夺去。
李洪义反复看了几眼,见并无异样,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将那辱骂信小心翼翼地吹干,揣进了自己怀中。李洪义笑着对赵弘殷说道:“赵大人勿怪,我也是为了谨慎行事。现在辅政大臣们的气焰最为嚣张,如果有人利欲熏心前去告密,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违法的举动,可也陷入了被动。让你写下这封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望赵兄多多原谅。我这就入宫为令公子求情,其实以令公子在西部立下的功绩,完全可以在我手下干个都虞候的官职!”
打一棍子就得给个甜枣吃,李洪义深明这一道理。而赵弘殷既然已经上了贼船,那他也就不再推三堵四,他冲李洪义行礼谢道:“小儿顽劣,以后就有劳大人调教了。”
李洪义笑着拱拱手,就此离开,不久就笑嘻嘻地回到了府中,对等候在此的赵弘殷乐滋滋地说道:“成了,过几天等朝中议论平息之后,陛下就以赵公子收拢残军的功绩为借口,特赦放人。对了,你要是担心你儿子,我给你写封书信,今天晚上你就可以去牢中探看。”
李洪义随手写了一封书信,拿出自己的印信盖上印戳,随手交给赵弘殷。赵弘殷连忙致谢,客套几句之后,便紧握着书信离开。
很快赵弘殷就来到了死牢之中,向牢头出示了李洪义的信件,又塞给那牢头一贯钱。牢头这才懒洋洋地打开牢门,对赵弘殷叮嘱道:“小声说话,天明的时候就得离开,不要给我惹麻烦!”
赵弘殷连连点头,举着牢头塞过来的火把,深一脚浅一脚走进牢中。这是侍卫亲军步兵都、马军都、护圣军共用的死牢,目前只关着赵匡胤一人。
赵弘殷很快走到尽头,看见牢房最深处蜷缩着一人,看身形很像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只是略有些消瘦。赵弘殷连忙将火把插到一旁,试探地叫道:“香孩儿?”
那人听到动静,回过身来,正是赵匡胤。他突然看到父亲的身影,猛地扑到牢房门口,急声问道:“父亲您怎么来了?深夜来此花了不少钱吧,干嘛花这个冤枉钱?”
一边说,赵匡胤一边泪流满面。
赵弘殷伸出手来,轻轻替他擦拭泪水,“我儿别哭,我儿别哭!为父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等过几天风头过去了,你就能平安出狱,还能升任都虞候呢!”
赵匡胤一下子愣住了,接着他就反应过来,尽管周围没有外人,仍然压低声音问道:“父亲你答应他了?真的拥护这皇帝?他毕竟年幼,能是那杨邠、史弘肇几人的对手吗?”
赵弘殷苦笑一声:“不答应又有什么办法,李洪义这几天频频用你的性命要挟我!不过你放心,皇帝手中毕竟握有皇权,而他自己也有军队,起码不久护圣军就会全部投靠于他!只要皇帝再隐忍几年,掌握更多的全力,那收拾杨邠等人,不在话下!”
是啊,只要皇帝稳住阵脚,慢慢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更多的部队。再过四五年,完全可以架空并撤换这几位辅政大臣。这年头只要手上有兵,就有权力!
赵匡胤低声劝慰道:“早投靠也有早投靠的好处,省得脚踏两条船,却被两家合起伙来收拾!墙头草最受苦了!”
被赵匡胤这么一劝,赵弘殷心中也好受了许多。父子两人又交流了些对时政的看法,大多是赵弘殷在说,赵匡胤在听,不过赵匡胤偶然提出的见解也让赵弘殷心中甚慰。就在两人的谈话中,夜色越来越深……